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多重身份 公司老总学生主席科研一个都不能少
今年在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学院读大四的王端,在校园里绝对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人物。身为学生会主席的他,现在已是两家公司的老总,大一创业研发“用户自贴手机膜”,教人三秒给手机贴上无气泡“外衣”;大二只身一人跑到天津,利用周末时间加入到科研团队,从打杂工成长为梯队小队长;临近毕业,一边握着英美名校的offer,一边还探索着新的“无课堂实地英语培训”创业新模式。
贴过膜、卖过鞋、跑马拉松、科研、学生工作、创业、社会实践,王端一个也不舍得丢。站在大学的尾巴上,回望过去几年,王端将自己的这股“拼劲儿”归纳为“不服气”。
摆摊学艺
手机膜轻松DIY
大多数人拿到新手机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去店里找人贴个膜。贴膜师傅轻轻地一铺一推一刷,短短的几分钟,几十大洋就进了别人的口袋。王端刚上大一时,对此有些愤愤不平,明明是一项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怎么还能有这么大的市场?为什么不能研发一款“用户自贴型”手机膜呢?
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全面了解,王端从网上一口气买了好几百个手机膜,不仅拿自己的手机做实验,周围朋友的手机也成了实验对象。
为了能够贴近“一线”,王端还特意跑去海淀区四通桥附近的天桥上,摆摊学艺长经验。“我就是想总结一下,自己动手贴膜到底会碰到哪些问题。”
摆摊的经历没有白费,这让王端把问题看得很清楚,要实现手机贴膜的DIY,就必须克服两大障碍:一是自己动手贴出的膜,容易留有气泡,而且异常顽固,常常怎么推都推不尽;二是贴膜时对精准度要求极高,手稍一哆嗦,就容易贴歪。
最开始,王端想从贴膜的材料上入手,对贴膜材料进行优化,实现对气泡的“赶尽杀绝”,让它失去容身之地。无奈,没找到任何一种材料可以达到预期性能。
无数次实验失败之后,王端只好转变思路,从膜的结构入手,此时一款应用在传感器上面的“格子膜”材料,给王端带来了不少灵感。既然气泡怎么推都推不走,那为什么不让它直接留在里面?只要想办法消除气泡带来的视觉效果和对屏幕触碰灵感度的影响就行。
王端介绍说,普通的手机膜,贴近手机的一侧均匀地涂满了胶;而格子膜,则是利用胶水人为制造出很多气道和凸起。
“比如说,在手机膜上横竖各涂100道胶水,这样会交叉形成很多小方格。就手机屏幕的大小而言,形成的格子会特别小,一方面给气泡留出了生存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不会影响视觉和触屏效果。”
为了解决贴膜精准度的问题,王端也是想了不少办法。普通的手机膜将手机的听筒和Home键部位分别镂空,作为标记点,但是在本是透明的膜上做出镂空的标记物,要想对准难度还是不小。王端采取了反向思维,他将本是镂空的标记物变成显眼的红色。这样一来,不仅准确度大大提高,贴膜的速度也将大大加快。用户只需要在贴好手机膜之后,轻易摘除红色标记即可。
南下拜师
从打杂君到小队长
“从学校南门打车到西直门,坐9站地铁,19分钟后到北京南站,刷快通卡进站。列车的第五车厢和第六车厢出口的地方正对电梯,电梯出来向左转,是车站北出口,最靠近打车的位置。从海淀区学院路到天津大学,没有人比我更快。”
大二这段每周末从北京到天津奔波的日子,成为让王端记忆最为深刻的大学回忆。大二时,在天津大学读书的同学告诉王端,学校里一位教授的重点实验项目正在招募项目组成员。一听这项目跟自己学科有很多交叉的地方,王端一下子动了心。“我一点儿优势都没有,本科生,外校生。但是我就是想去。”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王端直接跑到该校毛遂自荐。然而,一连跑了三趟,都落了空,不仅没能如愿成为项目组成员,连教授的面儿都没见上。后来,在自己学校老师的帮助下,王端周折辗转地联系上了教授。“老先生接到电话,很惊讶。他告诉我没有可以安排给我的岗位,我毫不犹豫地说‘我可以打杂’。”
就这样,王端成了一个周五晚上坐最后一班城铁去天津、周一早上坐最早一班城铁回北京,却只能打扫卫生、整理材料的项目组里的编外人员。但是王端丝毫没有感到气馁,反而为能够接近到这样一个核心团队而感到兴奋,他依然乐此不疲地在凌晨赶到天津后,第二天早上还能精神抖擞地进实验室,并连续干到第二个凌晨。
王端当然不仅仅满足于成为一个编外人员,他在打扫卫生、整理文件的间隙里,不停地看各种文献,详细了解项目。几个月后,他成了除顶尖的几个领衔专家外,最了解项目实验设备的人之一。
有一天,这台德国进口的设备,突然出了点儿问题,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王端鼓足了勇气,说了句“能不能让我试一下。”在王端跟几位同事共同调试之后,设备终于恢复功能。这件事情也让王端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项目组的正式在编人员。“当时的情况,设备要么返厂,要么让我修。大家选择了让我试试。”
在王端加入的项目组里,共分为四个梯队:教授领衔第一梯队;第二梯队为相关领域其他教授;博士生和拔尖的硕士生组成第三梯队;研究生占领第四梯队。本来能够进入第四梯队就已经是让王端惊喜不已的事情。没想到,4个多月后,王端以第四梯队队长的身份,对项目做了阶段性汇报。
脑洞大开
学校也可以没教室
2013年项目还有两个月就要结题。王端却在这个马上就要“功成名就”的时刻,选择了退出。这对王端来说,是个无比挣扎和艰难的选择。因为,放弃,这就意味着整个项目和所有成果和他没有任何关系。“我很想坚持完,毕竟进入这个团队和在团队的工作,都做了很艰辛的努力。”
用王端自己的话来说,能让他做出此番割舍的重要原因是他终于有了自己的“亲生孩子”——他的“无课堂实地英语培训学校”到了关键的筹备期;另一方面,学校学生会的竞选在即。“这两个加在一起,让我没法做出别的选择。但凡有一点儿精力,我都会把项目跟完。”
说起自己的“孩子”,王端有点儿兴奋。王端说,大一创业时的格子膜,技术壁垒过低,也没有申请专利;而这次的“无课堂实地英语培训学校”,却是他货真价实的“自主产品”。
什么是无课堂实地英语培训学校?简单来说,就是将英语课本上的场景搬到实地,让英语的学习在咖啡厅、公园、大使馆随处发生,专业的英语外教指导发音,科班出身的北语教师指点论文。让英语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王端说,在别人看来,他这一路上好像是顺风顺水,然而实际情况远没有想象得那么顺利,“你说我好不容易创个业,还被山寨了;好不容易进个高端实验室,到最后又不得不放弃了;公司好不容易谈个融资计划,也被拒绝了。虽然中途很多坎坷,但到最后的结果都是好的。”
王端的公司名字、微信名字都是大树,他说他想做一棵大树,时间越久,根扎得越深,能提供给别人的阴凉和庇护也就越多。(记者 牛伟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