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主持】养生保健,如何不再雾里看花?

11.03.2016  23:41

   访谈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 沈进进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胡刚

   主持人: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仇惠栋

  江苏城市频道节目主持人 代晓乐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video标签,不是触屏设备吗?

  朋友圈里各种养生知识帖疯转,老年人热衷参与保健品宣讲会,年轻人爱上了“海淘”维生素……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吃什么、补什么成了热议话题,也是道让人迷惑的“难题”。

  “健康中国”的宏大主旨,其实事关每个老百姓的日常饮食。面对众说纷纭的养生热,眼花缭乱的保健品市场,监管部门如何拨开迷雾,我们该如何擦亮眼睛?

图为访谈现场。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萍 摄

   朋友圈的热转养生帖,你信么?

   主持人: 朋友圈里转发最火的就是各种养生知识的帖子,一会说红薯是最营养的食品,蒸着吃,煮着吃,一会说多喝绿豆水,五花八门,莫衷一是,两位是怎么看待当下养生热的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盐城市疾控中心主任沈进进。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萍 摄

   沈进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越来越重视自身的健康,我觉得这种趋势是一个好的现象。但随之而来的是健康养生知识传播比较乱。有的时候这个媒体说某种食品多吃有好处,另外一个媒体另外一个专家又说这个不能吃,我们缺乏权威的宣传,老百姓一会儿相信这儿,一会儿相信那儿,无所适从。红薯、绿豆热,可能背后有一些商业的炒作,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现象,宣传绿豆以后,市场上的绿豆价格就上起来了,拼命的只吃绿豆或者红薯,其实都是不科学的。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胡刚。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余萍 摄

   胡刚: 关注生命质量,追求延年益寿,这是很自然的,但现在确实是养生知识信息量很大,但质量良莠不齐;广告上品种繁多,眼花缭乱。“养生之道”在中国,这是毫无疑问的。我们的养生保健的科普,产业化的规模和效应,都还不及欧美。我们要进一步规范养生保健的宣传,要选择一些权威的专家,让百姓能够科学地选择养生保健之道。

   主持人: 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图求助,他妈妈从菜市场花一百块钱买回一堆各种药材,说这个泡酒喝能养生,这个朋友就很着急说:万能的朋友圈,这些能泡酒喝吗?两位专家嘉宾能不能给这位朋友一些建议?

   胡刚: 用一些中药材泡酒,长期饮用,是我们中华民族养生保健的一种重要形式。这图片里面有些像人参、橘皮,如果是真的话,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是我也要提醒,并不是所有的中药材都可以用酒来泡制,然后达到养生作用的。甚至有时相反,它可能会有毒性。很多中药既是食品,也是药品。如果要选择一些中药材,如何去用来养生保健,还要科学选择应用方式,这一点很重要。

   沈进进: 我非常同意胡委员的观点,不能盲目,你要通过这些中药材来达到什么目的,你自身的健康情况是什么样的,都应该弄清楚。实际上我们主要还是通过膳食摄入来改善自己的身体状况,来补充自己日常所需的营养,人体需要平衡,摄入的和你消耗的每天要有一个平衡状态,局限于某一种过多,或者缺乏某一种,都可能造成身体出现情况,所以这个要科学地来分析。

  她在地摊上买,也不知道所以然,买回来一大堆就回来泡……正如刚才胡委员讲,有的药可能还有毒性,你不知道,所以这个一定要理性。

   代表建言:为百姓营养改善立法

   主持人: 沈代表这次两会专门递交了一份关于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改善法》的议案,您为什么希望会给营养立法?

   沈进进: 食品安全,老百姓特别关注,政府也很重视,相应的法律这几年相继出台。实际上营养如果搞不好,它也会死人,而且死的人很多,它会导致一些慢性病造成死亡。日本、美国很早就关注这个问题,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已经有相关的法律。

  营养的改善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食品的供应、营养的配餐、居民营养状况调查、营养教育……都需要从国家的层面来统筹安排,以法律的形式推进。我这次带来的议案叫《中华人民共和国营养改善法》,也带来了一个初步的议案建议文本。

   胡刚: 科学的营养、科学的膳食,对于防病治病,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尤为重要。其实我们所谓的养生保健,就是中医里面的“治未病”,治就是给你改善营养,补充各种成分,未病就是让你不发病。

   主持人: 沈代表带来的营养改善法的议案写的非常细,特别强调了要加强开展营养知识的公益宣传,这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沈进进: 如何引导公众,给他一个科学的知识,这个确实是现在比较紧迫的一个话题。一是要有效监管,对一些伪科学的,带有商业目的、没有科学依据的宣传要禁止。有关部门要制订一些相应的监管规定。第二,我们的主流媒体、专业媒体,要主动发声,宣传科学的、权威的健康保健知识,要请一些真正的专家,不是自我标榜的。

  另外,专业的机构,像胡校长所在的南京中医药大学,像基层的疾控中心,一些公共卫生机构,还有一些科研机构的人员,都要主动的参与到健康教育中去。

  为了强化宣传,让公众对营养有一段时间的重要关注,我建议设立一个营养宣传周,在5月份的第三周进行集中的宣传。

  主持人:胡刚委员来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您觉得如何发挥名师和名医的作用,让他来传播科学、靠谱的养生保健知识?

