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城区这些地方要增绿

12.03.2015  12:15

 

人民桥地块绿地总平面图

 

 

广靖高速靖江互通及城西大道景观绿化效果图

 

 

环城路林荫化改造路段

 

春季,是植树造林的大好时节。眼下,市住建局、园林办等部门启动实施一批绿化建设项目。让我们来看看,新增的绿地都在哪儿。

  

广靖互通和城西大道绿化

 

凸显简洁、现代、流畅风貌

 

广靖高速靖江互通及城西大道互联节点,是我市新的城市入口,也是我市着力打造的绿化新景观。该区域绿化面积共37.7万平方米,包括高速口(匝道)视觉范围内两侧50米绿化带、城西大道(江平路到高速互通口)两侧道路外30米绿化带。

 

记者从市园林办了解到,该区域绿化景观设计运用生态的设计理念来塑造城市亮点,以“洲、帆、渔、兰韵、竹韵、橼韵”等节点串联成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观。互通口区绿化选用速生与慢生树种,种植灌木带,形成大气震撼的入口空间;路段绿化则以速生落叶乔木为背景林,形成绿色骨架,提高整条道路的绿量,中层采用常绿乔木,保证冬季效果,前层配有开花的小乔木,展现四季多彩的景观。

 

该绿地绿化树种丰富,既有香橼、朴树、乌桕、枫杨、苦楝、榉树等乡土植物,红叶李、金枝国槐、金丝垂柳、枫香、无患子、黄山栾树等色叶植物,又有紫薇、碧桃、早樱、晚樱、夹竹桃、杜鹃、垂丝海棠等开花植物,以及二月兰、紫花地丁、鸢尾、马蔺、花叶芦竹等缀花地被及水生植物,塑造植物多样性的绿地景观。绿地建成后,将形成集生态防护、集水涵养、生态迁徙、城市空间连接、城市个性化夜景等多元功能一体的综合性绿地。

 

环城路打造林荫路

 

中分带增加中山杉

 

2月底开始,园林绿化部门组织施工人员,在东北环中分带内增种高大乔木中山杉。过段时间,市民将会看到一条环绕城区的绿色通道。

 

市绿化管理处养护科科长施靖兰介绍,环城路中分带原来种植红叶李、花石榴等色块苗,两侧行道树为香樟树。省园林专家建议,环城路绿化可增加具有靖江特色的绿化树种。靖江是全国最大的中山杉生产基地,中山杉是林木良种,适应性强、耐盐碱、树干挺直、树形美观、树叶绿色期长,在环城路可增加中山杉。去年12月,园林部门先期在东南环(东环至李伯春桥)中分带种植了一批高大挺拔的中山杉,打造林荫样板路。

 

中山杉能吸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可以更好地净化空气。”施靖兰说,环城路车流量大,中山杉抗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能力强。今年春节后,园林部门抢抓适宜天时,启动环城路其余路段林荫化改造,在中分带增加中山杉。建设时,园林部门保留中分带原有的红叶李、花石榴等植物,增种规格较大的中山杉,预计环城路林荫化改造将于今年4月中旬结束。

 

红叶李春季开花,花石榴夏季开花,而中山杉冬季叶色会变红并逐渐落叶,在中分带种植中山杉,既能在夏季给市民带来清凉,又能让市民欣赏到不同季节的景观。

 

天妃广场要动工了

 

老城区将现更多绿地

 

随着绿化建设步伐加快,我市老城区可以植绿添景的地方越来越少。近年来,我市采取拆房建绿等措施,加快中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腾出黄金地段为市民建休闲绿地。今年,我市计划实施天妃广场、人民桥地块等绿地建设,启动老旧小区增绿补绿工程,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色空间。

 

天妃广场东临车站路,原为双鱼公司和冷冻厂地块,总用地面积2.3万平方米。双鱼公司搬迁至新厂区后,有关部门将该地块的改造工作提上日程,计划在该地块新建一处休闲绿地。天妃广场将传统工业文化和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把工业记忆和文化元素融入景观。规划建有面积7000多平方米的地下停车场,并展示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雨水回收系统也将首次运用在绿地中,充分体现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理念。目前,天妃广场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近期将进场施工。

 

位于人民桥东北侧的人民桥地块绿地面积4625平方米,绿地以“靖江印迹——老城回忆”为设计理念,将抗英斗争景墙、靖江方言地雕、生活场景雕塑、老城风貌、靖江古地图地刻、古城墙等用画卷的形式展现出来,唤起人们对老城文化的回忆。建成后,将是一个集观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桥头小公园。

 

今年,我市还将通过屋顶、墙面、棚架、栏杆、桥柱等多种绿化方式,加强立体绿化和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

 

多个公园布置宿根地被植物

 

建设“海绵城市”优化生态环境

 

城市绿化建设既有大块头的绿地、游园建设,也有小面积的节点改造;既有绿化美化,也有彩化花化。今年,园林部门计划在牧城生态园、西郊公园、天水公园等地布置宿根地被植物和自衍花卉等,如彩叶杞柳、墨西哥鼠尾草、火炬花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的宿根地被植物有大量片植的气势,也有精致的花境表现,营造迥异的景观。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我们正积极打造海绵城市。”市园林办工作人员介绍,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遵循生态优先原则,通过对原有生态系统的保护、生态的恢复和修复、低影响开发等建设途径来体现。

 

以往,我市不少地方采用硬化路面,城市对水的吸纳能力降低。现在,我市进一步加强保护河湖、湿地等“海绵体”,在绿地新建“海绵体”,采用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铺设地面,让雨水渗透地下,被泥土吸收。同时,我市大力推广生态护坡,对已建的硬质护坡进行“软化”处理。目前,绿化部门正在实施十圩港景观带(新洲桥—阳光大桥)两侧、九圩港驳岸硬质护坡植物软化工程,用云南黄馨、常生绿水生鸢尾、迎春、水生美人蕉等植物间隔栽种,扮靓生态护坡,让原来看起来生硬的护坡显现生态范。

 

相关新闻

 

植物废料有望变废为宝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绿化园林工人集中修剪的树叶树枝往往被弃之不用。今年,我市将积极探索,将植物废料收集起来进行资源化处理再利用,让废料变成宝贝。

 

我市计划建立园林植物废料处理中心,有关部门将把修剪下来的植物枝条和草叶、清扫下来的植物树叶、更换掉的花卉等统一进行收集处理,将这些绿化植物废料进行资源化处理利用,处理过的植物废料可以用来覆盖绿化带,或给土壤施肥,改善土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