公祭日南京将鸣响警报1分钟 声音频率与节奏都和往年不同
09.12.2014 17:50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
江南时报记者王梦然实习生文欢
10
新华报业网讯 从1996年开始,每年12月13日,南京市全市都会试鸣防空警报。凄厉的防空警报声不仅寄托了人们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哀思,也传递了和平年代勿忘忧患的呼唤。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除了将按例试鸣防空警报外,南京市人防办更将结合公祭日开展系列人防活动。在公祭日当天,警报声会有何变化?市民如何表达哀思?现代防空警报分为三种,市民如何识别?记者昨日就此专访了南京市人防办。 人防办制作《警报声里话人防》电视宣传片在全市滚动播出 提起警报声,很多南京人都不陌生,在每年的12月13日,凄厉的防空警报都会响彻石城,勾起市民对遇难同胞的无限追思。然而,警报的意义不仅在于纪念,它更是对危险信息的警示和预报。 记者昨日从南京市人防办获悉,为了增强市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市人防办制作的《警报声里话人防》的电视宣传片,将于公祭日前后(12月8日至14日)在南京地铁和部分公交移动电视“法治快车”栏目滚动播出。 市人防办法规与宣传教育处副调研员向军向江南时报记者介绍,这部近3分钟的短片,其实是在2013年制作完成的,该片将有关人防工作的一些历史镜头进行了整合、串联,向老百姓讲述了警报的历史发展,同时还分别解读了三种警报类型的声音信号。“虽然每年南京老百姓都能听见警报声,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了解警报声传递的具体信息。”向军告诉记者,该宣传片的意义在于向老百姓普及人防知识、提高忧患意识,告诉大家警报声的含义和识别方法。 本文来源: 新华报业网09.12.2014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