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开学第一课,都讲了什么?
8月31日,在位于上海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讲解员杨雨婷(右)在和小讲解员们进行交流。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新华社北京9月1日电 又到一年一度的开学季。作为每一个学年的新起点,9月1日成为中国特别的“节日”。当孩子们背起书包,从家园,踏进校园;当悠扬的钟声敲响,琅琅读书声不绝于耳;当他们沉浸在科学与艺术的浪潮里……我们看到:他们快乐成长,充满希望。
2016年,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0亿人,高中在校生4037.69万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高达87%。校园是距离梦想最近的地方,少年强则国强,如今,经过几代人的凝神聚力,中国的教育、科技、文化、经济,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入全国各地的校园,记录下三沙、上海、江西、贵州的孩子们特别的开学第一课。
9月1日,三沙市永兴学校举行升旗仪式。 新华社记者 王军锋 摄
祖国最南端的学校:“咱们的家都在这儿”
9月1日,在祖国最南端的三沙市,年轻的永兴学校迎来了活泼可爱的29个孩子,和她的第一个秋季开学日。
孩子们像小鸟儿一样涌进教室,一进屋就看到了黑板上挂着一张大大的中国地图,这还是很多小朋友第一次看到地图。好奇的小脑袋们围到一起,小手摸着五颜六色的地图问个不停。
“孩子们,这就是我们的中国地图,你们能不能找到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李赞宗问孩子们。
5岁的李科熠似乎非常熟悉,“就在这儿!我爸说,咱们的家都在这儿!”他一边用小手指着地图一边对旁边的小伙伴说。口中的爸爸,正是校长李赞宗。半年来,他是一校之长,也是学校唯一的男教师。
2015年底,永兴学校兴建,他带着同为教师的妻子、正在海口上幼儿园的孩子,离开熟悉的工作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一家三口来到了常年高温、高湿、高盐、多台风的三沙永兴岛。
学校创立之初,一切从零开始。29个孩子里,22个孩子上幼儿园部,7个孩子上小学部。上一个学期,孩子们年龄不同,只能采用“复式教学”,不同年级的孩子在一间教室上不同内容的课——给这边的孩子留完作业再给那边的孩子讲解。很多上课的教具都是一点一点添置的。有人出岛去海南岛的时候,李赞宗常会托人带点东西回来,赶在这学期开学前,终于带回了岛上第一张教学用的中国地图。
大大的地图面前,小小的李科熠沉浸其中,当记者问他在看什么时,他指着中国地图对记者说:“我在看南海呀,我长大以后要去南海的每一个地方,我还要到祖国地图上的每个地方都看看!”
8月31日,上海卢湾第一中心小学的小讲解员们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内反复练习讲解词。新华社记者刘颖 摄
上海:“我们应该记得他们”
“这里就是‘一大’会议开始的地方,可是最后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去开会了,为什么呢?就像我们上课上到一半突然停止,那一定是有特殊情况……”8月31日,来自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的五年级小学生冯若瑜,在学校附近的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开始了她新学期的“第一课”——以“小解说员”的身份,给同龄参观者们讲故事。
由孩子组织同学们参观展馆,再给同学们讲纪念馆里的故事……跟冯若瑜同时“上岗”的还有另外3个小朋友。“小解说员”在一众大人之间十分引人注意,成为老展馆中的一道新风景。
这些小讲解员平均年龄11岁左右,现在有将近30人,上岗前要经过孩子们自己组织的“岗前培训”,小“俱乐部”前后传承,已经历经十个年头,而发起者正是学生们自己。
“大人们的讲解版本中,像‘流亡’‘故居’等词语,引述革命志士说的文言文等,小朋友不一定听得懂。如果用同龄人的语言表达,小朋友会更有兴趣,也能学到更多。”现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刘峥峥,是当年最早的学生解说员之一。
除了日常解说,小讲解员们在实践中还不断总结提出想法,还希望能亲笔设计出“连环画”和“卡通门票”。
当记者问她怎么理解自己的“业余工作”时,冯若瑜说:“看那些文物,就知道前辈们为了今天的好生活受过多少苦,我觉得我们应该记得他们。而且我也喜欢把我知道的历史知识讲给大家听。”冯若瑜有些害羞地说,“我希望我的历史知识再丰富些,讲的时候再放松些,声音再大些。”
贵州:“我想读书,想走出大山”
几场连绵的秋雨让乌蒙山区的雾气浓郁、寒意袭人。9月1日早上,太阳还没完全升起,沉寂了一个多月的贵州省毕节黔西县花溪乡化那小学热闹起来。
8点刚过,教学点创办者王朝会刚刚家访回来赶到学校。穿着灰白色老式西装,裤腿和鞋子沾满稀泥。
开学的第一天,望着全都坐满的孩子们,王朝会松了一口气,今天,他想跟山里的孩子谈谈——理想。
“读书为了啥?”
