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青春献给青海 一甲子后著书留存记忆
中国江苏网6月20日讯 每年6月,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穿着“大袍子”拍照的毕业生。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年近八旬的沈鹏飞总会想起当年他在青海奋斗的日子。60年前, 一千多名刚刚走出初中校园的无锡青年,志愿去青海参加西北建设。最近,他们相聚一起,编写了一本《无锡人在青海》,纪念那些属于他们的闪亮青春。
千名无锡青年支援青海建设
“我算是幸运的,在青海呆了7年,上了3年中专和4年大学,基本上都在读书。”上世纪50年代,国家百废待兴,每个有志青年都准备着为祖国出 力。1956年,上千名十七八岁的无锡热血青年响应国家号召,踏上了开往西北的列车,沈鹏飞就是其中之一。跟很多南方去西北的年轻人一样,在沈鹏飞他们眼 中,当时的青海并没有王洛宾歌曲中那样美好,是个令人生畏的地方:空气稀薄,缺氧干燥,气候寒冷,宜农宜耕地少,农产品远不及江南丰富,昼夜温差大,交通 不便,人烟稀少……
去青海时沈鹏飞19岁,初中毕业,有务农经验。“那里缺乏掌握文化知识的人才,那时初中毕业可算是小知识分子了。”沈鹏飞介绍,当时无锡人被分 配到青海的几十个部门,经过短期培训,便投入到建设中去。其中,有近百人被分配到农林技术学校和师范学校读书,中专毕业后有几十人被送去农学院深造。从青 海农学院毕业后,沈鹏飞被分配到天津,到天津农业部门工作了14年后调回无锡。沈鹏飞他们做过统计,当年一千多名去青海建设的无锡人,除去早期离开和后来 调回的人外,有近300人是在青海退休的。
一代人的生活值得后辈珍视
敢去青藏高原是需要勇气的。沈鹏飞用“激情燃烧的岁月”来形容他们在青海的日子。“这些无锡青年是自愿去的,这种精神应该得到尊重,说明无锡人 不乏创业心,不乏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人说他们是为找出路而去的,在沈鹏飞看来,这也没错,当时无锡农村人均七分地,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从来分不开,相互 结合,国家就会发展。从1956年开始的长达40多年时间里,一千多双无锡人的脚,踏遍了青海广袤的土地。他们经历了生理和思想上的适应过程,融入当地社 会,学说青海话,跟当地农牧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这批无锡人在高原生活,两颊被晒出了“高原红”,失去了江南人的水灵,但眼神依然充满了智慧; 他们比内地更早经历“困难时期”,忍饥挨饿,很多人都患有浮肿病; 他们常年骑马,遭遇过山洪,接触过叛匪,上演过西部“大片”;他们喝洋芋青稞片儿汤,吃青稞糌粑,认为那是人间美味……有的无锡人在青海贡献了青春接着贡 献子孙,还有的把忠骨埋在了青海。“这批无锡人在青海的经历,值得追溯,值得述说”,沈鹏飞认为应该让更多人知道,无锡有这样一批有志气、有闯劲、不怕 苦、经得起残酷环境考验的人。
把回忆录捐给文史部门存档
今年是这批无锡人赴青海60周年,前阵子,在无锡保持联络的百余人再次相聚。每次聚会,他们都会回顾过去,品味现在,对在青海奋斗的日子无怨无 悔。眼看着这批人年纪越来越大,聚会的人也越来越少,有人提议应该把无锡人在青藏高原的生活和业绩记录下来,为国家、为无锡留下一段历史。艰苦的岁月总让 人记忆犹新,很快,《闪光的青春——无锡人在青海》 编写完毕,20多人执笔的60多篇文章生动记录下无锡人在青海的日子。虽然它并不能代表一千多名无锡人在青海的全貌,但这本回忆录足以令很多人感动。
“50年代四周的黄土秃山长出了青草绿树,湟水河边建成了绿地和湿地公园。大美青海令人神往,夏都西宁,游客蜂拥。全省农业生产结构逐步优化, 新农村建设正在开展……”去年,无锡人唐明鑫去青海探访老友写下了这段文字,看到现在的青海,作为开发建设青海的先行者,他甚感欣喜与欣慰。沈鹏飞他们希 望,这本回忆录能给无锡人特别是毕业生们看看,他们这辈人当年是怎样挥洒青春的。沈鹏飞还打算把他们这本回忆录捐给本地史志、档案部门,相关部门负责人兴 奋地表示目前无锡缺少这段历史的记录,这些是十分珍贵的资料。
(张月/文)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