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常州出台“1+5”政策措施
常报全媒体讯 经过前期深入调查研究,市委、市政府27日下发《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意见》,市政府同时分别印发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等实施方案。加上本月10日出台的《常州市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实施意见和政策措施全部明晰。
总体意见和“三去一降一补”实施方案,思路明晰、措施扎实、操作性强,对下一步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和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
我市明确,将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实现“3个聚焦”——聚焦影响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突出瓶颈,聚焦影响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重点问题,聚焦影响市场主体活力释放的关键环节。从而,以“深蹲一跃”的姿态,实现产业腾笼换鸟、经济凤凰涅槃。力争通过3年努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取得重要进展,创新能力稳步提高,新的发展动能持续壮大,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和盈利水平回归合理,公共产品和优质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面对五项重点任务,我市分别制定工作目标和重点举措,工作任务分解细化:
“去产能”方面,今年的目标是淘汰纺织5000万米(织布)和0.2万吨(纺纱)、印染3万吨、铸造20万吨,“十三五”期间,在印染、纺织、铸造等其他传统行业持续退出一批落后、低端低效产能。同时,按照企业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依法处置的办法,积极稳妥、分类有序处置“僵尸企业”。
“去库存”方面,核心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到今年底,全市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控制在14个月以内,到2018年底控制在12个月以内。原则上不再集中新建政府安置房和公租房,引导和支持将库存商业地产改造为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将库存商品房改造用于养老、旅游等项目,实现存量资源优化配置。
“去杠杆”方面,坚持与扩大直接融资、优化地方政府融资机制等相结合,主动防范化解风险。到2018年底,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30%左右,各类法人金融机构和地方新型金融主体杠杆率均符合监管要求。
“降成本”方面,针对全市现有4200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万家中小微企业,实施6方面41条措施,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投资成本、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有望每年为企业直接降低成本100亿元左右。
“补短板”方面,启动实施基础设施、民生保障、公共服务、脱贫攻坚、现代农业5大领域的专项工程,重点推进115个重大项目,其中“十三五”期间投资约2430亿元,今年计划投资611亿元。其中,包括推进沿江城际铁路常州段、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三级航道网建设、通用机场等交通项目,以及新沟河、新孟河等水利工程和防控除涝工程;棚户区(危旧房)改造力争“十三五”完成5万户。(韩晖 马浩剑 孙东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