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政策兜底多管齐下 实现民政救助和扶贫开发的无缝衔接
近年来,仪征市形成了以城乡低保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为基础,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急难家庭救助等专项救助为补充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根据“十三五”扶贫开发规划要求和仪征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的意见》精神,仪征市将细化救助扶贫措施,统筹兼顾,有效衔接,筑牢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安全保障网”,把民政救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落到小处、落到细处。
一是低保兜底“助”脱贫。一方面按照低保政策将符合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低保保障范围,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阳光低保”制度,做到对象准确、应保尽保;另一方面,按照扶贫开发相关要求,逐年提高保障标准,2016年7月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至每人每月460元,到2020年农村低保标准将达到每人每月620元左右,年度7440元,提前1年达到脱贫的标准。同时对低保对象实施精准管理,对有部分劳动能力或短期因病致贫的低保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在有力帮扶脱贫后,及时核减退出,形成低保对象可以调增调减、有进有出,补差水平有升有降的管理机制,确保保障资金用到真正困难的群众身上。
二是医疗救助“扶”脱贫。进一步加大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将低收入农户全部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提高医疗救助比例及年度封顶线,农村低保、农村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困境儿童、农村 60年代精简退职老职工、低收入农户在医保报销后,剩余自付部分再次救助70%,年度救助封顶线达到城乡基本医保封顶线的50%。会同人社部门,重新整合医疗救助信息系统的子目和数据,录入所有低收入农户的信息,享受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实行“一站式”结算,方便困难群众,有效减少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三是临时救助“济”脱贫。大力开展“救急难”工作,为困难群众设置“第二道保障线”,缓解贫困。对因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及时实施临时救助,帮助其度过生活难关。完善急难家庭救助制度,降低救助门槛,加大救助力度,托住困难家庭生存底线。
四是特困供养“保”脱贫。按照五保对象供养标准不低于上一年度农民人均收入的45%比例,逐年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2016年,调整分散供养农村五保标准负担比例,将供养金统筹部分由30%调减为24%,打卡部分提高至76%,年度每人打卡发放的供养费达到5520元,确保今年底,1800多名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其供养金、基础养老金、节日慰问金等收入合计达到7000元以上,成为扶贫攻坚工程中首年首批脱贫的群体。与此同时,不断加大对五保对象关爱和照料,对年满60周岁以上丧失劳动能力的,积极动员其入住敬老院,享受集中供养五保对象待遇;对80周岁以上和有精神病、传染病及基本生活自理有困难的分散供养农村五保老人,通过政府购买养老服务的方式,提供每人每月100元的等价服务项目,帮助其解决基本生活方面的困难。“十三五”期间,确保全市所有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在基本扶贫后,其生活水平逐年改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