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描绘——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蓝图
今年7月初,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明确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9月中旬,江苏省体育局在全国体育系统率先印发《省体育局关于开展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通知》、《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启动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作为体育大省的江苏,在体育转型、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解此项工作的具体情况,记者专访了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
记者:陈局长您好。此次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的特色小镇文件中,有一点很吸引人,就是在名称上使用了“体育+健康”的命名方式,称为“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这与之前我们常见的“体育+休闲”、“体育+旅游”等都不相同,对此江苏省体育局是如何考虑的?
陈刚: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吹响了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总动员的号角。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推动科学健身、树立健康理念、倡导生活方式,更好发挥体育对健康关口前移的独特功能已是大势所趋。从体育发展方向来看,体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适应新型城镇化新要求,与卫生健康、旅游、文化、养老等多行业融合,也是体育下一步的发展重点和必经之路。从目前江苏体育发展特点来看,推动体育事业和产业集群集聚集约发展也是未来的方向。所以,此次江苏启动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是以体育健康为主题和特色,体育、健康、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宜居等多种功能叠加的空间区域和发展平台。这是江苏创新体育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推动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建设体育强省,助力新型城镇化和健康江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从国家三部委发出相关通知,到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召开,再到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相关通知,江苏这一次又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什么江苏这次的动作如此迅速?此外,这么快就印发相关通知,基层的态度和反应怎么样?
陈刚:江苏落实国家层面的相关文件和要求,一以贯之的积极认真迅速。此次江苏省体育局贯彻国家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文件同样如此。这项工作我们很早就进行了谋划,在印发通知之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比如调研浙江等兄弟省市的相关工作经验和省内体育相对发达的一些小镇,安排省体育产业指导中心组织专门力量对体育小镇进行了研究论证,才有了此次较为快速的拿出了正式文件。在酝酿的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了江苏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符合江苏现状和现实需求的诸多调整。此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次之所以能够快速启动这项工作,还是因为江苏的很多乡镇,其实早就有了类似的想法和规划,比如江阴新桥镇的海澜国际马术俱乐部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南京的汤山镇也正在打造集体育休闲、体育康复、体育旅游等于一体的“温泉小镇”,南京的横溪镇也同样有了依托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打造相关特色小镇的规划等等。尤其是在省体育局印发通知后,许多乡镇更是纷纷向省体育局有关部门提出咨询。应该说,在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后的第一时间,在基层有强烈需求的基础上,江苏省体育局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启动了这一项工作。
记者:如今,两份通知已经印发,请您简单介绍下江苏此番打造体育健康特色小镇的总体规划。
陈刚:全国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的特色小镇。在江苏,落实到体育这个层面上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范围内培育20个左右产业特色鲜明、发展模式多元、体育服务便捷、建设空间集约,发展富有活力、人文充满魅力、生态健康宜居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在全国形成体育类特色小镇建设的引领和示范。在这个目标下,我们也做了一个比较明确细致的划分,首先就是明确了“四坚持”原则:坚持突出特色,结合自身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源禀赋、基础设施条件、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和潜力等,选取有基础、有优势、有特色的体育健康产业领域,科学规划、有序建设,形成发展特色;坚持惠民优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发挥体育在健康生活方式引导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搭建健身健康融合发展新平台,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消费环境,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坚持市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突出企业主体,实行市场化运作,鼓励采取多种模式开展特色小镇建设,加强政府引导和服务保障,把握好建设节奏和进度,在规划编制、建设指导、项目培育、平台搭建等方面更好发挥作用;坚持改革创新,加大体制机制改革力度,鼓励各地在特色小镇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在体育重点领域改革方面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引导各地充分利用各类体育公园、旅游景区、户外基地、产业园区等,融入和强化体育健康的元素和功能,打造形式多样的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其次,就是以体育健身服务;户外运动休闲;体育赛事活动;体育特色培训;体育用品制造;体育与健康、旅游、养老、文化、商贸、科技、互联网等相融合的产业领域这六个重点为大方向,打造相应的特色小镇。
记者:如您所说,江苏很多乡镇都对这项工作非常期待,但江苏省体育局的总体目标是打造20个左右在全国能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的体育类特色小镇。这是不是意味着初期的甄选就将非常严格?