   胡刚: 我曾多次讲过,关于养生保健知识的传播要做到16个字:学术优先、企业自律、媒体助力、大众传播。一定要注意学术优先的问题,不论是广告,还是普及知识,企业一定自律,不要片面的去夸大,更不能做假的宣传,一定要遵纪守法的去,媒体要助力,特别是主流媒体,一定要去占领主渠道。

  在学校里面,我们的名医、大师,包括研究者,一定要面向基层,面向大众,面向社会来指导百姓去养生保健,为国民素质的提高,百姓健康、延年益寿做出自己的贡献。

   保健品五花八门,市场为何这么乱?

   主持人: 我们曾多次报道过保健品市场乱象,曾经有一位老人进了医院之后,子女发现他家里的床底下、柜子里塞满了保健品,两位如何看待当下保健品市场乱象?

   胡刚: 保健品现在市场的乱象,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渴求养生保健的消费者。第一,现在是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保健品和药品又是很难严格区分,特别是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如果是药品的话,是要按照国家药品安全法、药品生产管理法、药品营销法严格去管理;保健品则不属于以上法规管理,甚至只在工商部门注册即可。然后就会出现多部门都管或者都不管的状态。第二,一些保健品生产企业自律不够,存在着添加一些添加剂或者其他药物成分的现象。第三个就是广告宣传不实,虚假信息太多,有时片面夸大功效,特别是违规讲治疗作用。严格地讲,保健品不能讲疾病治疗适用症的,但我们还是经常见到,更可怕的是有些虚假的信息在里面。第四,应该说目前我们的企业研发的产品确实含金量不高。

  我想对消费者想说,要科学选择、科学使用、科学养生。保健品市场乱象丛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健品在中国的应用、推广,影响了我们公民健康素质的提升。

   沈进进: 我也发现,有好多人盲目一下子买了很多保健品,自己吃了也没有什么改善。就像刚才胡委员讲的那么多乱象,很多的不规范,对此我也是感到很痛心,这一领域确实需要科学的引领、国家的规范,使保健品对百姓健康起到真正的作用。

   海淘”保健品为何这么热

   主持人: 相对于国内保健品市场眼花缭乱,很多人喜欢海淘或者从国外带回来很多维生素片之类的保健品,总觉得国外的保健品会更靠谱一些,胡刚委员,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胡刚: 我自己是不带的,我坚信我们自己的食疗,我们老祖宗的保健经验和智慧。我认为,建设健康中国,首先让我们的孩子面对欧美儿童、面对日本和韩国的儿童,要更健康、更健壮、更阳光。这就要从健康生活的选择,保健品营养开始做起。其实美国孩子就是营养搭配合理,养生保健跟得上,中国人更有理由和能力做得到。

  为什么我们的百姓会到国外去大量采购保健品呢?的确,他们对这一块比较重视,产业发展比较成熟,比如像维生素,不是像我们现在买来的维生素男女不分,各个年龄段也不分。它是有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用的,有男用女用的,有50岁以下的,有50岁以上的,这样的话就有针对性的。

  沈代表这次带来议案希望制定营养改善法,我则希望推进保健品的研发标准体系的建设,希望这个产业规范化、科学化、正规化,让我们的百姓科学地选择、科学地养生,达到科学健康的目的。

   委员提案:建立保健品标准体系,让百姓放心消费

   主持人: 你觉得如何规范当下的保健品市场,让老百姓能够明明白白消费,不再雾里看花?

   胡刚: 我在这次会上有一个提案,就是关于建立中药类保健品标准体系的。目前的保健品市场,从生产、经营、流通,一直到使用的各个领域,包括科普知识的宣传,确实存在着一定的乱象。如果规范保健品,首先要从它的研发和生产的源头做起,真正的要让百姓能够选择到放心的、有价值的保健品。

  现有的保健品的一些标准没有真正地体现中医的养生保健基础理论,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保健品的研发和产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了一个到2030年的健康服务产业规划,明确提出健康服务产业将要成为经济支柱产业。但是,我们现在在这方面的产业没有优势,不要说比欧美,比韩国和日本都落在后面。日本和韩国就是利用我们老祖宗的遗产和财富,而我们作为中医药的发源地。在这方面已经相对落后了。加强中医药保健品的研发,对于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经济增长都是大有好处的。这个标准体系建立起来后,一定程度上会解决人民大众普遍不相信这些保健品的问题。

   主持人: 如何善待自己,科学养生,我们想请两位嘉宾给出一句话的建议。

   胡刚: 健康生活自己选择,科学养生助力长寿。

   沈进进: 一日三餐,品种多样,科学搭配,增进健康。

编辑: 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