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优先,岂能仅靠几段专用道
如何破解公交车投放越多路上越堵、公交专用道效率不高这一怪圈?
扫描二维码可观看访谈视频
主持人:仇惠栋
扬子晚报时政部首席记者,多年从事两会报道,作品曾获省好新闻一等奖
嘉宾: 曹玉莉省人大代表、南京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陈菊平省人大代表、扬州市公交总公司8路线线长、驾驶员 主持人:这两天南京下雪,不少人不敢开车了,等公交挤公交的人就特别多。但经常会有市民抱怨,公交车来得晚、跑得慢。陈代表,您作为公交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陈菊平:我感觉一到下雪的时候就都想到我们公交了,下雪时我们公交最忙。现在政府对公交投入加大,但有一个问题,数量上去了,很多车都堵在路上,效率反而下降了。 主持人:这里涉及公交车路权的问题,我想问问曹书记,作为公交行业的管理者,您认为如何保障公交车走得畅通? 曹玉莉:公交优先就是老百姓优先,这种优先应体现在政府的财税优先、道路优先以及规划优先和信号优先。作为公交企业更期盼道路优先,道路优先可以让更多的公交车更快、更准点。现在南京公交专用道有100多公里,北京将近600公里,我们不算多,但是也不算少,对公交快捷起了很大作用。这次开会前,我把南京和周边城市公交车投诉记录调来看了一下,以前投诉热点,主要是车辆卫生、服务态度,现在投诉热点是不准点。公交专用道有了,但专用道没有成环、闭环,整个运营线路的畅通率还是没有提升,往往这一段是交通专用道速度很好,也很匀速,进入下一段就和社会车辆混行。有时候公交专用道反而成了一个堵点。我呼吁能够让公交专用道成环、闭环,让公交车在整条线路上优先。其次,也希望在一些平交路口实现信号优先。 主持人:听说陈代表今年带来了一份关于保证公交车路权问题的建议,陈代表希望加大处罚保证公交的畅行。您在建议中提到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专用道问题,这个问题之前有过争论,是全天候公交车专用,还是平峰期社会车辆也可以走? 曹玉莉:这个要根据道路资源和客流情况来定,全国其他大中型城市,有的是全天候,有的是早晚高峰,我觉得不能一刀切,根据每一个路段的早晚客流,交管部门和公交部门联合去做一次调研,把道路资源最大化利用。 陈菊平:我们扬州的公交专用道是分时段的。 主持人:刚刚曹书记还谈到信号优先。青奥会之前,南京在河西新城的部分路段实行了公交车的信号优先,效果怎么样? 曹玉莉:信号优先也和公交专用道有相同的地方,不是全线对公交信号优先,只在那个区域公交车的信号优先,我希望公交车信号优先覆盖全城,那样会更好些。 主持人:随着互联网发展,各地在智能公交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比如当下很流行掌上公交APP,乘客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公交车在哪个站,几分钟可以到。 陈菊平:去年我们扬州公交也推出了掌上公交、智能调度,可以进行实时监控,根据路上的情况及时调度,避免了纠纷。 主持人:作为公交行业的人大代表,两位在公交行业的发展上提了哪些建议? 陈菊平:我希望政府继续加大对公交投入。 曹玉莉:对,如果各地政府更多地在财力上给予支持,让道路更加畅通,公交更加快捷,大家就不会把私家车作为上下班的出行工具,上下班就会多选择公交,这样空气质量也会更好。其次,希望各级政府更多地关心公交司机,现在公交驾驶员缺口很大,按照一辆车两个驾驶员配比,南京公交驾驶员还缺一千多,超时劳动给公交驾驶员身心带来很大的压力。 主持人: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公交的发展不光是交通问题,也涉及环保问题、民生问题,相信通过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不断改善通行状况、乘坐体验,公交优先、百姓畅行的目标会早日实现。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