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保险大姐”陈莹:一个人,温暖一座城
新华网南京5月23日电(记者潘晔)误会、白眼、歧视、不理解……从谈“险”色变的90年代,到如今保险消费需求“爆棚”的买方时代,伴随着保险业飞跃性变革,“保险大姐”陈莹以其“大保险、大保障”情怀,在基层一线坚守了32年,唤醒了无数人的风险保障意识,也温暖了无数个濒临绝望的家庭。
现任中国人寿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支公司副经理的陈莹,被大家亲切的称呼为“港姐”。今年4月28日,陈莹荣获“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成为中国人寿系统以及江苏保险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个人(全国保险业仅2人),这是陈莹的个人荣誉,更是保险行业以及全国广大保险从业者与日俱增的社会地位及价值的体现。
陈莹告诉记者,她从18岁加入保险业,最初几年她每天行走在不被所有人理解的目光里,不知遭遇了多少“冷嘲热讽”,吃了多少“闭门羹”,甚至遭受人格侮辱。如今的保险特别是2014年保险业“新国十条”颁布之后,行业地位与日俱增,也得到社会更多的理解和尊重。公司客户每年都呈几何数增长,很多客户“心情迫切”主动找到柜台要求购买。
保险推动着时代发展,这个时代也呼唤着保险变革。上世纪90年代末,大批工人下岗,他们普遍文化不高、年龄偏大,而且女性偏多,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要培养正在读书的儿女,一下子滑到社会边缘。陈莹在上级公司的支持下,向这些下岗工人敞开了怀抱。招募到公司后,陈莹手把手地教她们技能、话术,并坚持陪访。她们开始穿行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向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介绍一份叫“保险”的风险保障,并慢慢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归属。
在陈莹看来,虽然老团队在历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新生代客户需求的不断多样化,必须要积极拥抱这个时代,建立“年龄轻、技术新、文化高”的新型服务团队。为此,她如同十余年前张开双臂迎接下岗工人一样,张开怀抱去迎接渴望工作的大学生们,帮助政府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压力。一大批大学生加盟公司,成为一名传递爱心的新生代“保险天使”。
“每一份保单背后都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作为一名老保险,陈莹深谙保险在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资金融通方面的重要作用。为此,她把“服务”看得比“保费”重要的多。
在2013年银根缩紧那阶段,温州小企业不断关闭,一些老板依赖民间借贷维系企业生存,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压力。张家港的小企业主们日子也并不好过。有一天,她突然接到一位伙伴的电话,说一个做生意的客户因为资金周转困难,银行又不贷款,企业面临倒闭,写下遗书不知去向。她立即放下手头工作,找到这名陷入绝望的客户,陈莹对他说,别忘了你有保险,保险可以帮你度过这次难关。她将保险资金融通、保单借款功能详细作了介绍,随后帮助这名客户通过保单抵押办理了200万的借款,解决了这名客户的资金困难,帮助企业起死回生。为了感谢陈莹,这名客户高薪邀请她出任企业总经理,陈莹婉言谢绝,只答应做他的“保险顾问”。经过这次事件,很多企业主都学会了利用大额保单借款功能解决资金周转问题,而陈莹,也被港城企业界尊称为离不开的“保险大姐”。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三十年风雨保险路,有人叫她“拼命三郎”,有人叫她“女汉子”,而她自己却动情说,“即使再苦再累,我也觉得有价值,因为这是一场爱的事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