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病”症结何在

21.04.2015  19:33

  乌克兰危机以来,俄罗斯一直是国际上的焦点问题之一。但对于俄罗斯来说,更为严峻的是国内的经济问题。据世界银行最新的报告显示,西方对俄制裁和油价下跌会继续给俄罗斯带来冲击,俄罗斯经济萎缩程度将比之前所想像的更加严重。

  但如果仅从这两个层面上进行分析,如何认识2013年在没有西方制裁与石油价格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俄罗斯经济也已出现了1.3%的低速增长?

  造成2014年俄罗斯经济出现严峻局面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可从浅层次与深层次两个视角加以分析。

   经济衰退的浅层因素  

  从浅层次视角来看,主要因素有:

  乌克兰危机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经济制裁

  首先在金融领域,以欧美为主的国际资本是俄罗斯金融系统融资的主要来源,制裁切断了俄银行和企业进行国际资本融资的重要渠道,人为地中断了流动性。加上卢布大幅度贬值,卢布汇率不稳定,导致俄罗斯国内金融业面临严重危机。在一些银行,存款人要预约排数小时的队才能取款;银行间拆借利率提高了两倍至三倍;银行业拆借市场几乎停顿,银行系统之间相互不信任。

  现在,俄罗斯最为担心的是,在对卢布失去信心与信任的情况下,不少居民把大量卢布换成美元,如果这种趋势发展下去,货币市场将继续排斥卢布,可能出现俄央行难以控制金融市场的局面。

  其次在能源领域,俄罗斯油气部门对西方国家依赖程度很高。俄开采技术落后,缺乏先进设备,很多需要进口,几乎100%的软件、80%的大陆架开发技术、50%~60%的压缩机和20%的管材需要从西方进口。西方制裁后,限制了这些技术产品向俄出口。俄工贸部认为,西方在这些能源领域的制裁,不仅威胁到大陆架油气开发,还影响到传统油田。从中期看,将会影响到俄现有油田的开采量。

   国际油价大幅度下跌  

  自2014年7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下滑。自去年6月高点以来,国际油价已经下跌了近60%。油价大幅度下跌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由12个国家组成的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坚决不减产。据彭博社最新调查数据,今年3月欧佩克的日产量达到3102.9万桶,与前一个月的3054.8万桶相比增长48.1万桶,创造了自2013年8月以来的最高纪录。起带头作用的沙特一再声明,坚决不减产,其目的是为了防止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石油出口份额被压减。

  第二,非欧佩克产油国供应量增长。这里特别要提出的是,近几年来,美国页岩油产量快速增加,2011-2014年,美国原油日产量从566万桶大幅增加到857万桶;同时,加拿大和巴西等非欧佩克国家原油供应量亦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另外,美国长达40年之久原油出口禁令有望放宽,商务部准许企业增加对其他国家的超轻质原油出口,估计最高可达每日100万桶。俄专家认为,如果美国每天出口原油300万桶,将相当于俄向欧洲原油的出口量。另外,还应指出,对俄罗斯来讲,随着美国页岩油革命的发展,其在全球油气出口的地位将日益下降。至于俄罗斯长期以来力求开拓美国天然气市场、扩大对美国在天然气领域的合作与成为美国在该领域的合作伙伴等计划,在上述背景下已不再可能,美国日益成为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竞争者。

  第三,世界经济低迷,石油需求增速减缓。虽然2014年全球经济继续走向复苏,但仍很脆弱。除美国、新兴经济体、中东部分地区外,欧洲与日本的经济仍处于不景气状况。

  第四,去年底美联储宣布结束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美元不断升值,到2015年3月底,美元指数已逼近98,这也是导致国际油价下跌的因素之一。

  西方制裁与油价大跌,无疑对俄经济都产生了直接的现实影响。2014年11月25日,俄罗斯《独立报》引用俄财长安东·西卢阿诺夫日的说法,俄经济因制裁损失400亿美元,因油价下跌损失1000亿美元。如果油价进一步下跌,2015年可能损失2000亿美元。

   更深层次原因  

  本文一开头就指出,如果只是从西方制裁与国际市场油价大跌两个因素,对俄罗斯经济出现的严峻形势进行分析的话,那么难以解释2013年在并不存在以上两个因素的情况下,也出现GDP1.3%的低速增长。因此,还要进行深层次的探讨。从深层次因素视角来看,以下三个因素对俄经济发展起了长期制约性的作用。

   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众所周知,苏联在斯大林时期就形成了严重畸形的经济结构: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农业落后。经济结构问题,不论在苏联时期还是在当今的俄罗斯,始终是影响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俄罗斯独立执政后亦力图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但加工制造业部门的产品生产工艺落后,年复一年地生产老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始终缺乏竞争能力。

