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无锡警方查处食药案件122起

27.11.2015  19:07

  今年1月,由26名民警组成的无锡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成立。食药支队成立以来,组织、指导全市公安机关查处食药类案件122起,抓获各类犯罪嫌疑人268名,较去年同期上升90%,其中抓获生产销售假药183人,较去年同期上升102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成立食药支队就是要通过专业力量、重拳打击,切实保卫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成立实验室:确证检验仅需一天

  为快速办理查处食药品刑事案件,无锡市公安局先后投资近700万元建成食药安全检验实验室。实验室购置了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等确证检验设备以及快速检测设备,并专门抽调具备专业检验能力的民警投入实验室工作,综合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和仪器平台确证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国家公布的食品中禁止添加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在6大类保健品中禁止添加的药物成分,建立一套可行的检验方案,一边对侦办案件时发现的各类食药样本进行初筛,以确定侦查方向,一边主动出击,挖掘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线索。

  以前接到线索后,将样品送到相关检验机构进行检验,要等半个月甚至更久才能拿到结果,往往因为不能及时固定证据而失去了战机;如今,只要有线索便可第一时间进行检验,仅需一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便可拿到结果,确证检验也仅需一天时间,为前期侦查工作指明方向,快速固定证据,为案件成功侦办奠定基础。

  据统计,实验室成立以来,平均每月筛查样本100多份,发现线索百余条。

   基层民警由“跟着办”到“自主办”

  今年年初,滨湖分局东降派出所社区民警在辖区入户调查时,一名群众拿出一盒保健品向民警咨询:“这种药每盒78元,我怀疑是假药。”民警回所后将这一线索向食药支队汇报,支队民警拿到样品后立即展开检测,发现该保健品违法添加了“盐酸苯乙双胍”,系假药。民警立即开展侦破,7月19日,涉嫌销售假药的最后一名嫌疑人徐某在上海南站派出所被抓获。

  针对以往基层所队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接触大量的食药类案件线索,但又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检测设备,无法有效进行梳理研判的情况,食药支队成立以来,积极研究探索“先易后难、上下联动”等符合本市实际的办案机制,将基层所队搜集、上报的相关线索统一进行整合、梳理、分析和研判,对具备查处条件的,充分发挥基层公安机关的办案条件和优势,联合县、分局适时开展收网,食药支队全程参与指导,以战代训,不断提高两级公安机关打击食药品犯罪的能力水平。

  3月初,崇安分局通过侦查指引系统精心研判,历经一个月缜密侦查,一举破获了一起以周某、沈某为首的特大销售假药案,抓获涉案嫌疑人28名。

   阵地前移建立部门联席会议

  阿斯利康是一家全球性制药公司,总部位于英国伦敦,其位于无锡的制药厂系阿斯利康在亚洲最大的生产基地。今年5月,无锡警方发现有人通过互联网销售该公司的新药,立即会同市食药监局全力开展侦查取证工作,调集警力赴多地开展缜密侦查,摸清该生产、销售假药犯罪团伙的组织框架和涉案人员后,于7月16日在江西、湖南等地同步收网,抓获涉案嫌疑人39名,捣毁地下加工窝点2处、销售假药窝点6处,缴获大量用于生产假药的化工原料、机器设备,各类假药100余公斤,涉案总价值达上亿元。

  食药支队成立以来,还大力推进与食药行业主管部门、检察院、法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等单位的联席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案件移送等衔接长效工作机制建设。对重大疑难案件及时商请检察院、法院提前介入,确保将违法分子绳之以法。

  此外,还在大型综合市场、药品生产基地等成立食药警务室,建立与企业协会间的联合合作机制,通过阵地前移,加强行业系统性信息资源共享,及时发现总结违法犯罪活动的形势特点和苗头动向,提高企业的防范意识和守法意识。

  食药支队还发动社会各界、媒体共同参与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落实食药安全有奖举报制度和重大案件奖励制度。会同职能部门,加强舆论引导,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主动打击食品药品犯罪的良好格局。(无锡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