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打造“健康城南”
中国江苏网4月6日讯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们随时能以服务中心的收费标准享受到市级专家的优质诊疗服务;
所有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全部零差率销售;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市城南医院组建“健康服务团队”,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健康服务;
……
这些,是城南新区医疗卫生领域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
近年来,城南新区以“名院名医”建设为重点,创新体制机制,致力打造“健康城南”,推动医改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率先突破。
引进优质医疗资源
为深入推进“社区服务小区”工作,城南新区从今年1月16日起开展“2016城南健康服务社区行”活动。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携手市城南医院组建“健康服务团队”,深入4个街道36个村和社区,为基层群众送防病知识、送健康咨询、送诊疗服务、送保健名片、听民意心声,得到了各界好评。
根据区域内医疗卫生资源的实际情况,经过认真研究、反复论证,城南新区确定了与市内名院组建“医联体”的改革模式——将市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加强该区基层医院诊疗技术力量。
今年3月30日,黄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市中医院成功组建“医联体”,同时挂牌成立了“盐城市中医院黄海医疗康复中心”和“盐城市中医院冯祯钰名医工作室”。目前,城南新区与市城南医院的医疗联合体成立方案也正在紧锣密鼓的商谈中,近期将签订正式协议。
据了解,该区所有基层医疗机构都将与市内名院建立医联体关系,医联体运行后,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低价享受市级专家的优质医疗服务,对该区整体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也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实施五大惠民举措
惠民措施到不到位,直接影响到本轮医改的成功与否。为此,城南新区实施了五大举措。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在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除中药饮片和医院制剂外,所有药品实行零差价销售。
——改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环境,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区财政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达标建设的投入力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快速推进。
——推行家庭医生制度。该区以组建健康管理团队为载体,以提高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签约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服务内容,着力构建起“全科医生普及化、卫生服务网格化、慢病管理规范化、健康档案全民化”的健康管理新模式。
——推动“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化长足发展。依托智慧城市建设和大数据产业优势,该区制定了全区“智慧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方案,率先全面启动医疗一卡通、电子药房、实验室检验信息管理、影像归档与传输信息、远程医疗、医疗急救等智慧医疗系统建设。
——推进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建立城镇居民医保筹资稳定增长机制,稳步提高医保筹资和受益水平。2015年,该区城镇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城镇居民医保住院医疗费医保基金支付比例达75%。到2017年,该区城镇居民医保财政最低补助标准将提高到470元,城镇居民住院医疗费医保基金支付比例不低于80%。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多年来,大医院门庭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门可罗雀,要破解“看病难”这一难题,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势在必行。所谓分级诊疗,这也是当前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切实构建合理有序的就医新格局,促进医疗资源有效利用,城南新区全面启动分级诊疗工作。通过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大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投入,加快基层人才引进培养等刚性措施与加强医保政策引导、实行基层首诊负责制、强化分级医疗宣传等柔性措施相结合,大力推进分级医疗工作。
为鼓励患者多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该区还从居民医保参保对象入手,在报销比例上拉开基层医院、市级医院、市外医院诊疗的差距。
通过采取系列扎实有效的做法,该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的就医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看病贵、看病难”这一问题得到逐步改善。
在新一轮医改中,城南新区始终坚持“民生主导”的中心思想,将惠民行动落到实处,让更多的百姓得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