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江苏纯收入低于4000元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2.12.2015  13:18

  “扶贫,我们在路上”系列报道之一·扶持谁

  编者按 推进新一轮脱贫帮扶工作,是“十三五”时期我省决胜全面小康的重要任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将于12月14日至15日召开。本报即日起推出“扶贫,我们在路上”系列报道,从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三个维度,聚焦我省扶贫攻坚战的阶段性成就,以更好激发各地各相关部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用过硬举措和扎实成果兑现党和政府对人民的承诺。

  初冬,淮安市淮阴区刘老庄乡刘老庄村一派繁忙景象:20多幢高标准住宅楼依次林立,距离小区不远处,是一个个现代化的大棚。“大棚里全是食用菌,可带动周边400多名农民就业。”村支书朱林告诉记者。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村里兴办起江苏天元建筑有限公司,购置9台大型机械和设备,承揽市政、绿化工程,还注册成立6个合作社、1个春茂合作联社,全村734名劳动力全部就业,外出打工的150名村民有115人返乡就业,52人自主创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3000多元,提高到2014年13800元,今年可突破15000元;村集体经济从负债7万多元发展到2014年的盈利150万元。

  刘老庄村的脱贫致富只是全省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到2015年底,江苏全省纯收入低于4000元的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十二五”扶贫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从1992年开始,省委、省政府连续组织实施了多轮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2011年底,我省基本消除25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使扶贫开发迈入缓解相对贫困、促进共同富裕的新阶段。2012年初,江苏从“两个率先”大局出发,作出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明确苏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内涵之一是消除4000元以下相对低收入人口。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石梁河库区、刘老庄地区、灌溉总渠以北地区等六个集中连片地区,是全省发展的最“短板”。2013年,省委省政府将6个片区作为新一轮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实行整体帮扶、连片开发。

  6个片区中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集中、脱贫难度最大的是泗洪县的西南岗地区。省委书记罗志军先后8次前往,明确提出“把西南岗建成江苏脱贫攻坚的桥头堡和苏皖边界脱贫攻坚的示范区”。省人大常委会也连续9年重点督办西南岗片区帮扶议案。

  “提高扶贫精准度,首先要找准贫困对象,并针对具体致贫原因提出解决方案。”泗洪县扶贫办主任朱殿华介绍,该县对所有低收入户进行拉网式调查摸底,做到村不漏组、户不漏人,逐户分析致贫原因,提出解决思路。

  “我们老两口岁数大了,外出打工没人要,想搞养殖没本钱。现在帮温氏集团养猪,去年在生猪行情这么差的情况下还净得1万多块!”在泗洪县峰山乡生猪养殖基地,村民张锦山告诉记者。该乡通过发放补贴,借助在当地进行生猪深加工的温氏集团,为养殖户统一建设猪舍、统一供应苗猪和饲料、统一提供养殖防疫技术、统一回收商品猪,让不少养殖户甩掉了“穷帽子”。

  省委农工办(省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聚焦集中连片地区和重点县,针对低收入农户和经济薄弱村实施精准扶贫,是我省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的重要经验之一。其主要做法之一,是对贫困户准确识别、建档立卡,对所有低收入农户名单、帮扶责任人在村组进行全面长期公示,从而保证“好钢用在刀刃好”,让帮扶“红利”落在真正需要帮扶的人身上。对有劳动能力的,实施开发式扶贫;对确实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困难户,由政府兜底,纳入农村低保。

  政策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让昔日的经济落后村变了模样:沛县草庙村兴建500栋高效日光能温室和1200亩高标准钢架大棚,形成长达10里的蔬菜产业带;泗洪县垫湖村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带头发展“三来一加”创业项目,帮助230多名低收入劳动力和留守妇女就地就业;泗阳县郝桥村108户低收入户免费领到短毛母白山羊216只,几年后存栏达1012只,每年户均增收6000元左右……

  省政府参事、省社科院农村发展所所长包宗顺说,“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通过组织实施脱贫奔小康工程,建立拓展“五方挂钩”帮扶机制,发放政府担保贴息的扶贫小额贷款,采取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奖补政策,推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行扶贫开发和民政低保制度有效衔接,实现农民增收和集体增收良性互动,营造了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浓厚氛围。

  本报记者 吕妍

原标题: 让全省百姓全都搭上小康快车

编辑: 莫小羽、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