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推广公共自行车 站点布局等3大难题待破解

13.08.2015  09:14

  5年前,南京市在河西、仙林、江宁等区域内试点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深受市民欢迎。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累计投放车辆2万辆。根据发展计划,2015—2017年的3年内,全市还要新增公共自行车5万辆,总量突破7万辆。今年市政协全会期间,委员们提交了7件提案,内容都是和发展公共自行车有关。不久前,市政协提案委员会举行会议,集中督办委员提案。如何破解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布局、自行车专用道建设、运营经费缺口这3大难题?成为委员们关注的话题。

  现场

  探访一:主城区公共自行车站点选址难

  汉中路南京中医药大学门前,公交车站后面,今年新增了一个可以停放20辆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上午7点半左右,正是上班高峰,记者在现场看到,早高峰时从河西地区骑过来使用者太多,抵达这里后把车往停车桩上一放,就转乘地铁、公交车继续出行。8点不到,这里车位已停满,仍有大量车辆涌来,周转成为问题。站点管理员忙着把车辆顺好,由于场地狭小,多出几十辆车没法停泊,只能挤占人行道,把等候乘坐公交车市民挤到了马路上。

  市政协委员杨志坚说,为了写提案自己办了公共自行车租赁卡,早晚高峰会亲自跑到主城区站点租车,实地体验车辆运转情况。以汉中路南医大站点来说,早上从河西地区过来自行车多,晚上情况正好相反,形成潮汐式客流,受制于场地限制,出现早高峰车停不下,晚高峰车不够用的窘境。

  类似案例只是主城区发展公共自行车的一个缩影。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郑春发表示,今年主城区站点增加350个,车辆1万辆。1—5月,车辆增加5497辆,超过预期目标;新增服务站点154个,只达到计划进度三分之一。“问题出在主城区服务站点选址,只能干着急。

  探访二:主城区自行车行车难

  相对于主城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选址难,机动车道越来越宽,在某些地段自行车道非常狭窄,行车困难,成为发展公共自行车最头疼的一件事。

  龙蟠中路是我市一条重要交通主干道,市政协委员王艳租了一辆公共自行车,从东水关骑到太平门,就发现高架桥、隧道、机动车道“扩容”,把自行车道、人行道挤到了大路两边,平时骑车都非常吃力,稍有不慎自行车就会碰到行人。要是遇到下雪天、下雨天等恶劣天气,路滑路窄,骑车变下车推行,简直就是受罪。

  中山东路也是一条主干道,王艳选择从中山门出发到新街口,一路骑行下来也不顺畅,自行车一会骑在非机动车上,一会转到人行道上,再加上道路车流量大,路口等候红绿灯多,一趟骑下来累得不行。此外,像山西路、湖南路、太平南路等,骑车成了一件体力活。对此,她认为,大力发展公共自行车,政府当务之急是要建设一批自行车专用道,把车道还给骑车人,否则发展公共自行车就是空中楼阁。

  探访三:公共自行车运营资金缺口大

  “一辆车成本980元,一个停车桩500元。”市政协委员邢尚秀说,经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市公共自行车选用的是捷安特定制车辆,车辆轮胎为发泡实心胎,不用充气。车身防水防锈、轻便耐用,使用年限为5年。目前,初次申领租赁卡押金300元,不到车辆购置成本三分之一。市民使用时,实行2小时免费、第3个小时收费1元,第4个小时及以上每小时收费3元的价格政策。从实际情况看,租赁公共自行车市民,租车目的是短距离代步,一般骑行时间不会超过2小时,等于是免费使用,其运行成本完全由政府财政“埋单”。

  邢尚秀另一个身份是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行政事业机构部经理,她算了一本账,按照一辆公共自行车5年全寿命周期,其成本为6500元,分摊到每年1100多元,3年新增5万辆车辆,至少需要投入资金5.5亿元以上,“不是一个小数目,解决运营资金缺口刻不容缓。”邢尚秀如是说。

  回应

  搬掉三大“拦路虎”,让市民使用更方便

  市政协委员提出7件提案,由市交通运输局负责承办。在提案集中督办会议上,承办单位市交通运输局回应了委员提出的问题。搬掉三大“拦路虎”,让市民使用公共自行车更方便。

  针对新增车辆问题,给出了3年发展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南京市公共自行车发展专项规划》,2015年全市增加站点650个,总量约达到1200个,车辆增加2万辆,总量约达到4万辆,新增5个综合服务中心;2016年,全市站点增至1600个,车辆总量约达到6万辆,新增5个综合服务中心;2017年,全市网点增至约2000个,车辆总量约达到7万辆,新增2个综合服务中心。

  针对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专用道路建设存在问题,在“十三五”期间,交通、城管、交管、供电等部门会同主城各区政府,在地铁、高铁、公交车站、旅游景点、商业区统筹兼顾、合理布局服务站点,让市民出门500米左右就能租到自行车;在自行车专用道建设上,通过规划调整、举行市民代表参加的听证会形式,每年建设几条专用道,提高骑行速度,提高安全系数。

  针对运营资金缺口大的问题,政府加大投入,给予积极政策支持,市财政局从2015年公交优先发展资金中计划列支1000万元,支持我市公共自行车建设,对于不足也给予补贴。负责运营市公共自行车公司,引入社会和民间资本参与公共自行车发展,并利用设置服务站点优势,进行户外广告发布,其收入补贴运营费用不足。节假日和双休日,号召青年志愿者参与公共自行车服务站点运转,减少聘用人员费用。

  据了解,我市江南采用的是常州永安系统、江北采用的是杭州金通系统,两个系统采用的是不同锁桩,目前尚未融合,运营者正积极搭建全市系统平台进行对接,确保年内实现全市公共自行车“一卡互通”。

  新闻链接

  杭州作为国内第一批推行公共自行车的城市,其运营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总量已达7.8万辆,站点分布密集,大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整齐划一的公共自行车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根据规划,至2020年杭州市公共自行车总量将达15.5万辆。(吕宁丰)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