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结构优化 江苏工业经济保持中速增长

05.05.2016  10:09

 
   来自省发改委的数据表明,今年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8008.6亿元,同比增长7.7%,比上月微增0.2个百分点,增速同比回落0.5个百分点。整体来看,全省工业经济保持平稳、中速增长。特别是民营工业增加值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54.4%,成为工业经济保持平稳运行的重要支撑。

  与此同时,江苏的规上工业增速也比全国(5.8%)高出1.9个百分点,比周边的浙江(6.1%)、广东(6.9%)、山东(6.7%)、上海(-4.3%)分别高1.6个、0.8个、1.0个、12个百分点,继续在总量和增速上保持优势。

  产业和投资结构趋于优化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制造业明显好于采矿业和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31个制造行业中29个行业实现增长。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传统产业,其中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同时,能耗型、资源型行业发展受到抑制,资源类行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等3个行业降幅超过1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降幅超过5%,表明我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工业去产能力度加大,预计一季度全省水泥产量下降6.1%,粗钢产量增速回落1-2个百分点,平板玻璃规模继续压缩。

  全省的工业投资结构也在继续优化。一季度,全省完成工业投资5414.6亿元,增长11.8%,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投资增速保持上升势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927.8亿元,增长23.7%,占工业投资比重上升到54.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保持较高水平,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软件业等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87.5%、39.9%、14.4%。新开工项目数及新开工项目投资保持增长,新开工项目9447项,同比增长12.7%,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6632亿元,同比增长9.8%。

  对外贸易有所回稳

  在工业品出口支撑下,对外贸易有所回稳。一季度,我省进出口总值7619.6亿元,同比增长0.4%,成为主要沿海外贸省市实现正增长的省,特别是工业品出口支撑了对外贸易回稳。其中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汽车业分别进出口3342.7亿元、2848.4亿元和138.4亿元,同比增长0.7%、4%和6.9%,对全省外贸增长的贡献率分别高达69.6%、323.1%和26.1%。纺织业进出口356.7亿元,同比增长4.4%,集成电路、手机、智能电脑等产品出口逐步回升。随着跨境电子商务零售出口、“直购进口”、保税展示和加工贸易出境加工等新型试点逐步推进,也促进了工业品出口形式的改善。

  虽然工业经济运行依然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但从外需条件看,我省重点出口市场美国、欧盟、日本复苏态势平稳,工业品出口有望得到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和国际贸易有所回升,国际商品期货价格指数(CRB)和波罗的海指数(BDI)自2月份跌至最低点以来持续回升,目前涨幅分别达10%左右和100%左右。 从内部条件看,一季度,我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1-2月提高0.2个百分点,继续深度回落的态势得到初步扭转,反映出我省工业运行筑底回稳的初步迹象。

  两大因素仍需化解

  来自省发改委工业处的分析认为,目前工业经济仍有两大因素亟须化解。一是工业发展新动力仍需培育。当前,我省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行业占规上工业产值超过29%。而新培育的智能制造装备、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等产业产值,尚不能弥补高耗能行业下滑带来的增加值损失。同时,以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生产模式将对传统的生产模式产生冲击,企业的竞争优势将被彻底改变,我省工业企业要素、成本优势将面临重大挑战。

  二是部分行业生产困难。根据最新发布的重点行业工业景气报告显示,41个被调查行业中景气度低于临界点的有16个。一季度,纺织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景气值均为负值,特别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经营状况景气度下滑,跌入微弱不景气区间。受供大于求矛盾加剧、产能过剩化解持续深化等因素影响,钢铁、建材等行业的调整持续深入,钢铁、石化等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远远超过铁矿石、原油等原材料下降幅度,产业发展受到多重制约。

  上述分析认为,今后一段时间,江苏规上工业增速将维持在8%左右的中速区间;工业投资情况将继续好转,增速在12%左右;产业发展分化趋势日趋明朗,高耗能、产能过剩行业发展空间将继续受到抑制,高新技术产业将逐步演变为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