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热议:“中国制造”成为质量信誉代名词还有多远?
交汇点讯“这次两会期间,‘工匠精神’绝对算得上是一个热词。”11日一早,记者收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万顺机电集团董事长周善红发来的微信,“自从这个词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在小组会上甚至在吃饭时都在热烈讨论。”记者来到代表中间,切身感受了这种讨论的热度。
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的作风
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四个字。”周善红说。他们公司和德国大众有合作,在德国考察时周善红对这四个字有了深刻的理解。德国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但是如今,在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制造”享誉世界的奥秘,就是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二战以前生产的德国门锁至今不生锈;德国人生产的圆珠笔摔在地上10多次,捡起来依然可以用;德国建造的居民住房120年也不会倒,就是被战火摧毁了,德国人也一定要按原样将其重建起来。
“在我国,当前确实到了呼唤工匠精神的阶段。”全国人大代表、泰州市细胞工程与精准医学研究中心主任罗进说,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内一穷二白,当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全国人民吃饱、穿暖,因此要用最快的速度生产满足最基本使用需求的产品,难以追求产品的品质。现在大家都吃饱穿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了,才会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就是中国的现实,也十分符合情理。
“和田玉、扬州工”。全国人大代表、扬州玉器厂总工艺师高毅进对工匠精神有着自己的理解。这位2006年获得工艺美术行业最高荣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十几岁就跟着师傅学徒。师傅要求的严苛令他至今难忘:有一件香炉他做了3个月,自己十分满意,但到了师傅那里3次都不过关,仅仅因为炉耳上的环不够圆润。在最后一次修改时他不小心做坏了,那件香炉也就成了废品。这件事对他触动非常大,尽管当时不理解,但后来发现师傅一丝不苟的要求令他终身受益。“所谓精雕细刻,质量好坏就体现的细节上。”
在周善红看来,培育工匠精神是当前进行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我国已经是制造业大国,物质极大丰富了,什么东西都不缺,但许多产品就差那么一节,差的就是质量,所以政府工作报告中要说‘提升消费品品质’,而这和工匠精神密切相关。”
“工匠精神首先要有对事业的热爱。”高毅进看过一部纪录片《大国工匠》,片中介绍了许多工匠,“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对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他们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把每一件事情做到极致,也就成为最好。”因此,如果每一位生产者都能以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真严谨地完成每一道工序,兢兢业业地做好每一件产品,何愁生产不了完美的产品?
对于企业家而言,往往面临“慢工出细活”和利润最大化之间的矛盾,应该如何选择?周善红认为,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浮躁,不少企业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在这点上,要学习德国企业“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的精神。西门子公司的总裁曾这样说:“我们的经济学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的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事实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我们的义务。”所以,德国工匠不相信“物美价廉”。
罗进认为,要在各个行业弘扬工匠精神,克服浮躁心态,沉下心来做好产品。“弄虚作假不能立足,没有诚信寸步难行,中国人就应该做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罗进呼吁全社会树立这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导向。同时,要通过健全法治,加强监管,让投机取巧只能蒙骗一时、不能蒙骗一世。
改革导向,让工匠得到应有尊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矿业大学副校长缪协兴则从教育的视角看待这个问题。当前,大量企业缺少技能型工匠,这和教育的输出量有关。因此,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大学转做职业教育,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以技术为基础的技能型人才。职业教育是人才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中国当前的职业教育是个“断头桥”,培养出的技术技能人才,不能继续攻读更高学位。今后,中国应该搭建人才培养的“立交桥”,让学生可以从中等职校一直学到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甚至专业硕、博士。对于家长而言,要知道很大一部分孩子可能就适合做技能型人才,因此在初中阶段就要分流,而不要都想着将来读清华、北大。
当然,社会上要对技能型人才给予应有的尊重,尤其是要改变重文凭、重学历的现象。企事业单位在用人导向上,不能非要大学毕业、研究生毕业的不可,职业教育培养的同样是人才。在社会荣誉和工资待遇方面,也应进行改革。“工匠也可以有像评院士或者教授这样的机会,他们的收入也应相应提高,比如国家级大师可以和院士的、关键职业岗位上的工匠可以和教授的不相上下。”
“除了培养技术人才,保护知识产权更是提升产品质量的重要要求。”周善红建议,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要实行重罚重奖,对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和个人予以严惩,甚至将这种行为升级为担负刑事责任;对有发明创造的企业家、科学家和普通工匠,则给予重奖。“有严谨的态度、有创造的激情,我们的工匠何愁生产不出适销对路、经久耐用的产品?‘中国制造’何愁不成为质量和信誉的代名词?”
交汇点记者 任松筠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