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名著”系列《科学的南京》线上开讲
4月9日晚,南京市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地方史专家邓攀,在南京市社科院做四月份传世名著《科学的南京》第一次线上活动的分享,此次活动同时在南京领读者联盟等9个微信群里直播。《科学的南京》是中国科学社于1932年出版的一本科学大汇编,内容包括竺可桢的《南京之气候》、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林刚的《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13篇《科学》杂志中有关南京之文字。交汇点记者付岩岩
主创者有的已成名
有的当时还是学生
邓攀介绍道,《科学的南京》是中国科学社于1932年出版的一本科学大汇编,内容包括竺可桢的《南京之气候》、秉志的《南京之自然史略》、赵元任的《南京音系》、张更的《雨花台之石子》、林刚的《南京木本植物名录》等13篇著作,以科学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南京的地理环境、气候、地质、动植物、矿物和方言等,语言别开生面,内容令人信服,是反映南京风貌的重要文献,其中大部分论著至今仍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
如书中的开篇之作《南京之地理环境》,由中央大学教授张其昀撰于1930年5月。本文在全书中篇幅最长,分为导言、长江、秦淮河、城郭与街道、鼓楼岗及诸小山、玄武湖、紫金山等7部分。这是第一篇以现代人文地理学视野,并以欧亚诸国首都为参照描述南京地理的文章,属于学术界开创之作。考虑到南京正在开展的首都建设,此文现实针对性不言自明,并被置于首篇。
“中国科学社是9个留美学生成立的”,邓攀谈道,1914年,当时几个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在聊及自己的祖国时,都觉得应该做些什么报效国家。有人提出:中国之所以孱弱,莫过于科学不发达,我们为什么不能刊行一种杂志向中国介绍科学呢?这个提议立即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不久,杨杏佛、任鸿隽等9人创办了中国最早的自然科学杂志——《科学》。《科学》杂志有三大贡献,第一是提倡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的先声。杂志中曾写到过“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欧人学术最可取的是科学,因为欧美的发达“受科学之赐为多”。第二是统一科学名词,成立“名词讨论会”,全国科学家一起参与,在杂志上进行探讨,现在的很多科学名词,首次使用都可以在科学杂志上找到,比如现在用的电视,背诵的化学元素表中的很多命名。第三是提出西式标点、横排,在书刊的排版上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
中国科学社集中众多大师
因科研与南京结缘
1915年10月,《科学》杂志社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间综合性科学团体——中国科学社。
邓攀接着介绍到,中国科学社虽然是民间学术团体,但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规模最大最持久的科学社团,培养了最早一批科技人才,体制为其后诸多科学社团仿效,在中研院之前是中国科学界在国际上的代表。政商学界领袖人物(张謇、汪精卫、蔡元培、梁启超等)作董事,大总统徐世昌、黎元洪都是赞助社员(500元以上),张謇、爱迪生为荣誉社员。
“中国科学社的创办人是胡明复、赵元任、周仁、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佛、任鸿隽9人。”邓攀介绍道,其中会长、董事任鸿隽是灵魂人物,他也是任期最长的中国科学社社长。任鸿隽与夫人陈衡哲订婚的地方,也特意选在了东南大学的梅庵,胡适是他俩的证婚人。中国科学社董事周仁是盛宣怀的外孙,蔡元培的妻弟,夫人聂其璧是曾国藩的外孙女,他们结婚的时候宋美龄是伴娘,名门之后的周仁也是中国最早进行特殊钢和合金铸铁研究和生产者之一,中国古陶瓷科研的先师。
弥补“传世名著”中
缺少科学类著作的缺憾
邓攀接着讲道,中国科学社1918年由美国迁回中国时,在选址上并没有选择北京而是选择了南京,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北京科研氛围并不浓,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都说当时当官的人就去北大,而且读法科。邓攀讲到胡适当时去北大任教后,还委托任鸿隽网罗人才,任鸿隽回复:“还有一件使我疑惑的事,你们尽管收罗文学、哲学的人才,那科学方面(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却不见有扩充的影响,难道大学的宗旨,还是有了精致的玄谈和火荼的文学,就算了事么?”
而当时的南京科教基础很好,科研氛围浓厚,中国科学社这些留学生陆续归国之后,又因江浙籍居多,(九大发起人五个是江苏籍,1917年279个社员中明确为江苏籍的就有66人,位居第一,浙江第二、广东第三但都不到40人,其他省更少,一般就10多人,很多仅是个位数)他们中许多人选择落脚新式教育发达的东南文教中心——南京,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金陵大学、江苏省第一甲种农业学校等地任教。
在这中间起关键作用的两个人是过探先和郭秉文。祖籍无锡的过探先1915年回国,任命为江苏省立第一农业学校校长,为了方便社员之间的交流,1916年向中国科学社董事会申请成立了中国科学社南京支社,过探先任理事长。
东南大学之父郭秉文(籍贯江浦),1918年开始掌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科设置之全达到全国第一,1920年4月7日,郭秉文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 1921年9月,国立东南大学正式成立,“南高”、“东大”其实是双轨制运行,郭秉文同时兼两校校长1923年6月,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正式并入东大,当时的东大“以科学名世”, “然南高文史哲教授实不亚于北大”,而中国科学社正是郭秉文给学校挖掘人才的主要渠道。
两年后,中国科学社总社也由美国迁至南京。因为是民间组织,经费极度困难,社址固定不了,曾先后在过探先宅、南高师、城北大仓园一号过渡。在五四运动爆发那年的11月,财政部正式将南京成贤街文德里官产房屋(位于今天玄武区文德路和花红园交汇处的文德里村)拨给科学社用作社所。
“《科学的南京》是第一部合大师之力以科学的眼光打量南京的名著,浓缩着他们的济世理想和人文关怀,而且奠定民国南京科学之都的地位,帮助中国现代科学顺利走出了摇篮时代,更重要的是,即便在80多年之后,其中大部分论述仍有很高的科学参考价值。”邓攀最后说道。
编辑: 郭小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