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们讲述采访中的温暖收获:因为感动,所以一往情深

08.11.2018  07:53

  总有一些感动令人难忘!今天是第19个记者节,本报记者回望奔波采访的岁月,一个个难忘的采访瞬间是那么温暖。

  “在现场”,收获温暖和感动

  记者朱秀霞:记得一个多月前的中秋节前夕,接到任务,去开山岛采访新的守岛人汪海建和王绪兵,晚饭后,突然灯熄了,一片黑暗。“得等天好了,电工上岛来,才能来电。”我这时才得知,他们第一次上岛时,因为台风,岛上供给断了近一周,换班的人上不来,他俩下不去,他们每天靠清水煮挂面挨过了一周。

  坐在黑暗里,听着他俩的讲述,我不禁想到,王继才夫妇30多年的岛上生活又是怎么过来的?

  “在现场”遇到的感动,成了职业生涯弥足珍贵的“版面”。有些感动,是陌生人伸出的一只手。2015年6月初,我到湖北监利采访长江“东方之星”沉船事故。当天完成采访发稿后,已近凌晨3点。大雨滂沱中,我绕着县城问了一间又一间酒店,都说客满。在最后决定回医院打地铺时,一个陌生男记者说他去和同事挤挤,匀了一间房给我。那温暖的瞬间久久难忘。

  坚持,源于被采访对象感动

  记者黄红芳:记者这一职业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不是可以认识很多人,也不是每天可以接触新鲜事,而是当你心生疲倦时,采访对象给你带来的一次次感动。

  打开手机,跳出一段“生日快乐!希望你一直开心幸福下去!”——来自一位93岁的原新四军老将军李剑锋的生日祝福,让人热泪盈眶。与李老相识于3年前一次采访。第一次见面,李老手拿Pad,主动加我QQ、微信,声若洪钟地给孩子们讲抗战经历,根本感觉不到他已是一位耄耋老人。

  “黄记者,我今年从老家来南京工地上班,顺便给你捎来一只老母鸡。”这是一位安徽籍民工高胜利的节后开工问候。春节前,老高因工头欠薪11个月讨薪无果到报社寻求帮助。记者和老高一起寻访建筑工地、劳动监察、清欠办等,终于帮老高在除夕前一天顺利拿到工钱。当看到老高拿到工钱后那激动的泪水时,觉得一切辛苦都没白费。

  那一次次感动,激励人继续前行。

  此时无声胜有声

  记者刘霞:3年前的一次采访,我跟一个特殊的群体结缘。他们是一群“不会说话”的人——聋哑人。

  上周日下午,在参加一场大学生公益活动时,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扛着“大炮筒”跑来跑去,他是我认识的第一个聋人:摄影师袁憬。活动的现场,都是些活力四射的年轻人。袁憬置身其中,热情地招呼他们拍照合影、指导他们站位。

  去年春天油菜花盛开时,我们曾组织一个去高淳采风的活动,那一次,有8位聋哑摄影师参加。其中一位老人家,头发已经花白,背着几十斤重的摄影装备,健步如飞!他叫周继太,76岁了。

  不久前,我去周继太家中采访。几分钟后,他端出一杯热乎乎的咖啡,放在我面前,拿出一袋糖炒栗子,倒在小盘子里,用手势示意我不要客气。

  感谢这些“不会说话”的采访对象,让我收获温情与善意。

  他将仅有的一瓶水递给我

  记者白雪:“说了这么久,这瓶水给你喝吧。”今年年初,在春运的南京站人工售票厅,农民工陈志刚将一瓶准备火车上喝的水递给我,憨厚一笑说,“我快上火车时再去买一瓶。”但在采访中我已得知,节俭的他要站10多个小时才能到站,而他准备的吃喝只有两桶泡面、一瓶水。

  陈志刚是河南新乡人,在南京一家工厂从事洗衣机配重水泥块工作。当我赶到火车站,寻找采访回家的人时,看到大厅一角坐在行李袋上的他。陈志刚不会在网上买票,原本女儿为他买好过几天回家的卧铺票,但提前几天放假、“归心似箭”的他立刻赶到火车站改签了无座票,最早的票在第二天清晨,他决定在火车站凑合一晚。他很知足地说:“很多远地方的打工者没有票,有站票回家已经很不错了。

  采访持续近一个小时,结束时我的“谢谢”还未说出口,他却已连连致谢,还不停嘱咐我天气冷多注意保暖。这种不经意间流露的善良与朴实,像一股暖流,带给我久久的感动。

  “施予”比“得到”更幸福

  记者唐悦:由于长期跑民生新闻,曾与无数多舛的命运相逢。采访中,我往往会留出时间,听听他们“微不足道”的施予。这一段段可能并不能见报的倾诉,也许更能撞击人的心灵。

  前不久,我在一家养老院采访,遇到一位93岁的老奶奶。老人很谦卑地认为,人老了以后就对家庭、对社会没有贡献了。在漫长的晚年时光里,老人都是依赖儿女和养老院照顾,说得最多的就是感谢。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毫无用处,老人会送各种吃的东西给护理员,给舍友,给身边人。

  直到有一天,老人在院外被一个12岁的小孩骑自行车撞倒,眼睛、耳朵多处受伤。当肇事孩子家长忐忑地上门看望时,老人却反过来安慰素不相识的家长:“不用你们负责,我都这么老了,有什么事也没关系。你们年轻人忙,管好小孩,上好班,就是对我负责。

  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老人很幸福,也很自豪。施予他人,是她证明自己价值的一种方式。

  那一抹抹美丽的“夕阳红

  记者刘玉琴:今年重阳节以来,我一直在采访老年人群体,也时常被老人们的故事感动。

  在南京金川花苑社区,72岁的施益民老先生,虽然已从铁路部门退休多年,但一直热心社会事务,多年担任鼓楼区法院人民陪审员,着实“老有所为”。施益民每天凌晨4点半就出门去公园锻炼,每天走路都在2万步以上,他说:“腿脚灵活,头脑不糊涂,才能给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在金陵石化老年大学丁玫老师的声乐班上,几位癌症手术化疗后的老人,坚持每周来上课练歌。他们虽然戴着假发,但精气神很足,唱歌时手捧曲谱,面带微笑,特别投入。经历了生死考验,他们不愿沉浸在病痛里,而是选择沉浸在歌声里,显得那么乐观和坚强。

  这些普普通通的老人,经历各种风雨,走到人生暮年,依然让人感觉到美好。策划:宋金萍

标签:

编辑: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