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纪实

04.01.2016  11:59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1年多前,在庆祝人民共和国65岁华诞的日子里,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满怀豪情地向世界宣告。
  承载着5000多年灿烂文明和近现代以来波澜壮阔的历史,承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伟大复兴的梦想,承载着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力量,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挺立时代潮头,引领“中国号”巨轮,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前进……
  一幅蓝图正在铺展——3年多来,以中国梦为统领,不断完善治国理政顶层架构,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境界
  习近平:“治理这样一个国家很不容易,必须登高望远,同时必须脚踏实地
  “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3年多前,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习近平总书记的宣示,让全世界读懂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担当。
  从确立“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提出“中国梦”,从统筹“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把握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到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蕴藏鲜明时代内涵的治国理政总体方略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为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奠定了坚实基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的境界。
  3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历史方位清晰可辨——
  2016年至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13亿多人口的东方大国,5年冲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史无前例。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日可待;奔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坚毅前行。
  从各行各业迸发出创新创业的激情活力,到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从两岸领导人实现跨越66年的历史性握手,到全球华侨华人泛起深沉的家国情愫,中国梦犹如苍穹北斗,引领中国格局呈现千年未有之大气象。
  3年多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次第铺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了时代课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问题为导向,提出了全新的战略思想。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牛鼻子”,使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实践逻辑更加严密。
  3年多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内涵不断深化——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鲜明提出五大发展理念,掀开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3年时间,1000多个日日夜夜,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运筹帷幄、总揽全局,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全方位推进,治国理政新成就举世瞩目,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写下人类发展的新篇章。
  一条主线贯穿始终——3年多来,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党中央牢牢把握住经济发展的主动权
  习近平:“风物长宜放眼量。分析中国经济,要看这艘大船方向是否正确,动力是否强劲,潜力是否充沛
  2014年7月8日,中南海。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实现我们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在开启中国梦新航程中,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中国号”这艘航船行稳致远的主发动机。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能力,在较大下行压力情况下实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是党中央治国理政的鲜明特点。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201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对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作出重要判断。
  从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首次提出“新常态”,到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作出系统阐释,再到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深入论述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怎么看”和“怎么办”,经济宏观调控思路进行重大创新,打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深刻把握经济规律,认识不断深化。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也是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理念上更加清晰——
  过去依靠粗放式发展实现高增长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转方式调结构是绕不过去的历史关口,必须摈弃传统发展思维,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谋划发展。
  行动上更加坚决——
  加减相伴,破立并举。简政放权、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增强供给体系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一系列开创性重要会议的召开,无一不体现出党中央对经济发展重大问题的精准眼光和驾驭能力。
  3年多来,党中央以智慧和勇气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从注重需求侧到强调供给侧,对症下药,推动经济发展乘势而进。
  中国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稳定之锚”。中国经济增长7%左右的增量,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年经济总量,当前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仍居全球第一。
  一种动力强劲迸发——3年多来,攻坚克难,蹄疾步稳,党中央领航“中国号”向改革深水区挺进
  习近平:“我们在改革开放上决不能有丝毫动摇,改革开放的旗帜必须继续高高举起
  党的十八大胜利闭幕时,摆在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面前的是一道严峻的改革考题——好吃的“”都吃掉了,剩下的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如何攻坚克难,成为执政党面临的一场新的赶考。
  纵览过去3年多岁月,人们不难发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牢牢抓住改革开放这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矢力推动,蹄疾步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至今,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涉及15大领域、33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的宏伟蓝图迅疾铺展开来,令世界为之瞩目。
  截至2015年12月,由习近平总书记担任组长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已经召开19次——每次会议都是总书记主持,都聚焦改革任务,审议通过一个个改革方案,提出一项项要求,突出问题导向,突出精准发力……
  3年多来,一系列难题、禁区在党中央的统筹谋划中被攻破——
  730天、审议90多份文件、制定出台近100项深改方案……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帅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两年来的工作单。
  司法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央企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科技体制改革、足球改革……以前不敢碰、不敢啃的“硬骨头”被一一砸开。
  2015年底,国防和军队体制改革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一锤定音。“军队改革的落地,标志着习近平缜密构思中的强国布局基本完成。”一家国际知名军事评论机构如此写道,“中国正变得越来越自信。
  “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实现改革目标,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接受美国《华尔街日报》采访时,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一份情怀始终牵挂——3年多来,以人民为中心,以共同富裕为指向,党中央始终与人民心连心
  习近平:“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更是治国理政的应有之义。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2012年习近平就任总书记以来,脱贫攻坚他“花的精力最多”。26次国内考察,15次涉及扶贫开发,7次把扶贫开发作为主要内容。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他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着中国大地;用真切朴实的话语,熨帖着困难群众的心。