  在转型期间,俄罗斯为了摆脱经济困境,尽快使经济复苏,获取极其短缺的外汇资金以购买大量国内急需的消费品,不得不靠大量出口能源等原材料产品。这就成为其解决急迫经济问题的一个捷径。可以说,20多年来俄罗斯经济一直没有摆脱对能源、原材料部门的依赖。

  从对俄罗斯经济增长或下降所起的作用来看,能源部门的影响十分明显。据俄罗斯科学院院士阿甘别基扬提供的材料,1999-2004年6年期间,俄罗斯GDP的增长率,70%是国际市场能源及其他原材料价格上涨的结果。而过度依赖能源等原材料的俄罗斯经济是不可能保证经济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也难以应对国际市场的变化。

  另外,从历史上来看,俄制造业部门不断萎缩,与苏联时期军工企业占比过大也有关。冷战结束后,世界军火市场大大萎缩,军工生产处于减产和停产状态;庞大的军工企业进行所有制改造与向市场经济转型,要比民用企业难得多。

   落后的、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未转变  

  苏联解体后,作为苏联继承国的俄罗斯虽然确定了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方向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并没有同时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着重点是放在如何摆脱经济危机,解决经济的恢复与增长问题上。经过20多年的转型,俄罗斯的经济乃是一种落后的、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时任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前进,俄罗斯!》一文中指出:“我们大部分企业的能源有效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得可耻。这还不是很糟糕。最糟糕的是,企业经理、工程师和官员们对这些问题漠不关心。”“低效的经济、半苏联式的社会环境……所有这些对于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问题。”落后的、低效的经济增长方式,必将成为俄罗斯经济陷入低速增长期的一个重要因素。

   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在相当时期内难以实现  

  从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的战略,是最近十年期间俄罗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与目标。通过体制转型实现经济现代化既是俄罗斯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我们前面论述的影响俄经济发展问题的主要途径。

  叶利钦执政时期冲垮了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框架,应该说这是使俄罗斯经济迈向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但这一时期并没有提出国家现代化的设想。2009年11月,时任俄罗斯总统的梅德韦杰夫在他的国情咨文报告中,正式提出俄将以实现现代化作为国家未来十年的任务与目标。他提出的现代化是全方位的现代化的概念。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将建立智慧型经济以替代原始的原料经济,这种经济将制造独一无二的知识、新的产品和技术,以及有用的人才。我们将创造一个有智慧的、自由的和负责的人们组成的社会,以取代领袖思考决定一切的宗法式社会。但其中经济现代化是个极其重要的内容。

  不论是普京还是梅德韦杰夫,都一再强调俄罗斯现代化是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解决俄罗斯经济从当前的资源型向创新型转变。普京在2008年2月8日提出的《关于俄罗斯到2020年的发展战略》明确指出:经济实行创新型发展,这是俄罗斯“唯一的选择”。

  但实现上述战略性转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第一副所长索罗金指出:“俄罗斯主要工业设施严重老化,到目前至少落后发达国家20年,生产出的产品在国际上不具有竞争力,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存在技术差距。最近他又指出,如今俄罗斯机器制造企业中使用的技术设备服役超过25年,而整体来看所有经济实体部门的技术设备中有80%的服役时间已经达到16—35年。为了优化经济结构,就需要大量增加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经济部门和高新技术部门的投资。

  俄罗斯小企业发展缓慢。目前,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可达50%,美国近50年来GDP的增长靠科技创新,主力是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2009年,俄罗斯小企业对GDP的贡献率不超过15%。从小企业的行业分布看,从事工业生产和科研创新的小企业比例仅略高于10%。因此,俄罗斯中小企业在未来的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其作用仍然十分有限。

  创新型经济发展缓慢,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与经济发展摆脱不了能源等原材料部门,这些都必然使俄罗斯经济难以在短期内保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其经济仍将陷入低速增长期。

   结构性衰退还将持续  

  把握俄罗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态势,需要对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

  首先需要分析一下西方制裁会不会进一步强化。

  这里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不论俄罗斯还是美国,都不想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恶化甚至破裂。普京并不是一个思想简单、粗鲁行事的领导人,而是一个十分精明务实的实用主义者。他清楚地认识到当今俄罗斯面临的国内外巨大压力,也明白彻底搞垮俄美关系意味着什么,因此,他会在不损害俄罗斯面子与重大利益的前提下寻找与美妥协的机会。对奥巴马来说,在不少国际问题上也需要寻求俄方的合作与支持,再考虑到俄是能与美抗衡的核大国,奥巴马对俄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就需要更谨慎行事;

