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医改推出巨大福利包 健康“531”计划启动

28.03.2016  12:37

  中国江苏网3月28日讯  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五个城市疾病协同救治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点做好针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成为每个百姓的“健康管家”。

  “我市将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五大‘急病’救治中心,建立肿瘤、心脑血管病、高危妊娠等三大类疾病高危因素筛查机制,建立一个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平台。”预计到2020年,该“531”体系将在市区建成并运行,苏州将做到“急病要急、慢病要准”,从而降低相关疾病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

  建立5大疾病救治中心

  开辟“绿色通道

  据了解,“531”计划中的“5”是指建立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五个城市疾病协同救治中心。中心建成后,将以疾病为中心、以区域为单位,整合院前院内、影像、外科、内科、介入等专科力量,实现多学无缝对接,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

  目前苏大附一院、九龙医院、市立医院已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在此基础上,苏大附二院要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各市、区(除姑苏区外)分别建立市胸痛中心和分中心。同时建成市胸痛急救信息网络平台,实现院前急救和院内抢救的无缝衔接,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到、协同救治。

  苏州市卫生计生委主任谭伟良介绍,在苏大附一院建成国家高级卒中中心的基础上,苏大附二院、市立医院力争在一年内建成市卒中中心,达到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标准。姑苏区以外的各市、区分别建立卒中分中心,建成区域性卒中预防与救治网络。建立苏州市卒中中心数据管理平台,及时分析卒中筛查、干预和救治等数据。

  在市区建成3家I级创伤救治中心基础上,各县级市、吴江区、吴中区、相城区、高新区分别建设II和III级创伤救治中心,共同建成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建立苏州市创伤救治信息网络平台。

  此外,市立医院本部和苏大附一院将建成功能完善的苏州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各市、区(除姑苏区外)分别建立危重孕产妇救治分中心,完善绿色通道,建成区域协同联动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支持中心与分中心之间的远程会诊和医疗力量的有效调配;在市立医院本部和苏大附儿院建成苏州市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各市、区(除姑苏区、工业园区外)分别建立1~2家危重新生儿救治分中心,实现危重新生儿救治资源有效调配和远程会诊功能。

  肿瘤、心脑血管病、高危妊娠

  建立3大筛查机制

  近年来,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始终在苏州居民死因排行榜上高居前列,而随着全面两孩政策的落地实施,高龄、高危孕产妇及新生儿也会随之增长。因此,我市计划建立起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三大筛查机制,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对社区居民进行筛查,“定位”找出这三大类高危人群,并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状况调查、跟踪评估等工作,从而提高市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恶性肿瘤病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早发现早治疗是对抗肿瘤的有效途径,因此肿瘤筛查将针对我市居民疾病谱中的高发肿瘤,建立“社区—医院”居民肿瘤筛查机制。对高危人群实行有针对性的健康干预,对筛查发现的肿瘤患者,及时通过社区向上级医院转诊治疗,降低肿瘤致残率和死亡率,降低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众所周知,心脑血管疾病多由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机制将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关检测以及初步心血管健康状况调查,并且向居民给出心脑血管病健康状况评价。对被认定为高危可疑对象进行健康状况调查,给出明确诊断和针对性综合健康干预建议,提供健康指导并持续随访。

  还将建立妊娠危险因素的筛查和预警制度。对孕产妇进行危险因素的首诊排查、分类登记、专案管理和转诊服务,并负责对高危孕产妇的宣教指导和追踪随访。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为每个百姓的“健康管家

  以前,居民有些小毛小病或者做做检查、配药、挂水,会选择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解决。而今后,社区的功能会更“强大”了,在“531”计划中,它将升级成为一个市民健康的综合管理平台。

  在未来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在原有服务的基础上,重点做好针对重大疾病和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干预;并对“三大筛查机制”的结果形成健康评价报告,以此为依据向社区居民推荐分年龄、分性别、有针对性的体检套餐;另外,通过市民综合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平台,实现社区与大医院的专业联动和专科协作,为加强社区居民综合健康管理提供坚实的平台支撑。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