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报(头条):全国科技奖我省获奖数创历史新高
东南大学崔铁军团队提出、设计和研制的三维微波段“地面隐身衣”,与另一个研究小组同期发表的三维光波段“地面隐身衣”是国际上首次实现“三维隐身衣”;南京大学邹志刚团队的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环境应用的基础研究,被美国教授评价为“向无机光化学的圣杯前进了一步”,其创造性地将光催化材料用于人工光合成碳氢燃料,实现了保护环境的一箭双雕……昨天,在北京隆重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我省获奖数再创历史新高,共有57项通用项目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我省相关单位主持完成的25项,获奖总数和主持完成项目数均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市第二位。
在2014年全国获奖总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我省获奖总数和主持完成项目占全国的比例仍有所提升。与2013年相比,我省2014年获奖总数增长18%,主持完成项目数增长19%。同时,2014年我省在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三大类奖项中的获奖数量也均居全国各省市前列。其中,在以促进重大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导向的技术发明奖中获得12项,在以奖励重大科技创新、创造显著经济或社会效益为导向的科技进步奖中获得42项。企业成为我省获得国家科技奖的重要力量。2014年由我省企业主持或参与完成的项目数达28项,占到全部获奖数的49%,其中有4家企业分别参与完成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和一等奖3项。在我省主持完成的25个获奖项目中,有6个项目是由企业主持完成的,占我省主持完成获奖项目的24%。
2014年我省获奖项目可谓亮点纷呈。如东南大学吕志涛院士等主持完成的“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77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吕志涛于1956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是年,恰逢预应力技术从欧洲引进我国。吕院士的学术生涯伴随着我国预应力技术的成长。预应力是重大土木工程建设的核心技术,可节约钢材和混凝土用量的20%~30%,显著减少碳排放量,满足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等国家战略需求。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工程建设规模举世瞩目,大跨、超长、重载与特种结构以及核电、磁悬浮等高新技术工程,对现代预应力技术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吕院士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建立了我国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计算理论与标准体系;攻克大跨、超长、重载结构裂缝与变形控制中的若干关键难题,为实现工程结构长寿命提供了技术支撑;突破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地震区应用的技术瓶颈;开发了核电安全壳超大吨位锚固体系以及超低温(-196℃)锚固体系,打破了国外垄断,实现了我国锚具产品应用于核电、LNG储罐等领域零的突破,并实现了环向及竖向预应力在特种结构中的创新应用。同时,系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预应力材料、装备、施工技术与工法,形成了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成套技术。
该项目主要成果构建了以13部国家标准为支撑的我国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标准体系,出版著作8部;发表SCI论文30篇(国际权威期刊ACI、ASCE论文15篇)、EI论文76篇。授权发明专利17项。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南京奥体中心超大面积平台、苏通大桥连续刚构、福清核电站、上海磁悬浮、青岛LNG储罐、沙特SCC筒仓等百余项重大工程,近3年新增产值41亿元。团队还建设了“国家预应力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个创新基地,引领了我国预应力科技发展。此外,南京大学等单位分别捧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我省还有相关单位参与完成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 (通讯员 蒋历军 经济报记者 杜颖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