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公安局创建“一所一特色”品牌活动巡礼

27.10.2016  20:25

  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是对基层派出所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公安机关绝对的综合性实战单位,派出所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公安业务,同时,派出所也是与群众接触最广泛、最直接的服务窗口。近年来,全市公安机关深入贯彻落实公安部“四项建设”和省公安厅“一体两翼”工作布局,基层公安派出所始终以“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目标,大力推进“六大强警战略”,不断改革创新,有效推动了派出所正规化建设取得新发展,涌现出了一批队伍管理过硬、主业成效显著、特色亮点鲜明的先进派出所,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为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增添了新动力,注入了新活力。10月17日,全市首届公安派出所所长论坛暨全市公安机关“一所一特色”建设现场会在扬中市举行,本报本期专版报道基层公安派出所创建品牌特色的做法。

   构筑立体防控 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扬中市公安局新坝派出所紧紧围绕上级公安机关立体化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要求,统筹辖区经济发展、治安环境、人民群众期盼、群防群治基础等诸要素,充分发挥公安机关在平安建设中的牵头、骨干、基础作用,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努力探索治安防控新路子,创造性推行“联勤、联防、联控”的“三联”立体防控机制建设。2016年,通过“三联”建设,获取直破案件线索11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人,破获刑事案件28起,查处治安案件18起,帮助服务群众300余人,调解纠纷430余起,辖区街面案件同比下降29.6%。

  近年来,丹徒区公安分局高资派出所紧密围绕深化“四项建设”和省厅“一体两翼”工作布局,以派出所加强安全监管,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特色品牌创建”为契机,凝聚全所民警开拓进取、团结奋进、抢前争先的人心和力量,把创建活动与“防风险、补短板、抓规范、提能力”集中攻坚行动结合起来,以辖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为龙头,出实招、抓实功、求实效,强化红线意识,坚持全方位、零容忍、严执法,扎实开展推动效能革命惠企利民十大行动和“金盾护企直通车”活动,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为企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辖区连续16年保持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

   狠抓源头管理 创新调解机制

  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接处警工作,明确警情处置流程,有效预防、减少疑难和涉法信访、投诉案件,京口分局健康路派出所根据《镇江市公安局京口分局接处警工作规范》,结合自身特点,提出了“四有四必、四重监督”,打造推进执法源头规范化建设的特色亮点,全面抓好警情源头管理工作。今年以来,该所共接警4048起,同比上升19%,受理刑事案件286起,行政案件471起,形成一案一档757件,通过源头规范化运作,有效减少群众投诉37起,警情投诉同比下降31%,被上级通报的平台问题数据同比下降42%,未发生有警不处、有案不立、有纠纷无人管等问题,执法源头规范化管理成效初显。

  丹徒新城是丹徒区经济、政治核心区,辖区内各政府职能机构、商业综合体、新建居民小区林立。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因土地征用、拆迁安置、环境污染、福利待遇等因素引发的矛盾及上访事件呈多发态势,维稳任务重、压力大。作为辖区唯一派出所的丹徒城区派出所年均接处警量超过1万起,其中矛盾纠纷类警情占比近30%。面对日益繁重的维稳调解任务和警力资源有限的现状,

  城区派出所坚持“社会治安社会治”的理念,积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以“人民调解室”建设为载体,主动前置调解环节,推行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调合一”多元调解模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控制在初始、消灭在萌芽。人民调解室成立以来,年均调解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欠薪、意外事故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8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5.2%,群众满意率达98%;成功化解影响较大的非正常死亡事件24起,涉及资金8500万余元,辖区内未发生因矛盾纠纷激化引发的重大“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有效减轻基层警力矛盾纠纷调解压力,筑牢矛盾化解“首道防线”,取得了调解成功率、群众满意率“双提高”,执法公信力、社会和谐度“双提升”的多赢效果。

   推行“互联网+”模式 提升警务实战化

  出具证明是否规范、工作记载是否齐全、办案到期是否提醒……今年以来,丹阳市公安局吕城派出所按照警务实战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借助科技信息化新手段,积极引入“互联网+”新模式,探索推行“勤务通”信息工作平台,有效助推了派出所勤务运作提档升级,提升了队伍的战斗力。

  通过大半年的实践,如今的“勤务通”信息平台,实现了对民警、辅警的自动化考核,即时掌握警务动态,实时监控民警工作效能,在全所形成了以考核推动工作的良性氛围。吕城派出所依托“勤务通”平台,打造了一个运用数据库动态记录,规范、监督和管理派出所勤务工作的完整体系,“指尖上的点击”实现了对派出所各项工作的“一键秒杀”。

