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省高价采购原材料,端午粽香为何少了“乡愁”

11.06.2016  09:51

大卖场和食品厂裹粽子都是从外省高价采购原材料

端午粽香为何少了“乡愁

  端午节,粽叶飘香。江苏自古就是鱼米之乡,每年春天青青芦苇就傍河而生。然而,记者在盐城采访发现,无论是本地食品加工企业,还是超市卖场,都很少将本地粽叶作为原料加工粽子,而是舍近求远采购外地货。

  粽叶清香,关键在“新鲜

  “5块钱一斤的粽叶,买回来焯过热水,就有一股腐臭味,4斤叶子一张也不能用。”6月8日,家住盐城市区恒荣世家小区的郭秀兰老人正准备包粽子,上午从菜场买回来的粽叶让她不敢用。“买的时候沾着水,很青翠。没想到一过热水,却发出一股难闻的味道。”记者拎起郭奶奶丢弃在垃圾桶里的粽叶,果然不闻清香味,倒有几分淤泥的土腥气。

  当天下午,来到郭奶奶买粽叶的裕新菜场,记者已找不到卖粽叶的人。“泡在水里,时间一长,自然就是这个味。”一旁来自盐都区张庄街道的菜农说,他这两天也卖过粽叶,5元一斤,一斤一把,早上能卖30多把。“叶子放在水里,看相好又压秤,但时间泡长了,就会沤出腐臭味。

  在盐城市区新城菜场摆摊的孙琴告诉记者,自己郭猛镇老家有一大片池塘,一周前,婆婆打了粽叶送给她卖,开始每斤只卖2.5元,30多斤半天就卖完。后来老家天天送来新鲜货,一路涨到6元还抢手。

  “过去,在农村都是自己从河边打粽叶,带只小长钩,专挑宽的叶子打,很新鲜。粽子没出锅,那香味就飘满屋。”盐都区大纵湖镇于星兰老人,前年搬到城里和孩子住。每年端午节,老人还是喜欢回老家河边剥芦苇叶,吃个新鲜。去年老家拆迁,老人打了很多粽叶放在冰箱里,“今年再拿来裹粽子,颜色不绿了,味道也陈了。

  本地粽子不穿本地“衣服

  端午节吃粽子,就是冲着粽叶的清香。市场上的粽叶质量如何?记者从盐城市食品药品监管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了解到,粽叶属初级农副产品,是食品包装材料,目前对粽叶的市场抽检还没有做过,也未接到过这方面的举报。记者在大润发盐都店、乐天玛特等超市看到,货架上的粽子大多来自嘉兴、南京、河南,有五芳斋、真真老老、三全、昌记等品牌,其中也有少量本地粽。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粽子都经过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进入超市,如果不好卖,在6个月保质期内可退给厂家。

  作为本土老字号企业,盐城市老周食品自产的粽子,不光卖到盐城,还卖到上海欧尚、大润发等超市。“不仅进超市前要委托质检部门进行检验,就是在企业内,每个批次出厂前,都要进行自检。”公司董事长周学诚说,老周粽子年销售1000多万元。今年端午节,老周粽子卖了400万元,比去年多100万元,200万只粽子节前一周全部卖完。

  大润发盐都店,一年礼盒与袋装的粽子就卖出10万元。记者捡起一只超市自制的“四角粽”,“10块钱4只,特别好卖,这两天营业额都接近1万元。”服务员郑花萍说,超市不做盐城本地的“斧头粽”“三角粽”,只卖这种“四角”形状的粽子。虽然上海总部对粽子形状没有要求,但这种工艺更简单,节省时间。为了包得好看,她和另外两名员工还参加过专门培训,从6月初开始,她们已用完400斤糯米。记者发现,总部配送超市的粽叶比盐城本地芦苇叶更宽大。

  在原料的采购上,周学诚同样选择外地产品:“每年500吨糯米基本上采自兴化,货比三家精挑细选,品质、口感比本地糯米更好些,而粽叶则从嘉兴进货,每斤9块钱的价格,一年要用到8万斤。

  本地粽叶尚未形成产业

  盐城里下河,芦苇荡密布,天然生长的粽叶资源丰富,年年采年年长。“除了零散户在端午节提篮小卖,目前还没听说盐城有粽叶加工企业。在嘉兴集聚的粽子原材料供应商里,我们也没发现盐城面孔,甚至没有看到江苏的粽叶加工企业。”周学诚说,“芦苇叶不仅可以包粽子,还能用于包装其他食品,甚至能做成餐桌上的装饰物。

  水乡取之不尽的新鲜芦苇叶,为何没有进行产业化加工利用?

  “外地粽叶宽大,包起来方便,有时‘一个粽子一张叶’。但因为前期经过处理,拿到手时就是枯黄色。”郑花萍更喜欢盐城的粽叶,“虽然小,但适用于传统包法,包出的粽子娇小玲珑,颜色好看,味道也清香。

  “一张芦苇叶,很少有人看得上眼,所以资源再多也无人涉足,最终采不上来,卖不出去。”盐城永源放心早餐一年四季为消费者提供粽子,一位负责人表示,永源所有粽子都从嘉兴外购。“以前也尝试自己加工,但供应量小,一天下来也就几百只的量,但10个工人的人工成本却很高,不划算。另一个重要原因,放心早餐是放心工程,食物的质量很重要,像嘉兴粽子、粽叶都在行业协会监管之列,这样的品牌被大家认可,但如果自己做,市场不一定买账。”对此,周学诚也有同感:“粽叶加工不是把叶子简单地摘下来,而需要统一收购、加工、包装,做成达到标准的食品加工原料,才能把本地粽叶大批量用起来。

  “我去过嘉兴许多粽子生产企业,发现都是纯手工包裹。许多食品企业这些年来尝试着用机械包粽子,但一直没有突破。”周学诚告诉记者,老周现在已有100多名“包粽”工,“机械化取代不了手工,触动味蕾的是留在粽叶上原有的清香味,那才是粽子的魅力所在。

  本报记者 卞小燕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