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仪征83岁红娘促成400对军婚

05.08.2015  20:34

  今年“八一”,83岁的“兵妈妈”周宏英依然没闲着,她先到武警仪征市中队履行“编外指导员”职责,为官兵们讲述自己的拥军经历,说党史、话传统;接着来到驻仪某部走访慰问坚守岗位的“兵娃娃”,和干部战士共同迎接建军节的到来。

  战争的记忆让周宏英对军人有着特殊的感情。1945年,日寇闯进周宏英家所在的村庄,叔叔无端被打成重伤。这一幕,在13岁的周宏英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后来,是新四军赶来打跑了鬼子。”周宏英激动地说:“他们是我的恩人,从那年起,我开始为新四军纳鞋底。

  “活到九十九,拥军不丢手;活到一百岁,拥军一百年。”这是周宏英的“名言”。每年,都有一些老兵退伍回乡,看到他们因为当兵耽误了婚恋,周宏英从还是大姑娘的时候起,就开始为这些退伍老兵做红娘。

  当时村里老人看着这个整日为别人张罗婚事的女孩,笑着拿她打趣:“你自己还是未出嫁的姑娘,什么时候也给自己张罗一个啊?”1953年,21岁的周宏英向“对象”彭德金提出的唯一条件就是让他去参军,参加抗美援朝。彭德金因为患有鼻窦炎,体检没有过关。回来的路上,周宏英斩钉截铁地对彭德金说,将来我们生了儿子就让他当兵,生了女儿就让她嫁给当兵的。

  后来,周宏英生了3个女儿。到了孩子们谈婚论嫁的年龄,她就会语重心长地说:“军人虽然没有太多钱,也不能天天守在妻儿身边,可他们靠得住。”3个女儿先后嫁给了军人。周宏英不仅让女儿都嫁给了军人,在她的努力下,几十年来撮合成功400多对军婚姻缘。她告诉记者,介绍军婚的首要原则,就是要慎重,要负责任。

  周宏英的家在仪征市真州镇的染坊巷。记者走进她家中客厅,墙上一个巨大镜框,贴满百余张军人结婚照,记载着周宏英的“红娘生涯”。

  2007年夏,周宏英收到一封来自淮安的信,写信人叫王梅。她在信中说:“我是一个农村姑娘,热爱军队,喜欢军人,您能圆我一个军嫂梦吗?拜托了!”听女儿读完王梅姑娘的信,周宏英决定亲自到淮安走一趟,一来见见这位姑娘,二来对她进行一次全面考察。仪征到淮安往返数百里,再加上高温炎热,但她一定要跑一趟。“给军人介绍对象,就要对他们负责。”周宏英坐上长途大巴赶到淮安找到了王梅,直到“心中有数”才回家。

  周宏英没上过学,识不了几个字,刚开始给军人和女青年写信介绍情况,都要找人代笔。为了克服这一点,她认字读书从“”学起,家里的一部字典被她翻得卷了边;过去,通讯手段不发达,为了尽可能多掌握单身军人和女青年的信息,她成了当地驻军、人武部、双拥办的“常客”;跨入新世纪,周宏英创新介绍手段,专门请了一个年轻人,帮忙开通了“红娘QQ”“红娘邮箱”。

  这么多年来,为了了解军人和姑娘的情况,周宏英走遍了全国几十个城市,最南去过海南岛,最北到过张家口,江苏省内的城市更是经常跑。在她搭建的军人家庭中,有些很有传奇色彩:有母女俩经她介绍成为军嫂的,有父子两代军人都是她搭鹊桥的,有一个连队3名军官的妻子都是她领进军营的……

  周宏英拥军路上,从来都是捧真情、干实事。1982年底,我国南方边境正逢战事。周宏英不顾公婆反对,坚持把高中刚毕业的儿子彭平送去参军。儿子没有辜负她的期望,当兵第二年入了党,第三年提了干。后来,周宏英先后动员侄子、侄孙、外孙、外孙女等16位亲人参军,他们个个争气,有的提干,有的立功受奖,侄子周仁林荣立一等功一次。

  在仪征市区,周宏英开办了一家长城宾馆,生意红火,但对现役军人却是免费的,她承包下仪征到上海的长途大巴,10年时间,1600多位子弟兵也享受到了免票的待遇。每逢八一、春节,周宏英都会自费购买食品、生活用品到各地慰问子弟兵。这么多年来,周宏英拥军有据可查的钱超过了200万元。而她自己的生活却很俭朴。周宏英说:“去部队我花好几万都舍得,要我买点好衣服,吃点好东西,却舍不得。不如把这些钱省下来去慰问部队。

  周宏英先后被江苏省委、省政府和省军区联合表彰为“拥军模范”,被全国妇联评为“中国百名优秀母亲”。从1994年开始,周宏英就开始向所在单位——仪征市个体私营协会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过党组织十多年考察和培养,2009年7月22日,77岁的周宏英,终于在建军82周年的前夕,圆了入党心愿。老人家对记者说:“这一辈子,过得值!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