  据悉,“情指一体化”的警务机制,大幅度提升了派出所打防管控、应急处突能力。截至今年9月,该所刑侦主要数据在全局20个派出所中由去年的倒数第二升至排名第二,已完成全年起诉目标数的100%、公诉目标数的131%、侵财公诉目标数的100%,社区“一网考”成绩保持在全局前列,辖区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3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中不断涌现的大型商业综合体在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高效的同时,也给社会治安管理带来巨大压力。2011年8月万达集团进驻我市,坐落于润州七里甸派出所辖区。截至目前,万达综合体共有商铺店面295家,3座公寓楼有810户住户,写字楼内有173家公司和480间房屋,从业人员近万人,平均日客流量近7万。通过梳理自万达开业以来辖区派出所接报警情,警情总数、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发案数都呈逐年上升态势。七里甸派出所在多年不断探索、创新、改革的过程中,摸索出一套适用于大型商业综合体管理的“警务4.0”模式。

  七里甸派出所大力发展治安信息员、治安志愿者,并与辖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治安责任人、万达物业、保安搭建“平安七里微信服务集群”,目前共组建各类微信群12个,群成员共计579人。派出所通过该微信群及时将涉案重点人员的人像照片、作案视频截图、安防信息等实现资源共享,并对提供线索的人员实行奖励,以此来提高治安信息员、治安志愿者服务社会治安秩序的积极性。

   立足社区平安 服务千家万户

  今年以来,京口公安分局四牌楼派出所抢抓公安改革发展机遇,在原有“平安扣·扣平安”邻里守望工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时代技术优势,以信息化手段全力打造“升级版”的邻里守望工程,辖区治安状况不断优化,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辖区居民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的认可度不断提高,走出了一条群防群治、多元共治的社区警务新模式。

  派出所一方面选好群防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沿街商铺业主,送奶工、清扫工等社区内流动人员,网格义务巡逻人员和物业(单位内部)保安力量等四类群体人员中选拔社区群防志愿者,并按照“四有”标准(有意愿、有时间、有威信、有责任感)进行遴选。“有意愿”,即愿意主动为居民服务,能够积极投入群防工作;“有时间”,即家庭工作负担不重,有一定的业余时间;“有威信”,即群众认可度较高,人脉关系熟悉;“有责任感”,即乐于助人,有一定见义勇为精神。通过遴选机制,群防志愿者队伍总人数虽然有了一定的减少,但是人员素质显著提高。群防志愿者参与治安共治、共享安定治安环境的氛围浓厚。另一方面,建好群防守望哨点。在辖区进出口处,主次干道及岔路口,沿街售卖生活必需品的店铺商铺以及商业区、菜市场、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地区,建设一批群防守望哨点。目前,该所辖区范围内已建成守望哨点66处,均已安装警用暴闪灯或刷漆标识。对楼幢底层的部分居家户,均在适当位置张贴了专门防范宣传的海报。在该所辖区范围内的任何地方,放眼望去均能看见明显的守望哨标示,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形成了一定的威慑。明确群防志愿者“五声”职责:即“邻里外出时多提醒一声”“遇到可疑时多盘问一声”“发现问题时早报告一声”“邻里有难时多关心一声”“发生案件(事故)时多防范一声”,从而有效解决了群防队伍“稻草人”现象。“平安扣·扣平安”邻里守望工程实施以来,该所辖区群防群治力量直接抓获并扭送违法犯罪嫌疑人12人,提供有效破案线索32条,协助公安机关破获刑事案件65起,排查化解矛盾纠纷130余起,辖区范围内可防性刑事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了11.2%,实现了“两抢”案件的“零发案”。  

  2014年茅山创成国家5A级景区以来,游客数量逐年上升,尤其黄金周、小长假等节假日旅游火爆,最高峰单日客流达两万多人。茅山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句容知名度的提升,同时也给句容市公安局茅山风景区派出所警务工作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对此,茅山风景区派出所坚持以提升游客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出发点,扎实践行主动警务和民生警务,积极探索、努力构建与景区发展相适应、与5A品牌相匹配的旅游警务模式,基本实现了景区发案少、秩序好,群众及游客满意的目标。

  针对全国景区各景点欺诈游客的现象,派出所针对景区特点展开对欺诈游客形为的专项整治并形成长期防范机制。派出所成立专项整治工作小组,主要负责景区内及景区外拉客、假冒道士行骗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先后处理通过拉客到金坛三清观消费从中牟利的扰乱公共秩序案、假冒道士案。派出所还成立景区治安防范网络。一年来,治安网络先后提供有效线索100多条,对违法犯罪形成长期不间断打击态势。对景区治安技防设施进行排查整改,现景区内监控设施已基本覆盖茅山景区各个角落。(镇江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