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头版):俞德超:“重组”中国生物制药新格局
■ 科星灿烂•创新创业群英谱
在苏州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光洁的实验室内,俞德超正在进行重组病毒分子克隆实验,左手拿住试管微微倾斜,右手熟练地使用移液枪将旁边密集排列的黄色反应管里含DNA的液体注入试管。整个基因加液过程用时不到1分钟,快得连眼睛都来不及眨几下。
眼前这位被美国Calydon生物制药公司等业界“大牛”们尊为拥有基因重组实验的“神奇之手”。作为信达公司总裁,俞德超开创了人类用病毒治疗肿瘤的先河:2006年,发明了全球首个抗肿瘤病毒类药物“安柯瑞”,轰动生物制药领域;2013年,发明的“康柏西普”在中国上市,能让眼底病致盲者24小时内重见光明,填补国内空白,改变了中国眼底病致盲患者无药可治的历史。该药也是我国首个具有全球知识产权的单克隆抗体类药物,国内上千万病患因此有了重见光明的希望。
这双“神奇之手”将国际生物制药领域诸多“首创”与中国生物制药联系在了一起。
“探索最想做什么,我用了很长时间”
从一个“浙江天台山里走出来的放牛娃”到专业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俞德超说:“我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探索自己最想做什么,用了很长时间。”
18岁以前,俞德超是小乡镇一个山里孩子,每天除了上学就是砍柴、放牛。1982年高考时,他考上了浙江林学院经济林专业。1986年,俞德超改变专业方向,如愿走进了南京林业大学的校门,成为一名植物生理专业的研究生。
放牛时候就养成了“爱动手”的习惯,一次次实验课下来,俞德超着了迷。他发现,“细胞结构”“分子生物学”正是自己的兴趣所在。“终于有点靠谱了。”长舒一口气的俞德超一头扎进学海。兴趣永远是最好的导师,加上学习数理化的天分,俞德超1989年跨专业考取了中科院分子遗传学专业的博士生。
1993年,迂回近十年,跨越四个专业,“山里娃”终于迈入美国加州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博士后站的大门。正是这样的寻寻觅觅,让俞德超悟到了“始于信、达于行”的道理。
“让中国人早日用上物美价廉的高端生物药”
1997年完成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站学业后,俞德超先后在美国多家著名生物制药公司担任研发要职,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制药经验,成为了美国业界知名的肿瘤治疗药物研发专家。他因在读博士后时在贾滴虫中建立起基因表达系统这一成果在美国学术界引起轰动,也因此接到了哈佛大学的任教邀请。
“但我更喜欢做自己喜欢、又能帮助别人的事。”俞德超毅然遵从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拒绝哈佛,进入美国Calydon生物制药公司。短短两年,他凭借一双善于做基因重组实验的“神奇之手”,从一个小职员直升公司副总裁。
俞德超认为,一个人的职业发展得好,只要做到两样事情:一是每做一件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第二就是对自己做的任何东西都要很精通。“如果能做到这两样,我相信就离成功不远了”。
“目前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整体能力非常落后,我想做的是推动整个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中国人早日用上物美价廉的高端生物药。”俞德超说。
2006年,他放弃美国40万年薪的企业副总职位,拎包回国投身国内生物制药的发展大潮。
2011年8月,俞德超和他的海归创业团队在苏州工业园区创办了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他凭借自己的数十项发明专利吸引了大量投资资金,也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
“国际化是改变落后局面的必经之路”
现在全球生物制药市场约占整个药品市场规模的28%,而国内这一比例却不到2%;在国际上,通常用哺乳动物细胞的“生物反应罐”的规模和单位产能来衡量一个国家生物制药的产业水平,中国生物反应罐单位生产能力是0.5克/升—1.5克/升,不到美国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中国生物反应罐总规模仅为3万升,在韩国这个数字已经高达50万升。
美国是世界创新药发展的最前沿,在这个领域奋力拼搏十余年。俞德超深知:产业必须依靠创新驱动。
作为“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俞德超拥有61项发明专利,其中38项是美国专利。在国内,他已研制并成功开发上市两个国家1类新药。在他的带领下,短短三年间,信达生物公司就自主研发建成一条包括10个新药品种的产品链,涵盖肿瘤、眼底病、糖尿病、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产品链中,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共7个。
在俞德超看来,国际化是改变中国生物制药落后局面的必经之路。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支持下,信达生物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起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产业化基地。该基地包括2条1000升、2条2000升和4条15000升产业化生产线,设计年产蛋白药1600公斤。
今天,公司已经完成1.15亿美元C轮融资,融资金额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位居前列。在俞德超投身生物医药行业的第20个年头,信达生物这家年轻的制药公司已在生物制药领域崭露头角。今年3月,公司与制药巨头美国礼来制药集团在北京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生物药;6月,俞德超作为中国创新型企业代表应邀参加了在美国举行的第六次中美创新对话,发表的演讲产生热烈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