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市民休闲天然氧吧 江苏亮出建设“环境美”行动计划
中国江苏网12月2日讯(记者 王千榕) “加快建设美丽宜居环境”, “在打造‘环境美’上取得明显突破”,是日前结束的省委十二届十一次会议提出的任务和要求。今天上午,在贯彻省委全会精神第三场专题新闻发布会上,省住建厅、省农委、省环保厅等部委负责人先后亮出各自推进“环境美”的目标愿景和行动计划。
“三居递进”、“五美联动”,致力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
“所谓‘三居递进’是指安居、适居、怡居,包括全民共享的安居体系、配套完善的适居服务和品质优良的怡居环境;‘五美联动’是指塑造自然环境之美、景观特色之美、文化交融之美、城乡协调之美、和乐宜居之美。”住建厅厅长周岚开宗明义,亮出推进美丽宜居新江苏建设“三居递进”、“五美联动”思路。
周岚说,“十三五”期间,江苏住建系统将围绕“环境美”目标,开展“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小城镇特色培育和环境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空间特色彰显”等五大行动,剑指“计划建成1万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发掘和保护好1000个左右省级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建筑组群”,“到2020年全省形成100个左右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左右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等指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民间俗语形象地说明了江苏一带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美丽宜居家园。据周岚介绍,城乡空间特色彰显行动,包括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体系建设、传统村落和传统民居保护、区域风景路系统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城市特色风貌引导提升、创意设计推进等内容。
记者发现,相对于以“拉长板”为取向的城乡空间特色彰显行动,“十三五”期间,我省住房城乡建设更注重“补短板”。周岚强调,村庄环境改善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要有序推进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管护机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要致力于“补城市环境薄弱地区短板”,进一步推进城郊结合部、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背街小巷、城市河道、低洼易淹易涝片区、建设工地和农贸市场整治;小城镇特色培育和环境改善行动,要“补上小城镇环境面貌短板,推动全省小城镇实施“环境整洁镇”达标建设,并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
“养胃”、“养颜”、“养眼”、“养肺”,让农业成为“环境美”的重要支撑
现代农业是绿色产业,是建设美好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生态农业,让绿色食品‘养胃’”、“发展循环农业,让耕地资源‘养颜’”、“发展观光农业,让田园风光‘养眼’”、“发展现代林业,让天然氧吧‘养肺’”。新闻发布会上,省农委吴沛良主任用“四养”形象地揭示了现代农业对“环境美”的支撑关系。
“到2020年,高标准农田比重达到60%”,“到2020年,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到2020年林木覆盖率超过24%”。这些指标或昭示生态农业建设使耕地质量提升的成果,或诠释循环农业发展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的成效,或彰显绿化造林对净化空气的贡献。
据吴沛良介绍,我省休闲观光农业这几年发展势头很好,2014年综合收入达到265亿元,同比增长15.5%观光农业。“到2020年,休闲观光农业年接待游客2亿人次,综合收入超过560亿元。”“到2020年,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达到5个以上。”“培育发展一批休闲观光农业集聚村,以自然村落为单元,集群集聚发展,每年培育江苏最美休闲乡村20个,发展产业特色明显、基础配套完善、文化历史深厚、村容村貌整洁、乡村文明规范的农家乐集聚村200个。”吴沛良用一连串数字,描绘了“十三五”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愿景。
“请问,在‘十三五’期间,随着休闲观光农业规模的扩大,如何促进其健康发展,实现您提出的‘养眼’功能?”面对媒体的提问,吴沛良表示,休闲观光农业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点,农业的绿色之美是其根本,要体现农业的生产功能,让游客体验到农业的味道,同时要加强规划布局,彰显地方特色,体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实现集群集聚发展。“要将不同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整体发展优势。让休闲观光农业从‘留住身’向‘留住心’发展,让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到乡村去住几日,呼吸新鲜空气,品尝农家美食,体验农事活动,品味农耕文化。”吴沛良说。
重点抓好六项关键举措推动绿色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江苏人口密度大、开发强度大、经济体量大,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突破瓶颈,补齐短板,还有许多‘攻坚战’要打,还有许多‘硬骨头’要啃。”省环保厅副厅长蒋巍在省情分析的基础上,推出了环保系统“十三五”期间推动绿色发展的六项关键举措——国土空间优化布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治理修复系统攻坚,制度改革持续深化,环境秩序有力规范,社会公众共同行动。
“请问,我省在应对重污染天气方面有哪些措施?”对此,蒋巍的回答是,“近年来,我省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坚持‘立法、减煤、提标、治车、降尘、控燃、联防’七管齐下,治污降霾的科学性、系统性明显增强,全省PM2.5平均浓度进入下降通道,重污染天气有所减少,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蒋巍介绍,今年10月份,省政府还专门下发关于加强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防控工作的通知,13个省辖市也全部制定了今冬明春空气质量应急管控方案。主要措施有五:严格执行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面向社会公开停产限产企业、停工工地等应急管控名单;把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提前到48小时,以便第一时间启动预案;一旦PM2.5浓度降幅连续两周低于7%,立即参照青奥保障模式,实施强制减排措施;加强绿色发电调度,实行超低排放的机组优先发电,煤耗高、排污重的燃煤机组停产或减产;秸秆禁烧巡查期延长至12月底。
蒋巍强调,“十三五”期间,省环保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扩大主要污染物控制种类和范围,总量“限高”,强度“控额”,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同时制订严于国家要求的落后产能淘汰标准以及清洁生产标准,大力推进传统产业绿色改造和环保产业发展,开展环保“领跑者”行动,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引导和倒逼产业“绿化”。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