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胜局长在全省国土绿化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06.03.2017  17:01

认真谋划 精心实施 努力推动造林绿化转型发展

(2017年2月27日)

  绿化造林既能有效改善城乡生态、优化人居环境,也能增加社会财富、促进农民增收。我省以平原为主,水网密布,森林资源禀赋不足。经过十多年的绿色江苏建设,林木覆盖率从2002的11.4%提高到目前的22.8%。尽管如此,江苏仍是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树种结构比较单一、综合效益有待提高的省份。
  省委李强书记到江苏工作不久,在调研中提出了“国土绿化要与彩色化、珍贵化和效益化有机结合,调整林木结构,提升林木效益”的明确要求。石泰峰省长在全省“263”专项行动部署中专门强调国土绿化与生态修复工作。省委常委杨岳副省长专题调研国土绿化工作,要求我们抓好绿化与“三化”有机结合,提升江苏林业发展水平。陈震宁副省长专门听取全省林业工作汇报,对当前林业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根据省委省政府统一部署,我们认识到,绿化与“三化”有机结合完全符合我省国土绿化现实需要,也符合林业建设自身规律,是促进我省造林绿化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在全面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提请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珍贵用材树种培育五年行动方案,编制了珍贵彩色树种发展十年规划,编印了珍贵彩色树种栽培技术手册,建立了主要绿化树种种苗信息平台,启动了“十百千万”示范创建工作,召开了林业行业工作部署会和培训会。全省各地高度重视,正精心谋划、周密布置、广泛发动,新一轮国土绿化提质增效添彩工作现已拉开帷幕。
  前一阶段,李强书记、石泰峰省长分别就国土绿化工作作出专题批示,陈震宁副省长马上还要作专门部署。全省各级林业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省领导批示和讲话精神,当好同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既建言献策、又主动作为,与有关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全力做好指导服务和督促推进工作,确保国土绿化特别是“三化”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一要因地制宜,精心规划 。各地要根据省定规划和方案,因地制宜,精心制订当地“三化”发展规划。在摸清造林用地资源基础上,结合林业生态建设、杨树结构调整、森林城镇创建、绿美乡村建设、森林抚育改造和农业结构调整等,深挖造林绿化潜力,着力增加资源总量,全力推进珍贵用材树种进村入户、上山进城,将珍贵用材等树种培育有机融入成片造林、四旁植树、农田林网建设、抚育补植和更新改造中。要超前谋划、积极调整林木种苗培育方向,保障绿化“三化”建设需要。
   二要尊重自然,适地适树。 优良珍贵的乡土树种经长期自然驯化,病虫少、抗性强、长势好,是最适宜本地生长的树种。在省定规划和方案中,对适宜我省的珍贵用材和彩色树种进行了推荐,其中大多是乡土树种,请各地因地制宜科学选择。珍贵用材树种不仅木材价值高,有的还具有季相色彩,是绿化与“三化”结合最好的选择。各地不仅要在重点区域和部位推进绿化彩色化,还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抓好优质高效经济林建设,也要高度重视省政府明确的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工作。
   三要科学栽植,全程管理。 把质量管控贯穿到营造林各个工序、各个环节。要推广良种壮苗造林,多种大苗,不移大树。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切实搞好沿海盐碱地、石灰岩山地、里下河水域周边等造林绿化工作。要抓好造林整地,特别是对困难立地要改良土壤,确保树木栽得下、保得住、长得好。要疏通好水系,平原低洼地造林尤其要重视排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控制造林初植密度,给树木留下足够的后续生长空间。
   四要创新机制,广泛参与。 珍贵用材树种生长周期长,要创新投入机制,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调动金融和社会资本广泛参与。要明确管护责任,创新管护机制,确保森林可持续经营。要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研究推广,为珍贵用材树种培育提供有力科技支撑。要创新产权模式,破除体制障碍,调动各类社会主体参与珍贵用材树种培育的积极性。要创新义务植树形式,引导适龄公民义务栽植珍贵用材树种,鼓励以网络植树、认养认建、捐资捐苗等方式参与珍贵用材树种培育。
   五要示范引导,严格考核。 目前省里目标任务已经明确,相关指标要求已分解到设区市。全省多数地方已将任务层层细化分解,落实到山头地块,明确到具体时间,责任到具体人员。接下来的重点是要抓好示范引导,按照省绿委开展“十百千万”示范创建的部署,广泛宣传发动,积极参与创建,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全面开展,并采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有效利益联结机制,确保示范创建取得实效。要逐级抓好造林绿化及“三化”推进阶段性督查和年度考核,定期对所辖地区、单位完成情况进行通报,严格兑现奖惩,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借此机会,再请各地重视以下三项工作:
   一是切实加强森林火灾防控。 临近清明等重点森林防火节气,各地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大督查检查力度,排查消除森林火灾隐患。认真做好值班值守、人员调配、物资储备、通讯保障等准备工作,一旦发生火情能够快速出击、速战速决。
   二是全面加强湿地保护修复。 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当前下发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和今年1月1日施行的《江苏省湿地保护条例》,尽快摸清湿地资源家底,建立湿地名录管理和分级保护制度,积极推进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确保到2017年底我省自然湿地保护率提高到47%。突出抓好长江、滨海、太湖、淮河流域等重点区域退化湿地生态修复,到2020年全省282万公顷湿地面积不减少。
   三是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各有关地方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尚未编报国有林场改革实施方案的要抓紧报批,已经批复的改革实施方案要抓好政策落地见效,不折不扣完成各项改革任务,确保我省国有林场改革成果经得起国家林场改革领导小组的评估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