  数据无言,却最有说服力:从2011年到2014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1.22亿人减少到7017万人,累计减贫5221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人口的总量。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中央领导是人民的大勤务员。”习近平、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纷纷深入基层,他们念兹在兹的是亿万人民的小康生活。
  破浪前行的“中国号”巨轮,所有乘客都是“命运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的印记深深铭刻:
  ——“梦想”成为最澎湃的动力。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由千千万万个微小的梦想共同托起。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中央大政方针与基层创造精神共振激荡,交汇为激昂的时代主旋律。
  ——“共享”成为最基本的发展要求。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主要民生指标却稳中有升;企业养老金连年上涨,退休人员共享发展成果;织就世界最大的养老、医疗、教育三张“全民保障网”,不让一个百姓“漏底”……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
  ——“尊严”成为最核心的价值关切。
  有尊严,才有幸福。司法改革深入推进,公平正义的阳光洒遍中华大地。“身份”鸿沟不断填平,“新市民”与“老市民”、“体制内”与“体制外”共享同一片蓝天。人人免于匮乏、获得发展、享有尊严的光明前景日益清晰。
  ——“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
  从生存到发展、从物质到精神、从福利到权利,3年来,“人民至上”的理念不断被续写发展的新篇章。“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写下生动注脚,把人民幸福镌刻在通向中国梦的里程碑上。
  一个核心更加坚强——3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确保航向正确,党中央不断提高治国理政的能力和水平
  习近平:“打铁还需自身硬。实现国家繁荣、人民幸福的奋斗目标,关键是抓好党的建设,切实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管党、不抓党就有可能出问题甚至出大问题,结果不只是党的事业不能成功,还有亡党亡国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聋发聩。
  正是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思想、组织、制度和反腐倡廉等各项建设全面推进,打出一套治党管党“组合拳”,开辟了党的建设新境界。
  这是从“”做起、以上率下的3年——
  新一届党中央上任伊始即向全党承诺:“党风廉政建设,要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首先要从中央领导做起。
  从身体力行八项规定,到全程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到带头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中央用“讲认真”的精神、“有担当”的行动,使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高度结合,形成了巨大的“头雁效应”。
  这是“”字当头、动真碰硬的3年——
  从严治党能有多严?3年多来的实践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想象力:
  严查周永康、薄熙来、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苏荣等严重违纪案件,打破“刑不上大夫”的猜想;实现中央巡视、派驻两个“全覆盖”,打消“反腐有禁区”的疑虑;累计超过14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被问责,扭转“法不责众”的心态……
  一个“”字,体现在严格执纪、严肃问责上,体现在严明纪律、严守规则上,贯穿到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方方面面,使我们党在不断试错、纠错中修正自我,在不断自省、自警中永葆本色。
  这是完善制度、依规治党的3年——
  前不久,党中央“一揽子”修订出台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项法规相互配套、相辅相成,充分体现了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的完美结合。
  深化党的组织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先后出台30多项改革举措,党建制度改革扎实推进。
  在固本培元、激浊扬清的实践中,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思想不断成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推进,一个历经近百年的大党正以崭新姿态,勇立潮头,掌舵扬帆。
  一种视野宽广深邃——3年多来,纵览风云,经略八方,党中央积极统筹两个大局,为实现中国梦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习近平:“70多亿人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应该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共同发展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是人群中的大块头,其他人肯定要看看大块头要怎么走、怎么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加速演变的世界格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手笔布局,全方位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一个承前启后的外交新格局基本形成,“中国号”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
  大块头,有大格局——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从第一次出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至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党中央治国理政尤其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全过程。
  “计利当计天下利。”习近平主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得到6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和参与。
  建立400亿美元丝路基金,并启动项目运营;中欧班列“换挡提速”、增开新开,互联互通加速推进;从中巴、中蒙俄到孟中印缅,一条条经济走廊抓紧建设;一大批多边双边重大项目稳步推进……共享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一带一路”犹如两条彩带,将44亿人口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大块头,有大进取——
  3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更加自信的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积极进取的外交风格。
  4次、7次、8次……习近平主席3年出访19次,历时124天,足迹遍及五大洲40个国家。
  3年里,100多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中外领导人互访越来越频密;从亚信峰会到APEC北京会议,一场场“主场外交”异彩纷呈。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积极扩大同各国利益共同点,为“中国号”巨轮远航赢得更大发展空间。
  大块头,有大胸怀——
  裁军30万!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告。
  “胜利日外交”,彰显了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胸怀。
  这份胸怀,体现在对全球性挑战的应对上: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从西非埃博拉疫情到尼泊尔地震,第一时间派出专家,送去物资;承诺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
  这份胸怀,体现在一笔笔真金白银上:设立10亿美元的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设立首批资金100亿美元的“中非产能合作基金”……
  讲故事、评历史、谈文学、用典故……一次次演讲生动亲切;
  聊足球、品咖啡、进农家、吃烤鱼……一次次访问朴实自然。
  3年多来,一个自信大气、从容淡定、沉着平和的中国领航人形象展现在世界面前。
  3年多来,中国声音广被倾听,中国倡议备受瞩目,中国作用更被看重。
  ——“朋友圈”越来越大:同67个国家、5个地区或区域组织建立了72对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关系,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基本成型。
  ——积极推动亚太自贸区建设,同韩国、澳大利亚等签署自贸区协议,“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倡议逐步生根发芽。
  ——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应急储备安排紧锣密鼓推进,到获准加入欧洲复兴开发银行,“中国号”同各国相向而行。
  ——从“中国高铁”到核电“华龙一号”,中国品牌、中国高端制造进一步走向世界。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
  英国首相卡梅伦感叹,中国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国际体系的看法越来越具有决定性意义。
  时光的年轮,跨进2016年的门槛。
  这一年,人民共和国刚刚踏上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全面实施的航程,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站在今天和明天的交汇点上,回望过去,展望未来——
  从革命、建设到改革伟大实践,从救国、兴国到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一个持续奋斗的光辉旅程,更是一个尚待完成的伟大事业。
  这是催人奋进的时代强音:
  “让我们手拉手、肩并肩,高高扬起中国航船的风帆,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继续破浪前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