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稳中有进 稳中有忧
中国江苏网4月20日讯 一是经济运行开局平稳,但下行压力增大。一季度全市初步核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3%,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消费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9%,居全省第一;就业形势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91%,低于4%的预期;农业持续发展,冬小麦播种面积比去年增长2.5%,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同时要看到,今年国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实施"营改增"等政策带来的影响不容低估,我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实际到账外资增速都未达到年度预期目标。
二是投资结构有所优化,但有效投入后劲不足。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6%,较今年前两个月回升2.7%,高于全省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投资快于制造业投资3.7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快于工业投资18.3个百分点。这些变化反映出投资结构的改善,但深层次原因在于工业投资增幅下降。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苏北5.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拉动力低于去年同期2.7个百分点,5000万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额下降61.2%,要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必须尽快扭转重大产业项目"量质双降"的被动局面。
三是结构调整持续发力,但产业转型任务紧迫,一季度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尤其是以"互联网+"行业为代表的新产业、新模式、新服务不断涌现,线上批发和零售业单位互联网销售额增长39.7%,规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收入增长64.9%、居全省首位。但从总体来看,我市工业总量偏小、结构偏重,去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仅居全省第10位,六大传统产业占工业总量90%;服务业发展处于中低端水平,金融、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数占比加起来不足2%;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居全省第10位,产业改造升级任重道远。
四是外贸进出口企稳回升,但规模结构有待提高,一季度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5.3%,居全省第二,但从规模看,去年我市进出口总量仅占全省的1%、列全省第11位;从结构看,进出口以机械、资源类产品为主,受国际投资政策及大宗商品价格影响较大;从载体平台看,开发园区升级、口岸开放、通关便利化建设等相对滞后,制约着徐州进出口贸易乃至开放型经济发展。
五是城镇化步伐加快,但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突出。"十二五"时期全市城镇化率由53.9%提高到61%,新型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同时也要看到,我市仍具有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城镇化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县域城镇化率刚过50%,和苏南县域70%左右的城镇化率相比明显滞后
六是居民收入较快增长,但总体收入水平仍然偏低。一季度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52元、增长9.2%,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7个百分点、居全省首位,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农民收入增长9.6%。但居民收入在总量上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编辑: 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