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上半年统计新闻发布稿

22.07.2015  09:37




上半年,在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复苏缓慢以及国内经济结构性和周期性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全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努力克服外部需求不足和自身经济换档提速的压力,经济的基本面平稳向好。

初步核算,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23.5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3.94亿元,增长3.1%;第二产业增加值1849.34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2570.28亿元,增长10.9%。

一、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1 、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全市夏熟粮油生产基本稳定,夏粮种植面积71.78万亩,较上年增加1万亩;单产351.2公斤/亩,较上年增加5.6公斤/亩,总产量25.21万吨,增加近1万吨。全市蔬菜播种面积82万亩,蔬菜产量160万吨,同比增长10%。农业综合开发取得新进展,新增高标准农田6.8万亩。农业旅游接待游客超过800万人次。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86.54亿元,同比增长8.4%。

2 、工业生产基本企稳。 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可比价),累计增幅在经历了4、5月份回落后,比1-5月上升0.1个百分点。受到上半年大型电力石化企业停产检修、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滑落以及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今年以来工业生产处于低速运行状态。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581.70亿元,同比增长0.1%。规上工业月度产值从3月份增长2.3%、4月份增长0.3%,到5月份下降2.9%,及至6月份产值出现止跌回升态势。

3 、消费品市场稳中有升。 上半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5.3亿元,同比增长9.6%,增幅分别比一季度和1-5月份上升0.2和0.4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实现零售额1459.97亿元,增长6.1%,增幅比一季度高出0.4个百分点。在20个商品大类中,有14个大类同比增长或持平,其中,金银珠宝类同比增长23.3%,增幅同比提升9.2个百分点;文化办公用品类同比增长23.8%,增幅同比提升27.3个百分点;通讯器材类同比增长26.9%,增幅同比提升46.5个百分点。

4 、全社会投资缓中趋稳。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23.25亿元,延续去年增幅趋缓的态势,累计增幅从1-2月增长3.7%,逐月下行至1-5月的0.2%,上半年同比增长0.3%,比1-5月回升0.1个点,增幅趋稳。从投资构成看,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071.45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1061.93亿元,同比下降0.2%,虽仍未扭转今年以来同比下降的局面,但降幅不断收窄,降幅比1-2月份收窄4.8个百分点,比一季度收窄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服务业)完成投资1734.52亿元,同比增长0.2%,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758.4亿元,同比增长26.2%,增幅达到去年来最高点,比全社会投资增幅高出25.9个百分点,同比高出15个百分点。

5 、房地产市场成交回暖。 上半年,在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推动下,我市商品房销售市场逐步回暖。截止6月末,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468.67万平方米,增长2.1%,增幅比上月回升11.1个百分点,扭转了今年以来持续负增长的局面。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32.75万平方米,增长2.0%。1-6月份,全市商品房销售额617.2亿元,增长10.9%,其中,住宅销售560.46亿元,增长10.8%。

6 、对外贸易降幅收窄。 上半年,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56.7亿美元,同比下降5.0%,降幅较1-5月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5.4亿美元,同比下降3.8%,降幅较1-5月收窄0.1个百分点,进出口相抵后的对外顺差为34.12亿美元,比一季度扩大18.4亿美元。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占比超过50%,远高于纺织服装等轻工产品份额;一般贸易出口占比上升,达63.4%,加工贸易占比下降。

7 、利用外资保持增长。 上半年,全市外贸实际使用外资预计完成16.5亿美元,增幅虽然分别比一季度、1-5月回落15.4和1.8个百分点,但同比增长4%,依然保持增长。在积极引进外资的同时,境外投资大幅增长,1-5月新增项目64个,同比增长42%,中方协议投资额增长81%,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项目9个。

8 、财税收入增长平稳。 上半年,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15.78亿元,同比增长12%,剔除原政府性基金收入后同口径同比增长9.1%,各月累计增幅虽有所起伏,但均在8.3%-9.6%之间,基本保持稳定。税收持续稳定增长,制造业税收较快增长,共完成429.2亿元,增长12.2%;其中石油加工业税收完成131.8亿元,增长64.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税收完成30.6亿元,增长24.7%,高于全市11.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对财税增收的贡献缓慢回升,完成178.6亿元,增长9.0%。