  二是美国与欧盟国家对俄制裁政策方面存在差异,以德、法等国为代表的欧盟国家,主张对俄制裁持克制态度,因为,制裁不仅损害俄罗斯,也影响欧盟国家;

  三是俄罗斯也具有其应对西方制裁的强硬手段,如果西方制裁进一步强化,俄有可能实施2014年10月8日国家杜马一读通过的没收和冻结西方国家在俄的资产(该资产约有7000亿美元)法案,以此来建立反制裁基金。此法案一旦实施,无疑对西方国家是一个重大打击,会动摇其强化制裁的决心。当然,如果该法案实施,对俄来说,也将恶化俄罗斯的投资环境。

  从西方2014年3月宣布对俄制裁以来,俄也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制裁的措施,俄总理梅德韦杰夫指出,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刺激经济增长,即支持重点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其二是资助个别行业,在必要时向个别企业伸出援手;其三是确保社会稳定,如监督重要的民生产品与药物的价格,扶持劳动力市场,资助最贫困阶层居民等。为此,俄政府投入1.4万亿卢布支持不同行业,资金来自预算拨款、国家担保以及国家福利基金。普京总统表示,反危机计划理当确保社会稳定,这又离不开现实宏观经济的稳定,意味着必须将预算赤字、通胀率、外债及储备维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俄罗斯也借西方制裁之际更下决心发展本国制造业集群,将陆续出台扶植国内农业、轻工业、制造业的进口替代政策,在国内形成一个庞大的涉及多个行业的制造集群。这些政策对调整经济结构会产生很大积极影响,问题是实施这个政策将会遇到不少困难,特别是资金问题。所以,这个政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在短期内难以体现。再者,俄罗斯有个顽疾,一旦能源价格上升了,就会忘记怎么摆脱对其的依赖造成的后果。

  目前,对油价的预测差异很大,今后一个时期影响油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利因素是,沙特仍坚持不减产,信心十足的应对“石油大战”。沙特认为,2014年坚持不减产,阻击美国页岩油战略已奏效。它财大气粗,有7500多亿美元外汇储备,有足够能力弥补由于油价下跌而出现的亏空。沙特还强硬表示“任由油价下跌”,“打死也不减产”的决心。谈及沙特坚决不减产原因时,不得不提及20世纪80年代的教训。当时沙特自行减产75%,结果不仅没能扭转油价下跌的势头,反而把自己的市场份额拱手让给了未被减产的国家,最终是既减少了收入,还流失了市场份额。另一个不利因素是,尽管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供应增速略有放慢,但供应量仍在增加,这可能使2015年第一、二季度石油供应量同比增加170万桶/日,这远超过同期需求增量。

  而油价可能提高的因素是,2015年世界经济比上年要好些,美国经济在连续两年正增长后,将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2015年金砖国家增长率为4.3%,其中中国与印度增长可达7%-8%。加上油价下跌,对石油需求量可能有所提高。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油价大跌导致美国石油业的发展发生了不利的影响。页岩气企业是新兴产业,需要大量投入资金,这些因素使不少页岩公司面临破产。美油田服务行业巨头哈里伯顿公司在2015年2月就裁员5200至6000人,占员工总数的8%;美国石油服务公司贝克休斯1月份宣布裁员约7000人,占员工总数的11%。这说明石油价格暴跌,美国并不是纯受益者。针对上述情况,美国也不可能坐视其油价不断下跌。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认为,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市场油价不至于像2015年2月10日花旗银行预测的会跌至20美元/桶,也不会像普京2014年预测的到2015年中期油价可能达到85-95美元/桶,而可能徘徊在50-70美元/桶。

  最后再看看国际环境问题。这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俄罗斯面临的地缘政治影响,乌克兰危机之后,西方不仅在经济上对俄进行制裁,而且在政治、外交等领域孤立俄罗斯,可以说,地缘政治对俄罗斯的威胁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将有可能扩大;二是国际经济的影响,虽然全球经济出现了一些转好的迹象,但仍乏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势必影响俄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三是这次俄经济衰退,与1988年及2008年出现的金融危机导致的经济危机情况不同,前两次是全球性的,并首先由西方引起,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采取共同措施来克服危机,俄与西方各国不是对立的,而这次俄与西方,特别是美国,处于对立状态;四是本来俄不太好的投资环境,随着经济恶化,变得更加不好。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的基本看法是,这次俄罗斯经济的衰退是结构性衰退,今后一个时期俄经济将处于低速增长期,在这期间不排除某些年份出现负增长。2015年与2016年俄GDP可能萎缩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