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通教育一季度净利下滑22.71% 股价再遭冷水

21.04.2015  18:00

  全通教育今年一季度净利下滑22.71% 股价再遭冷水不足一月市值蒸发64.03亿元

  公司一季报显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变化很大

  ■本报记者 杨萌

  4月18日晚间,曾经的两市第一高价股全通教育发布了2015年一季报。据报告显示,公司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总收入4911.44万元,同比上年的3771.11万元上涨了30.24%;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东的净利润569.67万元,同比去年的737.06万元下滑了22.71%。

  3月24日,全通教育的股价收于320.65元/股,堪称当时的两市第一高价股,不过,截至4月20日,公司股价却下跌到247.64元/股,据《证券日报》记者计算,相比3月24日的公司目前的市值缩水了64.03亿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与2014年年报相比,公司一季报中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变化很大。一季度中,机构投资者完成“交接棒”,在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有6家机构“换班”,其中有3家公募基金。

   业绩增速成问题

  创业板的上市公司本应以成长性著称,不过,全通教育的业绩自上市以来却一直平淡无奇。对于今年一季度净利润的下滑,公司方面解释称:“区域规模扩张和高端人才引入,导致人工成本上升,一季度营业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51.96%,从而导致公司净利润下滑。

  一季度的业绩如此,公司2014年全年的业绩也未见高增长。据公司2014年年报显示,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257.38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80%;净利润4487.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87%;每股收益为0.46元,与去年同期的0.47元相比,下降了2.13%。

  有行业内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直以来,全通教育的营业收入主要来自于“校讯通”业务,曾有公司内部人士表示,校讯通是移动的平台,公司是做平台开发商和渠道代理商的。如此可以得知,全通教育对中国移动极度依赖,2014年中国移动为其贡献销售收入1.82亿元,占其总销售收入的94.85%。

  不过,从2014年年初到,深圳市、陕西省教育厅、保定市、乐山市、北京市先后下发通知,要求整顿校讯通。

  这意味着校讯通的“触手”遭到约束。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已有多个省市在逐步清理有偿使用的校讯通。2009年底,成都市教育局曾专门出台文件规范“校讯通”的使用,要求还没有开展“校讯通”业务的学校一律暂停使用该业务,已经开通的学校则要逐一清理。2010年5月份,四川省教育厅发文,“校讯通”不准强迫使用。2011年3月份,安徽省教育厅发文,明令禁止“校讯通”。

  在2014年,校讯通更是频遭炮轰。校讯通是家长与学校沟通的平台,不过,因其发送业务信息、强制使用、强制收费等而频遭质疑。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崛起,校讯通的入口优势正在被互联网企业侵蚀。

  另有分析人士认为,从公司其它业务来看,在线教育不同细分领域的发展进度并不一致,学前教育处于探索期,大量厂商及投资方涌入,厂商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严重同质化,市场竞争激烈。目前单靠付费教育视频来盈利难以收回投入,更好的盈利模式还在探索之中。

   机构投资者现分歧

  根据公司今年一季报数据显示,虽然有多家机构或基金退出了全通教育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但在第一季度里,机构投资者们完成了“接力棒”的交接转换,这似乎也预示着机构之间对全通教育的后市看法形成了一定分歧。

  一季报显示,中国工商银行-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在去年末尚持有全通教育212万股,位列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第一位,不过,在第一季度中却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广发聚瑞、广发聚优、广发新经济等基金退出了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泰达宏利市值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则从去年末的第二位退至第一季度末的第5位。

  与此同时,中国工商银行-汇添富美丽30型证券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中欧明睿新起点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嘉实策略增长混合型等3家公募基金以新进者的姿态,进入了全通教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当中。

  此外,广东中小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北京中泽嘉盟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转持三户分别以268.62万股、250万股、106万股的持股数,分列前十大流通股东中的第一、二和第八位。这三家公司都是新出现在全通教育前十大流通股东中。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3家公司,是因全通教育首发而持有的公司股票,上述三家公司的解除限售日期为今年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