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王德林:德不孤,必成林

21.06.2015  16:06

 

 

  

  新华报业网讯 他以趴在床头的独特姿势,16年来接听了10万个求助电话,个人做义工时间达65700小时,创办常州首个民间志愿者组织——“一加”爱心社,带出8000多人的注册志愿者队伍,辐射河南、广西、海南、陕西等多个省市,输出50万小时的志愿服务。

  德不孤,必成林。他就是王德林。身躯羸弱,精神伟岸;生命不息,奉献不止。

  身体不由我支配,

  时间却任由我支配

  常州北环新村一幢旧公寓,一间不足6平方米的小屋子,是王德林的全部天空。7岁时由于车祸导致胸椎6以下瘫痪,手术切除了左肾、脾脏和大半个肝脏,他终日躺在床上,生活极其封闭和孤独。那段时间他看的书是《死亡日记》。“也许我死在这里都没有人知道。

  一次偶然的机会,一凡、常省伟等10多位朋友走近了他。常省伟还记得,当时8个人一起把轮椅推上文笔塔,王德林生平第一次到那么高的地方,看到江南水乡美景。陌生人之间的信任、帮助,让王德林萌生了成立爱心社的念头。“‘一’是我,加上无数的志愿者;‘一’和‘+’叠起来,就是‘干’起来;就是一家人……”

  很多人问王德林,你常年在家趴着,又靠低保生活。怎么帮助别人?王德林的回答是——时间,身体不由我支配,时间却任由我支配。我可以24小时守候在电话旁,哪位老人需要,打个电话,就有志愿者上门。

  有的盲人分不清白天黑夜,深夜打来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有时候王德林挂着点滴,还在接电话。由于经常支撑身体,他的双臂已经变形,手肘上的老茧异常粗大。

  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全国志愿者先进单位”“中国百个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全省志愿者模范”……十余项荣誉奖杯让陋室生辉。这些荣誉的取得,正如王德林所写的座右铭——“光荣而艰巨——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他的床头柜上,志愿者手写的服务日志依次排开,有的洋洋洒洒逾万字。

  日志的整理者陈璐,当年还是河海大学的一名大学生。她动情地说,“爱会随着时间继续延伸、加温……这些爱不仅温暖着被我们照顾的老人,也同时温暖着每一个献出爱的人!这么多年来,我们陆续送走了41位老人,他们把志愿者当亲人,走得很安详。

  王德林还清楚地记得爱心社服务的第一位老人——佘祥如奶奶。临终前,佘奶奶一定要见见王德林。当王德林被志愿者背进小屋后,佘奶奶流着泪,双手颤抖,合十作揖,阖眼长逝。

  “阿姐,我来了,今天给你做了馄饨。”56岁的志愿者霍丽萍是一家4S店普通员工,经王德林安排,结对照顾重度残疾卧床的姜春妹已经9年。逢年过节年货总有大姐一份,家里做了好吃的装两碗,就连姜春妹乔迁经济适用房,都是霍丽萍帮着一手一脚装修的。搬家那天,炮仗声中,姜春妹潸然泪下,“我结婚的时候都没这么热闹过,他们比亲人还亲”。

  每个善良的人都是太阳

  从《死亡日记》的灰暗人生,到迸裂出一个阳光世界,王德林另一本常读的书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在他看来,一加爱心社就是大家的“理想国”,这里有神奇而强大的归属感、凝聚力,是一种情感向心力。

  志愿者侯涛离开常州,在就职的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一加分队,现有会员654人;大学生王炎春从大学时候加入一加,毕业后在徐工集团工作,每次出差都要到他的“王叔”这里坐坐,“这里是驿站,是爱的候车室”;辗转多个城市打工的常省伟,选择回一加做专职志愿者,“这里是港湾,不然心里空落落的”。

  于心瑶、章心航……这些名字带着“”的孩子是“一加”的爱的结晶。一加有个特殊的约定,凡是在志愿者服务点上结识牵手结婚生子的,孩子的名字里都要带有一个“”,如今,一家三口在一加做公益蔚然成风,甚至斯人已逝,家人依然接力完成。

  王德林无数次和志愿者说起生命,论及死亡,淡然而坦然。“每个善良的人都是太阳,与其说是我做公益,不如说是志愿服务成就了我的人生,这一生,知足了”。

  本报记者蔡 炜

原标题:

编辑: 燕志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