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08万件可移动文物有"身份证""隐身文物"惊艳亮相

19.03.2015  09:23

  新华报业网讯 量身高、测“三围”、称体重、判断“年龄”、记录“健康”程度……通过记录这些信息,已启动两年多的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正在试图摸清国有可移动文物的家底。目前,全国各地的文物信息正源源不断地汇总到国家文物局的数据库中,已录入的文物信息约为1540万件,并以每天6万件的数字在增长。根据计划,全国普查将于2016年底完成。江苏立下了提前半年完成的“军令状”,截至3月13日,我省已有535家收藏单位录入了1087237件文物,数量居全国前列。

  为文物安全再筑防火墙

  简单地说,可移动文物就是收藏在博物馆等机构中、能够在展厅中看到的文物,以区别于遗址、墓葬、石窟等无法搬运或应该原地保护的不可移动文物。2009年,我国完成了第三次不可移动文物的普查,而可移动文物普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

  国家文物局普查办工作人员徐鹏告诉记者,普查最基本的功能就是摸清家底,在此之前,没有人知道全国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到底有多少。省文物局普查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每件文物,普查员都要对其收藏单位、名称、年代、质地、尺寸、质量、来源、完残程度等14个条目进行登记,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22位“身份证”号码,这对文物安全是个极大的保障。如果这样的文物失窃,无论何时出现在何地,它都是可识别、可追索的,绝对没人敢公开交易。此次普查覆盖了全省制造、建筑、教育、文化等十几个行业系统,其中新闻出版系统已基本完成普查工作,共认定文件1875件(套),数量7537件。

  因为是第一次,普查的工作量十分惊人。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是全国首家完成普查任务的收藏单位,共录入文物8039件,保管部主任杨李兵说:“光拍照就有正面、侧面、底部、俯拍、全景和局部6个角度,再加上测量、称重、数据整理和上传,最后还要对数据进行校对审核,非常繁琐。”江宁馆藏有110件大型石刻,如何称重成了难题,按传统方法用吊车和地磅称重,不光耗时耗力,费用也极其惊人,普查员们先通过测量计算出其体积,再请地质专家测量其密度,两者相乘,省时省力地计算出了质量。

  一批“隐身文物”惊艳亮相

  此次普查,使一批珍贵的可移动文物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

  东南大学收藏有一张清朝末年江南高等实业学堂(东大前身)一名学生吴克颐的文凭,颁发于宣统元年(1909年),上半部分是852字的慈禧太后的懿旨,字体红色,四周有金色双龙,颁证人为“钦差南洋大臣陆军部尚书两江总督部堂张”,即当时的封疆大吏张人骏。吴克颐的成绩被密密麻麻地记录在证书上,落款附近还标有首脑和教员们的姓名。据了解,文凭的主人吴克颐于1985年去世,后人将这张毕业证书捐给东大前身南京工学院,这也是东大所藏最古老、尺寸最大的一张文凭。

  南京高淳公安局收藏有62张侵华日军私人照。1960年高淳创办蘑菇厂,在拆墙时发现墙里藏有62张照片。这组侵华日军军官和士兵的私人原版照片,有出征前与家人的合影,也有侵华时在南京和浙江兰溪等地的留影。很多照片都标有拍摄时间地点信息和相关手写题记,是揭示日军侵华史实的珍贵历史影像资料。

  苏州文物商店收藏有一张徐悲鸿《立马图》,此画是1946年徐悲鸿在重庆时所绘,赠予费孝通的舅舅杨天骥。此画中一匹马背向而立,昂首竖耳,微风把马鬃吹向一边,远望的马儿轻轻地甩着尾巴。画家以简练而富有变化的线条勾勒出马的形体,硬笔焦墨扫出的马尾是画家的一绝,略昂的头与下垂的尾动静呼应。这幅画也是两人“同客渝州”的友谊见证。

  南京金陵刻经处收藏的《大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共有600卷7038块版,是国内惟一的完整刻版。这套雕版由妙空法师主持制作于清光绪年间。妙空法师和杨仁山共同创办金陵刻经处后,到扬州创办江北刻经处,开始制作雕版,直至他去世时仍未完工。解放以后,全国各地刻经处的雕版都运到南京,这套珍贵的雕版一直保存至今。

  本月初,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已登录的国有可移动文物在使用、交流、交换、出境时可以得到政策许可,反之则会受到限制。当然,文物普查是一项永不落幕的工作,新的考古发现、新征集或捐赠的文物,只要符合规定都会陆续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