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国宝”来宁让你亲近经典

19.01.2015  19:32

  新华报业网讯 《集王圣教序》宋代整纸拓本、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北宋范宽的《雪景寒林图》……今天,“国宝经典复制品展”在南京上元书院举行。原作藏于全国各大博物馆,平时难得一见,这40多件原寸、原色、原质地、原装裱的“复制品”让市民弥补了无法亲眼目睹国宝珍品的遗憾。

   图为《集王圣教序》拓本复制品。

  值得一提的是,带这些“下真迹一等”克隆品来宁的乔旸,是我国著名配音演员乔榛之子。在他看来,自己的工作和父亲一样,都是“艺术再创作”。站在3米多高的《集王圣教序》拓本前,乔旸颇为感慨地介绍说,“《集王圣教序》是唐代的,后被人多次拓印,我们这件‘克隆品’的原件是宋代整张拓印的,非常难得。经西安碑林博物馆独家授权,采取了同材质、同装裱、原样还原的复制工艺,前后花了8个多月才完成。”

  在现场观展的傅抱石纪念馆馆长、知名画家徐善告诉记者,《集王圣教序》由怀仁和尚历24年之功而成,文中所有字都临摹自王羲之作品。虽是临摹,但整篇文字一气呵成,巧夺天工,如王羲之亲笔写就一般,被历代书法家奉为临池习书的楷模,有“与《兰亭序》并驱,为千古学字之祖”之称。

  尽管是“克隆国宝”,但徐善认为这些作品也有其意义所在。“这些复制品采取的是珂罗版复制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它复制的作品在高度放大后没有网纹,更接近真品。此外,它还能在宣纸和绢上印出比较好的效果。高端复制品是不说话的老师,可以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了解经典之真韵。

  军用扫描仪、特制相机……为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将作品的每一个信息都尽可能保留下来。这项工作耗时很长,10多年下来,乔旸他们也只复制了100多件作品。“克隆国宝,目的也就是为了让更多人亲近艺术,亲近经典。”看完展览后,上元书院学者宋政澔在和记者交流时就说,“类似这种复制的方式很多,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文物活起来’。不久前,故宫就推出了一款《韩熙载夜宴图》APP,用户点击进入后,琵琶声起,月色寂寥,观众仿佛随着画师顾闳中一起走进韩府,画卷中的墨痕笔意,人物的衣纹表情,在App中纤毫毕现。观众轻触屏幕,可远观、可近赏,还配有语音、文字介绍,让人有入画之感。这样的体验,对普通人来说是一次绝好的亲近经典的机会。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董晨 文/摄

编辑: 金勇、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