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鸟式养老 新思维拓展养老新空间

30.03.2016  10:26

  老年旅游消费升温的背后,除了有钱有闲,恰恰就是 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生活的追求与渴望。

  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

  把这句耳熟能详的歌词放到养老的领域里,候鸟式养老悄然兴起,正成为养老的新时尚,就是一个“想不到”的现实版本。

  “想不到”是因为一直以来,辛劳了大半辈子的中国式父母,不仅舍不得花钱,含饴弄孙,在家养老,更是最常见的养老选择。

  不经意间,候鸟式养老却已遍地开花。有数据显示,近几年,仅海南三亚全国各地每年来此过冬的老人就超过了40万。而在炎热的夏季,风景优美的清凉之地也广受“候鸟老人”的青睐。就在前天,这样的养老方式也来到了苏州推广。在相关项目对接中,阳光、空气、水源、粮食等等,都成为承接候鸟式养老方式的吸睛卖点。

  百度这一新时尚,最初其实是自发发展起来的。一部分身体健康、收入不错的老年人采取“跟团走”“自由行”等方式,开始了自己多元化的老年生活。伴随着养老服务政策的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政府和商家也看到了养老服务的巨大需求,把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候鸟式养老项目中来。

  与传统的居家养老方式相比,候鸟式养老有不少优点:比如,可以有更多的同龄人陪伴;能够通过对不同地域的选择达到养生的目的。显然,候鸟式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精神方面的养老,就此来说,在居家养老、机构养老之外,这是一种全新的养老方式。

  进一步说,候鸟族的日益壮大,本质上其实是消费升级的表现。伴随着发展的脚步,今天人们的养老消费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升级。看今天,旅游人群中,老年人比重越来越高。老年旅游消费升温的背后,除了有钱有闲,恰恰就是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对高品质养老生活的追求与渴望。那么,适应这一需求,不管来苏推广的外来和尚,还是本地的有关部门,如何把旅游风景区的用地跟养老结合,如何争取更多的旅游养老人群,这都需要做好定位和规划设计。

  更现实而直接的是,这一新兴养老方式还会倒逼养老市场供给端的转型升级。现在,老龄化社会的概念我们早已不再陌生,正视趋势、加紧应对也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共识。不过,在现实的养老市场里,还有许多不可回避的尴尬:比如公办机构一床难求;养老从业护理员短缺,专业素质不够;以及老年人养老权益及安全保障缺失等等,这都影响或者制约着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当候鸟式养老渐入人心,当养老市场选择越来越多元丰富,着眼于眼前,本地的养老机构如何不断改进完善?放眼长远,相关部门如何推动护理培训、医疗保健、养生膳食、养老地产等项目?都是这一新时尚带给我们的新期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