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八成小学生参加过课外补习 暑假成“第三学期”

27.08.2015  16:41

  “江苏严格控制学生在校集中教学活动时间等五项严格规定实行几年来,各小学补课行为基本杜绝,但小学生校外补课行为并没有减少。校外补课现象为何愈演愈烈?”围绕小学生校外补课这一热点问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大学生组成小分队进行了暑期调查。

  八成小学生有过“校外补

  “调研共分为8个部分,对小学生校外补课比例、补课内容、补课原因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关注调查。”小分队第一主持人、南师大教科院小学教育专业大二学生杨宇航介绍。

  调查主要在南京地区小学中进行。“小分队共发放学生问卷55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509份。”杨宇航告诉记者,填写问卷的小学生分布在拉萨路小学、仙林小学、太阳城小学、汤山小学等。

  “你参加课外补习吗” ?这个问题有三个选项,在509份有效问卷中,选择第一项“正在参加”的占50%,暑假俨然变成了“第三学期”。选择第二项“曾参加过 ”的占33%,选择第三项“从来没有”的占17%。“正在参加”与“曾参加过”补课的小学生比例占受调查学生总数的83%,表明绝大多数小学生都参加过校外补课。其中,自愿参补的约占27%,家长强迫的占26%,半自愿半强迫占比最高,为47%。

  汤山小学3年级的胡同学是补课“反感族”之一。小家伙诉苦说,寒暑假和双休日父母都强迫他参加数学、英语等科目的补课。“放假了还要参加校外补课,真是个沉重负担呀!”小家伙坦言,自己成绩不是很好,但通过补课也没有提高多少。

  多数家长认为补课有效

  拉萨路小学五年级的陈同学是补课“自愿族”,暑假主动向父母“请补”,参加了奥数和新概念英语学习。小姑娘称自己在班里是优等生,成绩一直是前几名,但是很快就要升初中了,感到竞争压力很大,所以暑假“进补”,希望在“小升初”竞争中脱颖而出,进入理想初中。

  “孩子们自愿参加补课的动因与家长要求孩子参加补课的动因比较一致,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成绩,增加竞争砝码。”此次调查指导老师之一、南师大教科院副教授魏善春透露。调查显示,因为“孩子面临的竞争太过激烈”而选择让孩子校外补习的家长占了34%,居各种因素首位。一位家长表示,孩子面临的升学竞争非常激烈,如果不参加补习,难免会落后于别人。而因为看到别人家的孩子“进补”而担心不补吃亏“跟风”的家长也占了25%,居第二位。此外,家长因为没有能力和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而寄希望于校外补习机构的分别占了17%和9%。

  孩子们校外补习的效果究竟如何呢?38%的家长认为补课十分有效,59%的家长认为补课有效,但不明显,只有3%的家长认为补课完全无效,纯属浪费时间和金钱。认为补课有效的家长们也承认,校外补习也有副作用,主要是加重了孩子的学习负担。

  一纸禁令难“减负

  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冯建军教授看来,假期出现校外“补课热”并不奇怪。客观上,中小学生有假期,而他们的父母没假期,没有时间照管休假在家的孩子,校外补课起到了“照管孩子”的作用。主观上,反映了应试教育对家长影响之深,他们把假期视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强化应试学习。

  冯建军感言,“假期‘补课热’折射了社会公共教育资源缺失。”冯建军解释说,学校教育“划一性”过强,学生个性发展的时间和空间严重不足。但是,学生个性发展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教学资源。江苏实行“五严”规定后,中小学补课现象基本杜绝,但也催生了社会教育机构“补课热”。这些机构以满足家长“分数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强化了应试教育,加重了学生负担。“其实,如果中小学生返校是参加他们喜欢的各种活动,如体育、艺术、社团及科学实验等,应该是可以鼓励和支持的。

  “所以,化解‘补课热’,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仅靠禁止校内补课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冯建军呼吁,假期社会上各种教育场馆,如博物馆、少年宫、图书馆等都应免费对中小学生开放。

  “校外补课机构鱼龙混杂,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应该引起相关部门重视。”魏善春建议加强对校外补习市场的监管,对于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要依法予以取缔,以保证补习质量。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