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政策“穿针引线”催生发展新动能 苏辽全面对口合作更上层楼
“我们的根在江苏,到了辽宁投资就是辽宁的企业,要为苏辽对口合作、辽宁振兴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日前,苏宁控股集团副董事长孙为民在向两省人士介绍企业在辽宁投资发展情况时,一番话引起大家一致共鸣。
端午节前,江苏省党政代表团到辽宁学习考察,加强对口合作工作。两省11对省直部门和单位、12对地市、33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推动苏辽对口合作进入全面深入推进的新阶段。这既是扛起中央赋予江苏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推动我省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政府引导与市场对接协同发力
辽阳石化是特大型石油化工联合生产企业,正在实施俄罗斯原油加工优化增效改造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正式生产,将完善炼油、芳烃产业链,实现新老装置匹配,更好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投产3年左右即可收回投资成本。“项目建设过程中,选用了一大批江苏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质量品质好,用得放心。”辽阳石化总经理白雪峰流畅地说出一连串江苏企业的名字。
“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对口合作,与传统的对口帮扶、援建不一样。”省发改委主任李侃桢介绍,这种合作是体现制度优势的全新探索,更强调政府搭台、市场对接、优势互补,实现“1+1>2”的效果,“这是两省对口合作实施方案的重要原则”。
去年8月,苏宁控股集团与辽宁省政府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辽期间,我省党政代表团考察了沈阳苏宁物流中心,得知今年以来苏宁在辽宁市场业绩增幅很大,大家倍感振奋。“苏宁在辽宁累计投资超过100亿元,涵盖零售、物流、金融、体育、地产、文创、公益等领域。”孙为民透露,今后三年在辽宁实施“一大、两小、多专”战略,力争到2020年智慧零售门店达到571家,线上线下销售突破300亿元。
“看对眼”“加好友”,苏辽合作越来越深入。两省对口合作座谈会上,双方集中签约35个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各地市也确定一批新的经贸对接、城市建设等项目。比如,南京与鞍山深化科技信息服务、金融、文化、旅游、电子信息及软件、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合作,苏州与锦州共同打造产城融合、特色小镇、低碳城市示范合作区。
“不见面审批”是我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靓丽名片,在辽宁的知晓度非常高。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当前辽宁推动振兴发展的重要抓手。在两省对口合作座谈会上,省领导介绍了我省纵深推进“不见面审批”的最新做法,两省编办签署合作协议,聚焦权责清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新区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经济发达镇管理体制改革等深化交流。
“我们已举办多期专题培训班,将江苏‘放管服’改革的好经验好做法与辽宁省情实际相结合,改革按下‘快进键’。”辽宁省编办主任林国军介绍,一年来,全省上下深化改革的活力持续激发、扎实改革的效果逐步显现,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
如何让成功个案撬动体制机制创新?如何将外在成效内化为观念改变?除了项目、产业等看得见的“硬合作”,先进经验借鉴、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学习、体制机制创新等“软合作”,同样是苏辽合作重要的内容。
辽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特别指出,要积极学习借鉴江苏的市场观念、管理理念、政策环境。两省省直部门和单位、地市之间的合作,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比如,两省发改部门将围绕重大规划编制、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开放合作平台共建、创新创业合作、高质量发展评价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
“将承担好对口合作牵头部门责任,落实好国家布置的各项任务和两省确定的重要事项,做好指导、跟踪、协调和服务,推动合作计划落地见效。”省发改委副主任赵建军表示,将推动对口合作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务实高效。按照合作协议,辽宁将借鉴江苏在园区开发、管理、运营等方面成功经验,推动苏州工业园区与沈抚新区全面交流合作,推动开发区提档升级。同时,加强干部互派、对口培训和智库合作,促进观念互通、作风互鉴、方法互学,实现发展理念、工作经验、合作成果共享。
优势互补,拓展合作深度广度
东软医疗的高端CT、新松公司的机器人、福鞍控股的大型燃机、忠大实业和忠旺集团的高端铝材、三三集团的全断面隧道掘进机、鞍钢集团的高附加值镀锌产品……近年来,辽宁一手抓以重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产业提质增效的喜人成绩、经济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给我省党政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辽宁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善的基础设施、比较丰厚的技术储备,将新技术新模式与装备制造业有机融合,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我们许多启示。”省经信委主任谢志成表示,苏辽两省产业互补性强、科创合作空间大,双方发挥所长,探索跨区域要素共享、产业互动、协同发展新路径,将实现优势互补最大化,拓展对口合作的深度与广度。
位于沈阳的中科院金属研究所拥有6名两院院士,科研实力雄厚,与沙钢集团、戚墅堰机车、南高齿集团等60多家江苏企业有着密切合作,推动一批原创性成果及时转化,一批高端产品广泛应用。
同样是钢铁产业,两省还有更深度的合作。今年以来,经过沙钢重组后的东北特钢实现扭亏为盈,意味着我国首例民营钢企重整地方大型国有钢企案例初获成功。“将沙钢灵活的管理模式融入东北特钢,使百年企业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得到充分释放。”随团考察的沙钢集团董事局主席沈文荣表示,东北特钢的定位是立足于做好、做精,实现产品质量提升,变得更“特”,成为服务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高端材料企业。
“对口牵手,前景看好。”省商务厅厅长马明龙表示,南北两地的差异意味着无限机遇,有了好政策“穿针引线”,对口合作必将更上层楼,“成果既体现在数字的变化上,更体现在观念和环境的变化中。”交汇点记者 黄伟
标签:
编辑: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