9 、货币信贷增幅创新高。 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27720.54亿元,同比增长26.1%,增幅分别比今年3月末、去年同期提高3.2个和11.9个百分点;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7866.31亿元,同比增长13.1%,增幅分别比今年3月末、去年同期提高1和1.1个百分点。上半年,全市各类企业通过多层次资本市场首发募集资金约合人民币40亿元,通过短融、中票、私募债、企业债等多种直接融资方式新增融资总额1401亿元,排名全省第一。

10 、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升。 上半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463元,同比增长8.2%,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48元,同比增长10.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242元,同比增长8.0%。

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基本稳定。 上半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涨幅比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八大类商品也基本保持一季度“六涨二跌”的态势,食品类上涨2.5%,衣着类上涨4.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3.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3.5%,居住类上涨1.5%;烟酒类下跌0.2%,交通和通讯类下跌1.4%。

12 、工业生产者价格有所回升。 上半年,全市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指数为90.8(以去年同期为100,下同),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IPI)指数为90.5,虽仍在低位运行,但分别比一季度上升0.6个和0.3个百分点。购销价格倒挂(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大于出厂价格指数)的情况逐步好转,1-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开始大于购进价格指数,结束了2014年2月以来持续“负剪刀差”的局面,上半年工业生产者购销价格正向剪刀差为0.3个百分点。

二、上半年经济运行主要特点

上半年,尤其是进入6月份以来,全市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变化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速企稳,稳中趋好;经济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升;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活力增强;民生工作推进,各项保障到位等特点。

1 、经济增长总体稳中趋好

上半年,虽然主要指标增幅同比有所回落,但在全国、全省同比回落的宏观大环境下,我市部分指标增幅好于全国和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幅较一季度提升0.1个百分点,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2个和0.7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按照相同口径比较,分别高出全国4.4个百分点,高于全省1.5个百分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2.1个和0.1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3个和0.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分别高出全国、全省1.8个和0.9个百分点。

主要指标在全省位次同比前移的较多。GDP和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总量实现进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工业投资、进出口总额、全体居民以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的增幅均不同程度的实现进位。

2 、转型升级取得积极进展

全市上下努力克服外部需求不旺,传统增长动力减弱带来的压力,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在新旧动力的转换中寻找增长的平衡点,推动全市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服务业推动整体经济提升。 上半年全市GDP增幅比一季度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二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由一季度的增长8.7%回落到8.4%的情况下,GDP增幅能有所提升,服务业功不可没。今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增幅始终快于二产(一季度达到2.2个百分点,上半年达到3.4个百分点),在推动整体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上半年服务业占GDP比重为56.8%,较上年同期提高1.6个百分点。在服务业中,金融业增加值达到513.78亿元,同比增长17.4%,增幅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占全市GDP比重达到11.4%,同比上升0.3个百分点;占服务业比重达到20%。

从1-5月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情况看,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增长9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18.4%%,卫生业增长17.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长29.1%,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增长24.6%,物业管理业增长17.1%。

二是工业经济实现了结构的优化。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始终处于低速运行状态,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大型电力石化企业停产检修,以及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滑落等因素的影响以外,主动进行结构调整升级也是重要原因。上半年37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0个行业生产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15个增幅提升的行业均非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高技术产业生产增幅同比增长6.0%,增幅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5.9个百分点。五大高耗能行业产值同比下降9.6%,占全市的比重为28.8%,比去年同期下降3.1个百分点。其中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同比下降18.8%,产值比去年同期净减少93.6亿元。

1-5月份全市工业实现利税总额680.14亿元,增长15.6%,其中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为318.70亿元,增长8.1%。全市亏损企业亏损额为41.45亿元,同比下降22.9%,亏损额净减少12.35亿元。

三是投资结构更加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上半年,全市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完成467.77亿元,同比增长29.3%。工业投资逐步向高效、节能方向转型,“三高两低”的建设项目投资得到有效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规模不断缩减。上半年全市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投资同比下降2.4%。尤其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降幅明显,上半年同比降幅高达17.0%。

上半年,服务业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61.4%。其中,全市教育投资完成52.00亿元,较去年同期劲增21.9亿元,增长72.7%,增速居服务业14个行业门类之首。居民服务业投资增长63.7%,金融业投资增长13.7%,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投资增长7.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增长6.5%。

