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做好了工作业绩提升了 洪泽检察文化集聚发展能量
坐落在洪泽湖畔的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检察院,是全市拥有检察干警最少的基层院。但就是这样的小院,却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接待室”、“全国一级规范化驻所检察室”等多项国家级荣誉。如何靠较少的人力,创造不菲的业绩,他们给出的答案是文化育检。
因地制宜 筑实文化基底
“因为建院较早,用于办公的只有5个楼层,挤不出多余用房专门用于文化建设。我们决定因地制宜,争取在办公区的走廊上做点好文章。”检察长韩少芹介绍说。
“位于大湖之畔,要有有容乃大的胸襟,作为检察干警,要有公正廉洁、司法为民的情怀,文化阵地要有地域特色,更要有检察元素。”2014年初,该院发起了“我为长廊文化阵地建言”活动,从收集到的47条建议中,提炼出“检察精神、历史传承、管理理念、职业道德、未来延续”五个关键字,这便是“五魂”最初的雏形。
一楼大厅是“泽检之魂”,集中体现该院检察精神的内核。一面主题为“上善若水、大湖气韵”的铜雕,恢宏壮观的洪泽湖古堰凸显出浓浓的地域特色,不同字体的“法”字和庄严的检辉镶嵌其中,与东侧墙面悬挂的“尚法、明理、敬业、自律”的八字院训遥相呼应,时时激励检察干警要不忘初心。拾级而上,“历史之魂”讲传承,院史院情和优秀干警的先进事迹形成一条历史文化风光带,再往上,分别对应队伍之魂、廉政之魂和未来之魂。
对于每年新入职干警,参观“五魂“文化阵地,接受院史、院情教育,是从检的第一课。“从一楼走向五楼,感知检察工作的宗旨,感悟优秀干警的模范事迹,让我知道从哪里起步,并向哪里奋斗……”2015年新招录干警凌雯说道。
除了“五魂”文化长廊,该院还大力推进“文化进院”活动,改建道德讲堂、党员活动室、干警书屋、泽检沙龙、检察官俱乐部等文化阵地,为检察文化建设导入了更多的元素。
典型引路 广积精神“食粮”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亩田,可以种桃种李种春风,文化的侵染、影响作用也正基于此。2015年开始,该院以建设好家规,传承洪泽检察精神等各种特色品牌活动为载体,着力种好“心田”,提升检察文化的内生力。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案管科干警高晓红是苏州人,她把质朴的家训绣成十字绣挂在客厅,“我和老公响应单位号召定了家规,有了它之后,做事有了参考标准,坚持成习惯,习惯成自然。”
干警的家风、家规集中体现了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好的家风带入工作中,就形成良好院风。该院通过“感动泽检人物”“季度检察之星”评比等系列活动,把诚实、守信、孝顺、友善这些道德元素与公平、敬业、奉献、廉洁等检察职业元素有机结合。
虽快退休,但依旧经常深入湖区普法的民行科老科长衡洪泽;退休后因为单位工作需要,一直坚持到全国文明接待室验收成功后才离开工作岗位的普通干警管德信……通过常态化的先进人物评比,来自干警中的正能量逐渐凝聚。自2015年以来,该院共评选出“检察之星”48人次,感动泽检人物12名,从中产生了全省优秀公诉人、全市最美政法干警、最美检察官、全市侦监工作能手等一大批先进模范人物。
创新载体 拓展文化外延
“在黄昏的余晖中,面朝大湖,一群年轻检察官庄严宣誓……”画面就此定格。经过近1个月的辛苦拍摄,由该院干警自编自导自演,以记录该院检察文化建设为主线的微电影《大湖检察官》成功杀青。
确保文化建设成果因人而活,该院有一支由业余文体骨干组成的“文体自管会”,除了组织开展日常的文体活动外,他们还负责运用新兴媒体,让大家共享文化建设成果。除拍摄微电影,检察文化建设纪实片,他们将各类文化活动编成主题微信在官方公众号上适时发布,创建微信交流群及时交流。
为把检察文化做得更扎实,该院还从队伍、形式、管理、督导等方面入手,积极探索制度创新。出台《泽检文化建设纲要》,实行廉政档案、实绩档案“双档案”考核制度,《青年干警培养十条意见》等队伍管理、督导机制,把文化建设和队伍建设有机融合。
文化做好了,精气神上来了,工作业绩提升了。近三年来,该院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3项,市级以上荣誉28项,干警受到各级记功、表彰奖励120余人次。(通讯员 廖 颖 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