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首批227位乡土人才晋升高级职称
记者8月23日从省人社厅获悉,经专家评审, 江苏227位乡土人才近日正式获评高级、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职称。
去年11月,我省在国内率先明确在工程系列专业职称中增设乡土人才专业,最高可到正高级。此前,江苏从已经具有乡土产业专业领域副高、正高职称人员中转评135位高级、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此次获评的227人,是评审专家首次从工艺美术类、农业类、建设工程类等类别的595位没有正高级或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申报人员中遴选、晋升而来,是乡土人才专业职称真正意义上的评审。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省人社厅副厅长朱从明介绍,据初步统计,全省乡土人才有49大类337小项,从业人员近千万。他们在带领群众致富、发展乡村产业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带动作用。通过设立了乡土人才职称评价制度,开展乡土人才高、中、初级职称评价,拓宽乡土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并与省级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省级乡土人才大师示范工作室、举办乡土人才建设成果展等载体平台建设同频共振,不仅丰富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而且有利于提升乡土人才的社会认同,真正让乡土人才“响”起来、“用”起来、“香”起来。
这些晋升至“教授级”的乡土人才中,有绣娘、锁匠,有种田高手、饲料大王,也有海归博士和职业农民。作为各自领域的翘楚,他们通过自身努力,带动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带头人”“领头雁”。
“以前总觉得只有大学老师、医生才能评教授,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也有机会参评高级职称。”听说自己的名字出现在高级职称公示名单时,只有初中学历的泗洪县青阳镇开锁师傅顾熠难掩兴奋,“这是政府、社会对我们手艺人的认可,鼓励行行出状元!”顾师傅在开锁、制锁这一行干了30多年,拥有防盗窨井盖、新型车辆双保险防盗锁、摩托车防盗锁等20多项专利,创造了两项世界纪录。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品牌博览会上,顾师傅的一把超级魔锁,曾以100万元的赏金邀请业界开锁能手挑战,结果没有一人成功,轰动一时。潜心研究锁具的同时,顾师傅还成立工作室,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的徒弟顾沅麟、王虎、王丹等也在发明之路上取得累累硕果。
48岁的海归博士、苏州每日农业科技有限公司CEO张文刚,则是因为工作原因一直没有参评职称。从日本国立山梨大学博士毕业后,张文刚进入日本一家高科技农业公司做产品规划和新产品研发,拥有无土栽培水溶肥料和LED植物照明技术2项发明专利,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并于2017年创立了自己的农业科技公司。“在国内农业领域谈项目合作,很多人还是认专业技术职称。”张文刚说,自己去年曾申报了农业类副高职称,但因为没有论文没有通过。“如果能获评乡土人才高级职称,无疑会提高客户对我的专业信任度。”
我省在国内首创“教授级”乡土人才评审认定,也增加了这片土地对于现代新农人的吸引力,南京金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金针菇技术总监潘峰就是其中之一。今年40岁的潘峰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浙江、上海从事香菇菌种栽培技术研发。在上海期间还因为将金针菇单产从250克/瓶提高到460克/瓶,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来江苏不到5年,就有机会参评高级职称,让这名“技术男”兴奋不已。潘峰说,农业板块要发展,技术革新是关键,同行之间有竞争,更需要合作交流,评职称打开了一个同行交流促进的窗口。
“乡土人才听起来‘土’,但高级职称评审要求很高。”评审专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赵红育表示,评审专家一致认同,为乡土人才评职称,本身就说明社会对民间艺人、“田秀才”的重视,只有严格把关,让评选出来的人才获得社会认可,才能提高乡土人才高级职称的含金量。赵红育以工艺美术类为例说,一般获评正高级乡村振兴技艺师的人员,除了自身技艺要达到正高级工艺美术大师水平,还要看其在技艺传承、带动地方致富上的成就。
记者了解到,此次建设工程类有11人申报正高职称,经现场专家评审后,第一轮就淘汰了10人,通过率仅为9.1%。第二轮评审中,经过专家讨论、投票,最终认定最后一位也没有达到正高职称标准。乡土人才高级职称评审中,评审专家重点关注申请人的思想素质,技术水平、所从事工作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特别是乡村振兴中“三带两助”的贡献。
获得乡土人才职称的人员,可以优先获得技术培训、科技讲座、外出考察等机会,获得高级职称的还可以纳入“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技能大奖”“十佳农民”等人才项目和奖励评选对象。
按照规定,取得乡土人才职称的,与工程系列、工艺美术系列、农业系列对应的专业,经本人申请和相应专业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确认,还可同时授予对应专业系列相应层级的职称,从而进一步彰显乡土人才职称的含金量。 (黄红芳)
原标题:江苏首批227位乡土人才晋升高级职称 绣娘锁匠种田高手,都能评“教授”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