3 、经济增长展现新的活力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新兴产业的政策支持不断增强,对创业创新的鼓励和氛围营造力度空前,催生了产业的创新和民众的创业热情。

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推进有力。 随着高新技术相关产业政策的推进,今年来高新技术产业在生产、效益方面均超过全市工业生产、效益水平。上半年,全市高新技术实现产值增长0.2%,高技术实现产值增长6.0%,增幅均高于全市。由于新材料产业效益的大幅回升,高新技术产业整体效益同比大幅提升,1-5月,高新技术实现利税总额同比增长34.7%,其中盈亏相抵后的利润总额增长21.2%,分别高于全市工业平均水平19.1个百分点和13.1个百分点。新材料制造业表现突出,1-5月实现利税和利润分别比去年同期净增44.38亿元、15.51亿元。在出口低迷的大背景下,全市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进口占比较去年提高4.5和5.6个百分点。

二是新兴商务业态加快发展。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零售方式,网络零售正在成为新的消费增长点,逐步成为满足和提升居民消费需求的有效手段。上半年,全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36.17亿元,同比增长74.4%,比一季度提高了14.4个百分点。跨境电商“两园一中心”布局基本形成,龙潭跨境产业园一般出口模式发出货物35180票,国际商品博览中心已试营业。百顺云、焦点科技等外贸服务平台年内出口额有望翻番。

三是民营经济成为增长新动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对市场主体的培育起到积极助推作用。上半年,市场主体稳步发展,根据工商登记注册资料,截至6月末,全市共有私营企业21.48万户,比上年末增长27.0%,个体工商36.13户,增长11.9%;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从业人员分别为212.88万人和78.31万人,增长13.0%和13.5%。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上半年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931.73亿元,同比增长9.9%,增幅快于全市GDP0.7个百分点。民营工业总产值1949亿元,同比增长2.5%,增幅快于全部规上工业2.4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完成1546.71亿元,增长7.4%,快于全部投资7.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民营服务业营业收入634.51亿元,增长23.6%,高于全市限上服务业11.1个百分点。

4 、民生工程推进更加有力

上半年,我市各部门扎实有效地推进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各项民生事业不断推进。

一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保障性住房建设提速,截至6月底,全市新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约152万平方米,竣工145万平方米;完成城中村改造99万平方米,完成危旧房改造76万平方米。上半年,全市城乡基本养老、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失业保险覆盖率继续稳定在98%以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覆盖。

二是民生保障支出力度加大。 上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26.5亿元,同比增长19.6%,其中,民生支出347亿元,增长2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1.4%。住房、教育、医疗等支出的增幅均大大超过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平均水平。

三是就业创业工作有序展开。 上半年,我市新增城镇就业9.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1%。新增城镇就业中,大学以上人员占比为53.37%,比去年同期高4.33个百分点。培育自主创业者0.67万人,积极落实各项鼓励大学生创业政策,扶持大学生创业1803人。实现再就业4.37万人。

四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 上半年,全市继续保持农民收入增幅高于城市居民的格局。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去年同期的2.33:1下降为2.29:1(农村=1),差距进一步缩小。


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涉及宏观政策及企业微观等多个层面,对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目前为止,宏观经济好转迹象也在增多,一些先行指标出现了积极的变化,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企业家信心指数企稳回升、贷款规模较快扩张,均为进入减速期的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将助推全市经济发展,为全年经济指标的进一步提升奠定了基础。因此,在困难和挑战双重压力下,我们要坚定信心,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调整思路,采取相应措施,积极适应新常态,以坚定的信心、勇气和毅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有效,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拟稿人:吴婧)











观点丨泰兴市检察官:室外空调安装员坠亡,谁之责?
自刑法修正案(六)将重大责任事故罪犯罪主体放宽到从检察院
多向配合 凝聚合力 灌南县检察院与海警局探索海洋保护新路径
为进一步深化检警协作配合,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检察院
连云港市赣榆区检察院研发大数据监督模型应对骗保监管难题
“检察机关通过监督模型发现并移交了170余人骗取医检察院
南京市栖霞区检察院联合多部门深入探讨“劳务碰瓷”预防治理
近年来,建筑工程领域“劳务碰瓷”现象频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