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地会客室变身诊疗室 江苏代表现场给患儿看病
“目前这种情况,不建议孩子做手术,建议采用打石膏的方式。”说这句话的人,是全国人大代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但这个场景不是发生在医院,而是在两会驻地门口的会客室——刘璠正在给一名4岁的男孩看病。
一边是全国人大代表、著名骨科专家,一边是来自河南的一家三口,他们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全程见证这一幕,并了解到背后的故事。
人大代表“现场问诊”
驻地会客室变身诊疗室
昨天傍晚5点,江苏代表团小组审议立法法的讨论刚一结束,南通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刘璠回房间放下材料后,就径直下楼,往驻地门口的会客室走去。一路上,刘璠脚步匆匆。
几分钟之后,刘璠到达了驻地门口。“孩子到了吗?”刘璠询问一旁的人,就在这时,门口停下一辆出租车,一名年轻的女子抱着一名男孩下了车,另一名中年女性跟在后面,“就是这个孩子吧。”刘璠见状走上前,并领着三人进了会客室。原来,这个孩子就是刘璠要等的病人。
刘璠是来自南通的全国著名骨科专家,这一家人是从河南赶来,他们之间是如何联系上的?孩子的妈妈郭飞告诉记者,然然今年四岁,去年他们发现然然走路一瘸一拐的,而且总是喊腿疼,一家人跑遍了郑州的各大医院,医生都说孩子以后会留下后遗症,有的还说需要花高额医疗费做手术,手术结果也不得而知,一家人不知流了多少眼泪。
得知有个骨科专家到北京开会,郭飞抱着试试看的心情,通过各种渠道辗转联系到刘璠,没想到刘璠一口答应下来。郭飞和婆婆一起,连夜带着孩子从郑州赶到北京。
见到孩子后,刘璠仔细询问起来,“有没有摔跤”“什么时候开始疼的”“有没有吃什么特殊的药物”。为了看清孩子走路踮脚的情况多严重,刘璠引导着然然在妈妈和奶奶之间走来走去。四岁的然然并不能完全理解这其中的意思,但还是听话地走了起来,一会儿喊“妈妈”一会儿喊“奶奶”,脸上一直挂着微笑。如果不注意,然然看起来跟其他孩子一样,非常活泼可爱。
随后,刘璠看过了郭飞带来的片子,为了确诊病情,他把两张椅子搬到一起拼成一张小床,现场“办公”,“这样疼吗?这样呢?左腿疼是吧?”面对一个四岁的孩子,刘璠轻声细语,并且轻手轻脚地扭动孩子的腿,详细检查。
孩子妈妈称太幸运了
十几分钟的“问诊”过后,刘璠告诉郭飞:“你看,孩子这只脚里面一块骨头是碎的。”刘璠指着片子说,“就像房子有承重墙一样,现在一块骨头碎了,结构也就塌了。”刘璠分析,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至少有半年了,很可能是外伤导致,但由于表皮没有破损,所以没被注意到。
怕郭飞看不明白,刘璠找来纸笔,画了一张人体脚部的结构图。“目前这种情况不建议手术,吃药打针也不会有太大效果,建议给孩子的腿打上石膏。”刘璠告诉郭飞,由于孩子的骨骼本身有自然愈合性,所以目前最紧要的办法是防止骨骼进一步“坍塌”,打上石膏固定住,“不用太担心,只是切记这几个月不要下地行走,”刘璠特意叮嘱说。
刘璠又询问孩子之前在医院看病的情况。郭飞和婆婆说着说着流下了眼泪。原来,郭飞的家在河南商丘,去年发现孩子走路有问题,过年后就开始了孩子的看病之路,最开始在乡和县里的医院,没什么结果之后转到了郑州的医院,“3月2日到郑州,一直没有停下来。”
更让郭飞绝望的是,之前看过的医生告诉她,孩子的病情严重,“告诉我们可能看不起这个病。”看到妈妈流泪,然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抹起了眼泪。
联系上刘璠之后,3月9日夜里11点,郭飞和婆婆带着然然赶到北京,昨天凌晨4点钟他们起床又到了北京一家医院去看病。“不用担心,打石膏不需要花很多钱。”刘璠安慰郭飞说,以后可以保持联系,等过几年再看这个病对孩子的影响程度,然后再决定是否动手术,也有可能孩子那时已不需要做手术了。
“太幸运了,没想到能联系上这个专家。”郭飞告诉记者,孩子的爸爸一直在大连打工,这段时间都是她和婆婆在外面跑,光给孩子看病就花了一万多块,为了省钱,来到北京之后是借宿在亲戚家里,但她告诉记者,听完刘璠医生的一番话,现在心里已经好多了。
这位人大代表说
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们基本上天天开会,有时晚上还要回去整理材料准备发言,现代快报记者最近也一直在采访代表、委员,知道他们很忙碌,刘璠也是如此。
“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但对这个家庭来说不一样。听说这件事之后,我想能帮就帮一下。”刘璠告诉记者,这家人辗转联系上他,虽然之前并不认识,但对他来说,这并不重要,“对我来说,开会期间抽空看个病人,这个工作量很小。”刘璠觉得,这并没有什么。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刘璠现任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南通大学附属医院骨科主任。医学博士学位、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的人工肩、肘、腕关节置换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不仅如此,他在微创技术治疗骨折以及腕关节不稳定的诊治方面的技术,均填补了全国空白,开展的填补国内、省内空白的新技术十多项。
行医35年,刘璠治愈了大量的患者,而他本人坚持在一线,有时一天要做六七个手术。“工作时我每天5点45分起床,一般夜里12点睡觉。”刘璠说,社会上很多人对医生有误解,认为医生收红包医德狭隘。
“真正的医德是无私奉献的。”刘璠说,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医生都会做出跟他一样的选择。如今,除了就医,刘璠还在教书授课,他告诉记者,希望通过教育培训更多的优秀年轻医生,除了技术的提高,医德的培养更加重要,“要成为一个名医,绝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刘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