陈刚:江苏近年来在公共体育服务、体育产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非常快,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许多乡镇目前都已经拥有了不错的基础条件。这次培育体育健康特色小镇,也采取了“宽进严出,动态管理”的方式,原则上,申报时完成创建指标60%以上的才可能被列入创建对象。只不过,对于“宽进”,我们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比如,在发展基础方面,需要拥有丰富的体育、生态、旅游等资源,经济社会以及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基础较好,体育及体育产业发展潜力和空间较大等条件;在产业特色方面,需要该地区特色产业定位明确且符合体育健康产业主要方向,具备一定规模和优势,产业特色明显、集聚程度较高,已初步形成体育健康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或项目发展集群;在公共服务方面,需要公共体育服务具备较高水平,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配套和惠民服务措施,有一定数量的体育社会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较为活跃,全民健身健康氛围良好;建设规划方面,要求该地区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与发展思路清晰,规划目标明确,发展前景良好,发展举措切实可行,且需有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建设规划和具体的项目建设计划;投入规模方面,需要在前3年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10亿元以上,2年建设期满后,体育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超过20亿元;政策支持方面,所在县(市、区)政府将体育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列入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具体得当;在预期综合效益方面,特色小镇建成后能够实现体育、健康、旅游、休闲、文化、养老、宜居等功能的有机融合,有效带动区域内体育健康及相关产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就业岗位和税收,显著提升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和扩大体育消费规模,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体育健康特色产业集群和地区品牌。此外,省体育局也初步设计了以体育事业发展成熟度、体育产业发展支撑度、相关资源匹配度、体育特色产业集中度、市场主体创新度、体育产业贡献度、当地政府扶持度、社会公众满意度这八个度为标准的创建指标体系,来进行“准入”端的具体考核。换句话说,在已有条件下,真正具备一定基础,且具备发展空间和实施可能的乡镇,都有机会成为我们关注、培育的对象。
记者:江苏省体育局印发的两份通知中,专门有一份是《省体育局关于做好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共建推荐工作的通知》,那么,共建的机制如何?具体的推进程序是怎样的?
陈刚:共建机制是近年来江苏体育采取的较多的一种机制,在之前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就采取了国家体育总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方式进行推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效果。此次打造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将采取共建模式和申报制推进,具备特色小镇基础条件的列为共建对象,由省体育局和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建设周期2年时间左右。具体推进程序大致为,先期由县(市、区)体育部门向省辖市体育局自愿申报;再由省辖市体育局综合考量择优推荐;此后由省体育局评估考察确定名单,并与列入共建名单所在地县(市、区)政府签订共建协议;随后两年中对列入共建名单的地区实行年度动态监测,对按期完成年度建设进度的,兑现年度扶持政策;对当年度未完成建设进度和有效投资,不符合特色小镇建设理念和发展方向的,暂不发放扶持资金;最后在2年建设期满后由由省体育局组成专家组,对特色小镇共建对象进行实地查看评估,提出综合评估意见。根据评估意见,对实现规划建设目标、达到建设标准要求的,正式命名为省级体育健康特色小镇。
记者:刚才您提到扶持政策,请具体介绍下此次培育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将有哪些政策配套和扶持。
陈刚:此次启动江苏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采取的是省体育局和县(市、区)政府共建的模式,在相关的政策配套和扶持方面,也将分为三个层面。在省级层面上,省体育局一方面会将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作为重点扶持领域,以奖补方式支持特色小镇共建,整合优化政策资源,在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与运营、体育赛事活动举办、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社会组织改革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另一方面,省体育局还会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向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争取政策支持或协同配合开展工作。市级层面,也将同步配套相关政策进行扶持。县级层面是体育健康特色小镇建设工作的责任主体,一方面要加强对辖区内具有特色小镇雏形地区的引导,做好特色小镇规划、申报、建设等工作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另一方面,也要配套相关支持发展体育健康产业的政策意见、服务扶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