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苏州民营企业嬗变之路:“一带一路”成就企业新梦想

07.09.2015  23:25


  “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沿着长江这条黄金水道,一路走出去,我的梦想是要当世界彩钢板之王……”站在自建的重庆攀华码头,望着滔滔长江水,攀华集团董事长李兴华的话令记者久久难忘。
  “民营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主力军,肩负着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亨通目前已经是国内行业的领军企业,有责任带领行业走出去,实现报国梦。”亨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崔根良如是说。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催生并成就着无数企业家的新梦想。“走出去”海阔天空,“走出去”成就“中国梦”。从本世纪初开始,一大批像崔根良、李兴华一样的苏州民营企业家,成为勇于创新的先行者,纷纷走出苏州,甚至走出国门,办厂兴业,为苏州企业抢占世界经济版图攻坚克难、奋勇争先。
  为探寻这些先行者在外发展的轨迹与经验,为处于转型中的苏州广大民营企业提供启示与参考,从6月初开始,本报与苏州市工商联联合开展“追梦一带一路,探访苏州民营企业‘走出去’ 嬗变之路大型新闻行动”。
  在这次历时两个多月的大型新闻行动中,记者跟随苏州企业家“走出去”的足迹,按照中、南、北三条线路,北上内蒙古,南下广西,从东海之滨的福建到内陆腹地的四川,先后实地采访了位于广西的华佳集团,四川的康力电梯,重庆的攀华集团,湖北的AB集团,内蒙古的震雄铜业,宁夏的中利集团、东吴农化,新疆的天山电梯、澳洋科技,福建的宝馨科技、首创嘉净,广东的新海宜、亨通集团等20多家企业。
  这是苏州市首次大规模地对在外发展的企业进行系统性的宣传报道。为了讲好“苏州故事”,记者走进企业工地、车间,了解企业的建设或生产情况,与企业家深度对话,了解在外办厂的艰难,并与当地政府部门一把手座谈,把脉苏州企业融入当地产业发展的动向。
  在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对于企业家来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是区域的竞争、人才的竞争、物流的竞争,更是企业家发展理念的竞争。当“走出去”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捷径之一,看着世界地图做企业,将成为今后企业的“新常态”。
  “走出去”共识交出漂亮成绩单
  “走出去”成为一种新趋势。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广大民营企业家中“走出去”发展已成为共识。大家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一向以外向型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苏州经济,由于受市场供求的变化和要素成本的影响,一些产业和产品逐渐失去了价格竞争优势,有些产业和产品积累了大量过剩产能。“走出去”,如今已成为大多民营企业扩大产品市场、降低生产成本、抢占资源要素、拓展发展空间、实现转型升级的重要渠道。
  正是因为思想认识先行“走出去”,这些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才迈得十分稳健,并纷纷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
  2010年,江苏亨通集团,基于国际化战略的重要布局,在东莞松山湖开发区建立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5年来,广东亨通抓住4G网络的迅速发展,依靠积极的市场策略,同时主动延伸产业链,不断抢占市场,提升企业竞争力。如今,已成为亨通集团撬动国际通信领域的重要支点。
  成都连接着广阔的西南、西北市场。作为“走出去”战略重要节点,在成都设生产基地,康力电梯比同行先走一步。如今以成都为原点,康力电梯遍布西北、西南各地,抢得市场先机。
  攀华集团从2009年走出苏州来到重庆,至今已在重庆先后投资逾150亿元,涉及薄板生产线、码头、钢材市场、房地产等多种产业,凭着一股张家港精神,攀华集团将沿海发展的成功经验“复制”到这里,并影响着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生态。
  相对附加值较低的AB集团受昆山当地劳动力成本限制,来到宜昌,既获得了自身的发展,也帮助解决了三峡移民就业;而震雄铜业则通过并购破产企业,来到包头,利用当地的铜冶炼产业延伸了自身产业链;中利集团来到全国日照资源最好的宁夏建光伏电站,成为全国抢占新能源规模型企业中的民企第一人;上市企业新海宜则在创新之城深圳打造自身转型的桥头堡,这个全国服务外包十强企业在浓厚的创新氛围中,正努力实现“软件民工”向“软件设计师”的转型。
  三大类型企业“走出去”热情高
  在采访的20多家“走出去”的苏州企业中,有三种主要类型:紧跟原材料走出去,紧跟产业链走出去,紧跟市场走出去。
  对资源的渴求驱动着资源型民营企业选择“走出去”。对原材料有很高的依赖性,尤其是农业深加工企业,面对原材料供应的制约,“要么到外地采购原材料,要么将厂建到原材料基地去”,这种类型的企业从上世纪开始,就已谋划“走出去”,将生产基地搬至中西部地区。
  种桑养蚕,延绵传承五千年之久,苏州蚕桑和丝绸业一直都傲视全国。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冲击,蚕桑产业逐步萎缩。源头危机,导致缫丝企业只能另寻出路。本报新闻行动第一站选择了位于广西来宾的吴江缫丝企业华佳集团。早在1996年,华佳集团就开始分别在江西弋阳、淮安、盐城等投资设厂。2006年,广西华佳公司将缫丝厂建在来宾市象州县象州镇鸡沙村,既实现了自我的转型,又带动了当地发展。
