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贯彻全省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会议精神(六)
如东县司法局 召开班子成员和科室负责人会议,传达学习全省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会议精神,对照省厅“一条主干”“四张网”建设总路径的工作思路进行深刻学习领会,并找准自身工作定位。 一是 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专项活动。搭建法企对接平台,组织5个12348法律服务队和14个小微企业法律服务团开展法治宣传、法律体检等活动,积极为全县百强企业和小微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二是 进一步探索规范“法律诊所”建设。在农贸市场、医院、车站、企业设立“法律诊所”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民工集聚区建筑行业、广播电视大学等地方设立“法律诊所”,面向农民工、居民群众、学生等群体集中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活动,解决企业、社区和居民法律难题。 三是 精心准备司法局长大讲坛。按照一县一活动载体一服务品牌的要求,总结亮点特色,规划今后一段时间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改变碎片化模式,推进体系化、项目化、标准化、长效化建设,推动整体工作的开展。
新沂市司法局 认真落实省厅公共法律服务会议精神,制定相关落实措施,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综合性公共法律服务平台。 一是 “多元化”。整合职能,在法律服务中心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 人民调解、法制宣传、公证服务、法律服务、特殊人群管理“六位一体”的多元化法律服务。 二是 “精细化”。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每月重点事项、为民办实事重点工程,成立服务“中小企业帮扶”等专业团队,重点研发市场法律服务类产品,为政府、企业提供高效法律服务。围绕群众不同层面的法律需求,完善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与乡镇(街道)司法所对接联系模式,组织人员走访联系、代言代办、沟通反馈群众法律服务需求,定时、及时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发“律师进社区”“公证在身边”“定期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和培训”等公共法律服务项目,使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更加精细。 三是 “专业化”。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中心挂牌成立公益法律服务基地,健全律师公益性法律服务补偿机制,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按照实际需求,将社区矫正、法制宣传、人民调解等局机关科室人员和职能下沉至中心一线,增强窗口服务力量。同时明晰中心工作职责,规范文明用语和工作礼仪,实施首问负责、限时办结、预约服务等规范管理制度。中心设置引导员、联络员和监督员,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窗口值班,全面建立群众满意度评价制度和专项督办督察制度,及时有效地回应群众诉求。
建湖县司法局 以做大做强做优法律服务社品牌为抓手,健全完善“一条主干”“四张网”的服务路径,努力实现“四个拓展”“四个延伸”,加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步伐。 一是 推行“四法同行”。在村(居)民小组组建法律服务社的基础上,在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设立法治超市,在村司法行政服务站设立法治道德银行,每户培育一名法律明白人。推进法治超市、法治道德银行、法律服务社、法律明白人融合发展,真正将法律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二是 打造“掌上法律服务社”。各法律服务社长与本社社员、司法行政服务站、司法所、司法局各中心人员层层建立微信群,打造“掌上法治服务”,在第一时间将重大的社情民意、矛盾纠纷、群众需求等事项向司法所、司法局反馈,提升实战能力。 三是 强化“社会协同”。利用法律服务社阵地,设立“新乡贤调解工作室”“法律诊所”,结合“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建设,提供家事公共法律服务;向个人延伸,提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的“个人定制”服务。引入互动营销理念,创新与总工会、团委、妇联、行业协会等“枢纽型社会组织”的互动交流机制,以释放法律服务更大活力。
张家港市司法局 贯彻落实全省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会议精神,以“三个到位”为要求,有序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一是 平台建设到位。升级完善市、镇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站,大力建设“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进一步拓宽公共法律服务覆盖范围。围绕“便民”目标,实行窗口化和片区化服务模式,推行一门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努力提升公共法律服务水平 。二是 人员保障到位。以“服务优、质量优、群众满意”为标准,强化对司法行政各领域作风改进、行政效率、服务质量的督促和检查,不断提升司法行政队伍人员素质。加强与公安、法院、检察院的沟通合作,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领域社会组织作用,引入外部力量夯实公共法律服务基础。 三是 服务方法到位。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品牌建设。建立名品培育机制,重点培育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普法宣传、法律顾问等特色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推进产品品牌化。研究分类服务标准,为不同类型人群提供“定制”服务,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灵活性。
昆山市司法局 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传达贯彻全省加快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优、精、细、优”工作要点,织密织好公共法律服务“四张网络”。 一是 做优法治宣传教育。认真开展“法润江苏·春风行动”“美好生活·德法相伴”等专题活动,抓好领导干部、青少年等重点对象学法用法。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大公益法治作品研创力度,在全市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二是 做精公益法律服务。认真深入开展“法企同行”“进企入户大走访”专项行动,为企业免费提供法律体检、合同审查、风险防控等服务。加大法律服务产品研发力度,指导公证机构开设知识产权类公证绿色通道,加快拓展知识产权公证、家事公证案源。稳步降低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开展“社区参与式法律需求评估”,完善受援对象数据库。丰富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争取设立直属司法鉴定机构。 三是 做细矛盾纠纷调处。抓紧研制出台社会矛盾纠纷研判预警机制,结合社会治理网格化建设,实行区镇司法所矛盾纠纷信息研判积分制。加快完善物业、征地拆迁、金融等专业性调解组织建设,加强企业破产、农房翻建、劳资、医患等重点领域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研判预警,争取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调处模式。拓展公众评判庭适用领域,引导公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充分发挥涉法涉诉信访化解工作代理律师库作用,提升诉调对接中心运行实效。 四是 做实特殊人群服务管理。积极发挥社区矫正帮教协会作用,加大企业会员及专业会员吸纳力度,优化整合全市过渡性安置基地资源,积极争取优惠政策,搭建社会力量参与特殊人群帮扶平台。深化循证矫正试点工作,购买专业社会服务开展分类、分阶段教育矫正,有序推进行刑矫治和社会修复一体化。常态化开展昆山籍服刑人员延伸帮教活动,按需求开展就业辅导和心理疏导。实施以“前置化、社会化、协议制”为核心和主体的安置帮教工作改革,落实重点人员必接必送制度。
太仓市司法局 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要求全系统按照省厅部署,努力构建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一是 以改革促发展,做强做优公共法律服务特色品牌。强化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工作研究,为进一步深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提供方向指导,提请市委市政府出台公共法律服务改革文件。通过开通掌上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汇编公共法律服务案例,举办公共法律服务6周年论坛,举办法治公益创投项目评审和签约仪式,组建法治文化产品研发中心等活动,掀起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改革发展新热潮。 二是 服务大局尽本职,兴起服务“两聚一高”的新高潮。把“法企同行”引向深入,主动介入经济发展主战场,发挥党员律师光辉服务团作用,服务重点地区、重点企业。调整公共法律服务专家顾问团成员,在民政部门进行登记注册。落实好公共法律顾问“三个一”的工作要求,举办农村法治大讲堂。实施“入户工程”,推动公共法服务顾问对所在村(社区)贫困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开展重点挂钩服务。 三是 开展创稳维稳百日大会战,筑牢“第一道防线”。坚持预防在前、调处在早、处置及时的要求,坚持德、法、情、理相结合,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为党的十九大顺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