“我妈在福建打工,她给我打电话让我好好读书。读的好就能去福建看她。”“读书以后就可以赚钱,赚钱可以买好吃的!”孩子们充满童趣的回答让王朝会忍俊不禁。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老师希望你们现在起就记住,就算现在不能完全理解,等你们再大一点就会更理解。”
10岁的张韦读三年级,常年在浙江打工的父母把他们三姐弟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每天,她带着7岁的弟弟来这儿上学。“读书让人有文化。有文化才能走出大山,我想读书,想走出大山。”她懵懂地眨着眼睛说。
在这里,王朝会教书35年,几乎见证了三代山里人的成长。“以前,孩子们的父母出去打工,把孩子放在家常常没人管,如果再没人好好教这些孩子,整个家庭就只能代代受穷。现在扶贫工作开展到咱这里,日子确实越过越好,孩子们家里都‘认’读书了,这样学校里的娃娃才能留得住,培养好。”
“我们用心一点,这些留守儿童的命运就改变一点。家庭才能有真正的改变的希望。”王朝会说。
8月31日,江西省于都县长征源小学的孩子们在看红军后人陈罗寿制作草鞋。新华社记者周密 摄
江西:“你生在这,就算是红军的后代”
9月1日,在江西于都县贡江河畔,长征源小学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81岁的红军后人陈罗寿站在校门口,望着熟悉的“长征源”三个字,像第一次看见一样端详了很久。
今天,他像以往一样,带着“打草鞋”的工具来到了这里。这所小学因毗邻“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而得名,红军长征和陈家草鞋的故事是新生入学经常上的第一课。
“陈爷爷,红军穿过你们家打的草鞋吗?”孩子们围着陈罗寿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好奇地翻来覆去看他带来的草鞋样品,有的学着他编草鞋的手法。
“红军穿的就是这样的草鞋,穿着它走山路也不打滑。我爹也是穿这样的草鞋参加的长征。”陈罗寿一面笑着回答娃娃们,一面支起草鞋耙、穿起细麻绳。娃娃们顿时“哇”的一声,惊叹“陈爷爷的爸爸参加过长征!”
“打一双草鞋要花差不多8个小时,如果中间不修补,只能穿15天。”陈罗寿对孩子们讲,80多年前,红军战士渡过于都河出发长征时,行囊中大多塞着苏区群众送的两双草鞋,正是这些草鞋陪着红军战士翻山越岭。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部队从于都县出发,为了不让一个战士赤脚作战,仅一个多月时间,苏区群众手捧二十多万双草鞋为红军送行。
当年,陈罗寿的母亲昼夜赶工,用最快速度为赶路的红军战士打了二十多双草鞋,而他父亲,正是穿着母亲打出来的草鞋,翻山越岭,走过漫漫长征路。
80年后,草鞋送红军的故事流传了下来,进入孩子的心中。
11岁的“草鞋迷”管锦鹏对许多草鞋与红军的故事耳熟能详,学校斜对面的于都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是他常去的地方。他第一次看陈爷爷打草鞋就被“震”住了,“原来鞋子还能这样做!”他最初当做游戏一样学着打草鞋,学起来才发现,原来这么难。“我问我爸,为啥要送我来长征源小学。他说,爸爸的许多爷爷辈的长辈都走过二万五千里长征,你生在这,就算是红军的后代,你得好好读书,牢牢记住这种精神,传下去。”(记者:张漫子、郑玮娜、吴振东、赖星、骆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