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在线”时代,数字阅读风生水起

07.05.2015  11:43

        4月25日,由北京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联合发起的博雅出版论坛在京举行。此次论坛以移动阅读为由头,邀请中文在线董事长童之磊,阅文集团高级副总裁张蓉,北京邮电大学教授、中国移动公司高级顾问王立新和速途传媒执行总编兼速途研究院院长丁道师,分享各自对“全民在线”时代数字化发展的见解,共同探讨未来技术发展对阅读习惯的改变。

        趋势:数字技术让阅读率不降反升

        三四年前,当大家谈到数字出版和数字阅读时,业界普遍认为,这只是一个概念,大多停留在说得多做得少的阶段。但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移动阅读用户规模达到5.3亿,占整体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的91.3%。依此态势,未来一段时间内,移动阅读的高速惯性增长值得期待。由此判断,我国正在迈向“全民在线”的阅读时代。

        谈及数字阅读的趋势,王立新表示,可能有人会说纸质图书的阅读量和销量目前仍然是增长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幼儿就基本没有触碰过纸质图书,习惯在PAD上阅读、娱乐。当他们长大以后,数字阅读量和纸质图书阅读量的比例如何,业者心里一定会有着自己的判断。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近日公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成人纸质阅读率为58%,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为58.1%。“虽然数字阅读只比纸质阅读高出0.1%,但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代表的是我们从纸质阅读文明向数字阅读文明一次时代的转变。”童之磊表示,过去的15年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数字出版的崛起,而它的另外一个体现,就是读者阅读习惯的改变。

        但阅读习惯的改变并不代表阅读率的下降。“在我看来,这种错觉是因为传统出版行业的萎缩,看纸质书籍的用户在减少所致,并不是捧着一本书看才叫阅读。而当今的阅读就是眼睛获取信息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几年阅读频率一直没有降低,反而是在大幅度上升。”丁道师认为,阅读展现方式的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果按此计算,移动阅读用户的占比远超移动游戏、视频、音乐等任何一个在移动端领域的应用。

        其实,从今年开始,当大家再谈到电子书、手机阅读等移动阅读时,似乎突然间感觉“什么事都不一样了”。这种不一样或许源于1月中文在线正式挂牌上市;或许源于3月腾讯文学和盛大文学联合成立阅文集团,成为目前颇有影响力的互联网中文原创平台。这些让人们看到了因数字技术的发展给移动阅读带来的崭新变化。

        谈及为何要在内容方面发力时,张蓉表示,美国公司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沉淀出了钢铁侠、蜘蛛侠、闪电侠等经典人物和故事。正是这些IP(知识产权)从漫画开始,衍生出了影视、游戏等作品。这给业界一个很好的启发,就是要从IP的源头出发。

        “有了优质的IP,数字化产品与传统内容的联动与整合将更为顺畅。比如,腾讯除了做游戏还能做什么?去年出品了针对英雄联盟游戏的图书《谁与争锋》。其实该书作者并不知名,但出版后迅速爆红的原因在于,作者把游戏中的很多情节通过小说的方式展现给了游戏玩家,这种诉求的传递是受众所需要的。”张蓉说道。

        平台:私人订制与互联互通同样重要

        在王立新看来,数字化、信息化说到底就是利用IT技术实现一切供需关系信息智能化的精准匹配,消灭中间成本。自由、自主、自造或将是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我的阅读我做主,私人订制时代已经来临。而自造,更是一种内容的互动参与,让用户既是读者也是作者。

        以图书为例,王立新认为,以后完全可以由作者写成某部作品的第一章,以及主要人物关系,然后放至网络平台,向全体网民征集作品的剩余部分。全体网民狂欢,全体网民创作,愿写作的写作,不愿写作的投票或发表意见。这样的作品创作方式,作者就会有成百上千万,他们同时又是读者,创作过程也是线上市场营销的推广过程。这或许就是自媒体时代出版业的发展方向。

        “现在很多小说作者会尝试把粉丝的名字写到作品中,然后还会征集下一章节的情节。其实这种实时的互动,也是当今内容创作的方式之一。”张蓉认为,技术手段正在让作者和读者之间的缝隙逐渐缩小,让两个团体的互动增多,这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作者和读者的交流。

        其实,数字化应用后,用户数据的搜集及分析对产品的推广作用早已显现。用数据分析去发掘用户偏好而修订原有故事情节已成为现实。对此,张蓉举例说,用户在腾讯看新闻、玩游戏、看电影时,相应的用户数据都会被后台存储、分析。比如,其中有一个数据是喜欢在网上看《甄嬛传》的用户,90%会喜欢看《何以笙箫默》这本书,而网站随后就会很自然地把这本书推送到相应用户的移动端上。这些都是互联网给这个世界,给很多行业带来的改变。

        就广义的阅读而言,传统媒体有着优质的内容,但其新闻客户端下载量、使用量却相对有限。而今日头条、百度新闻等数字化产品却取得了较为领先的市场份额,并成为很多用户阅读信息的重要来源。

        这些新闻客户端为何在短时间内可以取得如此成绩?在丁道师看来,一方面,这一类型的企业和产品包袱较轻,他们在做事情时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有一个好的想法、好的团队就可以付诸行动,即便发现问题也可及时改进,这是典型的“小步快跑”移动互联网创业思路。

        另一方面,传统媒体更多的时候侧重于内容生产,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内容传播和渠道运营并没有成为他们所擅长的。而他们生产的内容却入驻到今日头条等以技术见长的新闻客户端,给这些平台做了内容补充,导致用户通过今日头条等客户端看到了传统媒体的内容,而不再需要下载传统媒体自有的新闻客户端。

        那么,未来新闻客户端又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呢?丁道师认为,一方面,大数据技术的出现让互联网新闻变为“我需要什么内容,你们就得为我提供什么内容”的任性时代。另一方面,要有互通思维。因为互联网是开放的,很多移动新闻平台、移动社交平台不仅仅是一种竞争关系,更多的是在竞争中相互合作,共同为用户服务。

        “不难发现,一些移动应用虽然市场铺得很大,但用户好评度并不高。这也给我们创业者提供了一些新的机会和思路,就是我们的用户需求是多样的,不一定追求大而全。完全可以针对某一细分领域、某一用户需求来匹配和研究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抢夺细分领域市场。比如,这几年已经有一些移动APP主打男性群体、主打行业细分群体。这正是‘互联网+’发展的方向。”丁道师补充道。

        未来:传感技术有望感知阅读人群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在读书,书也正在读着我们。”王立新表示,传感技术的普及让电子终端具有传感采集功能。当看到某一章节心理出现波动时,它会感应到并将这种变化传到后台。这些数据会决定今后哪些内容或情节可以针对哪些人群,哪些内容读者普遍不感兴趣就可以少写甚至不写。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看到,传感网络就是无处不在的智能芯片网络,而没有传感技术的大数据也是不完整的。未来,传感技术会使数据收集成本大幅降低。

        “而传感技术的数据收集还可用于健康领域,通过芯片的数据采集可以24小时监控用户的脉搏、心跳、体温等数值,如果出现问题就能及时提示就医。其实只要有想象力,传感技术应用将深入到各个领域,并有着多种赢利模式。也正因此,未来,大数据会比石油和土地更值钱。”王立新说。

        其实,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移动阅读已经成为推动整个中国移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且移动阅读不仅是一个移动阅读图书的过程,更是移动阅读信息的过程。未来,基于移动阅读所引发的整个产业的创造力会让我们充满无限期待。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因更多数字技术改变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