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位于天河软件园的广州佳都信息技术研发有限公司(下简称佳都信息)内,研发人员陆续到位,他们还在延续着新年的喜悦。
让他们“喜悦”的既是公司新的软件项目即将“上马”,更是去年公司成长为科技创新“小巨人”。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在参加省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广州代表团讨论时要求广州努力成为珠三角创新驱动发展的龙头、带动全省创新发展的引擎和发动机。
一波波“雏凤”——极具后劲的科技“小巨人”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起,其所释放的势能正成为推动广州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动力。
“力争每年培育新增1500家科技小巨人企业和10家以上上市科技企业。到2017年,高新技术企业达2500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47%……”这是广州在近日召开的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大会上发布的科技创新“新年计划”。
创新驱动,政策先行。全国领先、连续三年共60亿元的“大礼包”在新的一年继续向广州“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袭来”。
由市场发“小巨人”邀请函
佳都信息是佳都集团的全资子公司,也是一家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轨道交通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企业。“从未想过30人的小微创新企业,也能入选科技‘小巨人’。”佳都信息工作人员陈志远惊喜万分。
去年,广州颁布了《广州市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行动方案》(下简称《方案》),构建以企业成长为主线的“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政策体系。而为配合《方案》,广州建立了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库。
据了解,科技创新小巨人包括三种入库条件,涵盖创新企业的各种类型。其中最为突破的是,吸收权威机构认定的科技创新企业入库,打破传统意义上科技型企业的范畴。为众多通过商业模式创新、综合创新取得核心竞争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新型企业提供了一条入库的绿色通道。
广州市科创委相关负责人解释道,以往入库标准对于企业的人才学历、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技术专利等都有明确要求。但实际上如今涌现的一些极具潜力的创新企业,它的商业模式、产品创新等方面表现都十分抢眼,例如一些电商平台,却可能因为所销售的不是高新技术产品而被“小巨人”库拒之门外。
“而现在把评价标准交给‘市场’,被权威专家、媒体、机构等认定的‘快公司’,创业大赛中的获奖团队,都有可能被邀请进入‘小巨人’培养库。”上述负责人透露。
最高获180万“栽种”项目
按照《方案》的发展计划,2015年至2017年,广州全市每年将新增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1500家,力争到2017年培育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4500家;2015年至2017年,分别新增高新技术企业200家、300家、400家,力争到201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500家。
为达到这个目标,上述负责人透露,对纳入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库的企业,每家企业给予总额60万元的经费补贴。同时,对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含复审)的企业给予奖励,每家一次性奖励100万元。
根据测算,广州市将在2015年至2017年投入约60亿元财政经费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补贴和奖励,占该时期全部科技财政经费投入的约三分之一。“符合条件的企业最多可获得180万元的补贴和奖励,这样的支持力度在国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上述负责人表示,广州市对企业研发经费补助的力度也是非常大的,仅去年,市、区两级财政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后补助资金近10亿元。
在广州南缆电缆公司有关负责人看来,这样的“大礼包”传递出两个信息,一是企业坚定了自主创新的发展方向,二是以扶持资金继续投入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研发中。
广州奥柏仕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血液透析装置及耗材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科技型企业。当前公司全力投入研发,产品尚未投放市场,研发经费的来源除了企业资助外还有政府的扶持基金。公司负责人杜玲(化名)透露,“从‘小巨人’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按照政策有望获得1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这笔款项让我们有底气继续专注于研发”。
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向创新,激发起“小巨人”企业的活力。“政府职能是制定政策,营造更好的生态让更多的好项目长出来。政府是搞土壤种树的,土壤搞好了,里面就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2016年广州“两会”上,科创委负责人向媒体打了个生动的比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