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手拈来的江苏文化故事怎么说?
民进江苏省委建言:用新媒体讲述老故事
江南时报记者吕晶晶
本报推出卡通形象“江小文”代表江南时报传递两会声音
“江小文”以江南时报江字拼音字母j为设计原型,其造型活泼可爱,充满强烈的感染力和亲和力。两会期间,她将代表本报为你传递两会声音。
开栏语 提起江苏的文化资源,不少人如数家珍:传统文化精品荟萃;红色文化充满张力;现代文化影响深远。近年来,江苏在文化设施、文化产业、文化精品工程打造、文化人才培养、文化管理政策与措施的探索与完善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如何增强文化的精神力量,让文化源泉充分涌流,提高文化软实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协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从今日起,江南时报“聚焦江苏省两会”系列报道,推出红色文化记忆、传统文化传承、现当代文化展示等系列单元,目的是打造文化精品、讲好江苏故事、传递向上向善价值观。 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明城墙、文人雅士相邀对酌的秦淮风光,都是江苏“心尖上”的文化;可真要问起这些地方发生过怎样的故事,老南京也只能答上寥寥数语。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园林、常州武进的锡剧……江苏的文化资源比比皆是,在老百姓的印象里却往往只剩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头。如何让江苏的文化故事摆脱虚名,在坊间流传下去?民进江苏省委对此作了调研,并将在今年的江苏省两会上建言,用新媒体语言把江苏的文化讲透、讲精彩。江南时报记者吕晶晶 【聚焦】 江苏丰富的文化资源深度不足 今年的江苏两会,“文化”依然是不少代表、委员口中的高频词汇。在保护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的热议中,民进江苏省委将目光转移到江苏的文化传播上。民主促进会的主界别是教育、文化、出版,更集中了黄蓓佳、陶泽如等文化名人,委员们在江苏多个城市调研后发现,尽管江苏的经济实力在全国数一数二,文化排名始终稍有落后。 民进江苏省委副主委、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徐菊英感慨,江苏文化是很“有底气”的:“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从空间上看有吴文化、楚汉文化、金陵文化;从时间上看,有六朝文化、明清文化和民国文化,这些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产生过巨大影响。” 遗憾的是,这些资源的挖掘深度还不够,谈起来都是些“星星点点”的内容。昆曲、云锦等诸多江苏的文化元素在海外也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但真正深究起来,许多人都讲不出具体的内容。南京号称“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却只有少数市民能报全这些朝代的名称,熟知相关历史的更是寥寥无几。 徐菊英说:“光是一个雨花台就有多少故事?太多了。我们要借两会的平台为文化好好呼吁一下,挖掘出江苏文化的深度。” 无论是2014年北京召开的文艺工作者座谈会,还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发表的“迈上新台阶、建设新江苏”的重要讲话,都让江苏文化艺术界热血沸腾。在这样的背景下,民进江苏省委提议进一步重视江苏文化的发掘、整理和宣传,提升软实力,为建设新江苏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而其中的红色文化、海洋文化和科技文化都是下一阶段江苏文化发展的重点。 【行动】 用全媒体语言讲述江苏“老”故事 在徐菊英看来,作为江苏人,对家乡的了解不够多一方面是自己关注得不够,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为多方的挖掘和宣传有所不足。 不久前,故宫博物院推出了《韩熙载夜宴图》的手机APP,只要用指尖点触画面就能移动作品,点中关键区域时画中的人还会“活”过来。徐菊英说,如今用全媒体来诠释文化故事、用影像代替文字,才是最合受众口味的传播方式。“新媒体现在多种多样,在新的语境下,调动全媒体展示江苏的文化资源应该能做得更好。”徐菊英表示,民进江苏省委就有陈应岐等知名导演,创作了许多反映正能量的江苏故事。如果江苏重视文化弘扬,组织专门的队伍挖掘江苏的历史,用影像、图文等形式写故事、说故事,不但影响力可观,民众也更愿意看。 从瞿秋白到雨花台,从沙家浜到东进序曲……在民进委员的研讨中,这些话题都将成为江苏故事的篇章。而在海洋文化方面,江苏的连云港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民进江苏省委指出,在开放港口发展经济的同时,江苏在航行中交流文化的那段历史,也是一则不容错过的好故事。
原标题:
编辑: 刘 明、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