  另一家较早追随原材料“走出去”的企业是澳洋科技。新疆优惠的产业政策、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量的棉短绒原料以及低廉的能源价格,使澳洋科技早在2003年就迈步“走出去”。当时,澳洋还是张家港市塘桥镇上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民营小厂。凭借玛纳斯板块的巨大产能,2007年,澳洋科技一跃成为国内排名第三的粘胶短纤龙头企业,并成功上市。
  一个地区产业链上下游的聚集度,对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记者发现,紧跟产业链走出苏州的企业为数不少。在广东亨通和深圳新海宜,离厂区不远,就是这两家企业共同的配套企业华为的生产基地。而苏州宝馨科技,则完全是跟着长期合作伙伴德国施耐德的步伐,将生产从长三角转向珠三角,一路走到厦门。总部在昆山的华鼎铜业选址于包头,距离边境口岸仅有200公里,蒙古国丰富的铜矿资源运输成本较国内其他铜冶炼企业具有明显优势,且周边有众多大型铝厂、电厂以及稀土厂等下游及配套能源企业。不到10年时间,华鼎铜业就形成了10万吨粗铜冶炼、36万吨硫酸、年处理渣20万吨及3万吨电解铜的产业规模。
  生存瓶颈和竞争压力是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寻求和占有更广阔的市场是企业“走出去”一个重要动因。如攀华集团、康力电梯,在做大做强市场巨大的东部地区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率先谋划,提前布局仍在培育的中西部市场,以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鉴于西南、西北地区快速的城镇化进程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康力电梯率先布局,通过物流、时间、制造等成本的降低,逐步扩大了西南、西北市场占有率。仅从2015年上半年的订单来看,销售收入即可确保全年增长30%以上,西部地区的产出占集团的比重逐年增加。攀华集团也是避开“诸侯”激烈竞争的东部沿海地区,在彩钢方面实现了西南市场与攀钢的两家“独大”。
  “走出去”机遇与风险并存
  “一带一路”是机遇,也是挑战。“走出去”面临全新的市场和社会文化环境,办工厂,做生意,既要考虑市场,还要考虑当地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苏州企业“走出去”,也并非全都一帆风顺,有的企业因遇到种种问题甚至“折返”。
  技术人才的缺乏,是“走出去”企业在当地办厂遇到的普遍难题。记者采访中发现,由于城市能级、历史、环境、区位等因素,中西部地区较难吸引专业人才,多数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都是从苏州等沿海发达城市“长途”输出。如康力电梯在招工时,每4位工人中安排一位曾在沿海城市打过工的职工,让他们发挥“鲶鱼”作用,带动当地人转变观念。同时,走到中西部“三四线”城市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着招工难的问题。这些地区的年轻人很多到发达地区“打过工”,再加上人口规模本来就小,本地年轻劳动力相对就少。同时,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人员的工作效率、工作理念等都存在一定差距。“效率低、员工不愿加班”现象较突出。
  当地产业配套不全,也制约着“走出去”企业的发展。与大型企业、品牌企业“走出去”不同,目前一些“走出去”的民营企业受到企业自身规模的限制,很难带动上下游生产和服务环节的重要配套企业一同“走出去”,而当地的产业配套也很有限。因此这些企业往往是“单打独斗”,没有产业集群效应。原料、生产与销售的分离导致物流成本的高企,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做大做强。如华佳丝绸虽然取得了当地唯一的印染资质,但因上下游配套不足,征地210亩的印染项目迟迟不敢投入建设。
  政务环境的优劣也是“走出去”企业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处理与政府的关系也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当地政府往往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这些龙头企业在当地扩大投资、设立总部,但因配套、人才、市场的制约,盲目扩大投资也进一步积累了风险。如AB集团在秭归投资设立了中西部区域总部,但目前基本处于“空转”状态。
  在采访中,不少企业家发出同一种感叹:“越早走出来,转型转得越早,企业发展越能拥有可持续的动力。”对于“走出去”遇到的种种困难,大家一致认为,加快融入,想方设法使企业属地化,是“走出去”企业成功的关键一步。比如亨通,过去10年,包括广东亨通在内,亨通集团完成了全国9个省市的产业布局。目前,亨通国际化布局的重心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独联体国家、南美等地,几乎都在“一带一路”沿线,正借着这一全新战略整合利用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和人才技术两种资源,拓宽境内、境外两大资本渠道,依托境外投资和产业并购,向着国际化企业转型。“走出去,抢占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这已不仅仅是崔根良的“野心”,更是一个民族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