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元信贷杠杆,撬动制造业转型升级
江苏农行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一)
近年来,江苏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步伐,目前已经进入关键时期,正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调高调轻调优的思路,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作为经济血脉的金融,如何应对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需求?江苏省农行发挥信贷杠杆作用,通过优化信贷投向,加快对先进制造业、科技型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截至目前,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已超过2063亿元。
拥有资产近200亿元、销售80亿元的光电科技型企业——中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研究开发的阻燃软电缆、耐火低烟无卤软电缆、120℃阻燃耐热聚氯乙烯绝缘料等多种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引领着光电通信行业发展。集团董事长王柏兴深有感触地说:“公司从最初的小作坊到现在拥有八个子公司和一个研究中心的科技型、规模型、创新型的现代化上市集团公司,这其中,农行从当年的第一笔30万元贷款,到后来几次危机挽救、以及上市资金托管等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像中利科技集团这样的企业,在江苏省农行的客户名单中很多。在常州,农行把高端装备业作为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3年累放贷款450亿元,推动常州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发展。常发动力、天合光能、今创集团、新瑞机械、新誉集团等一批农行重点客户已成为各自领域的航空母舰。
“江苏有很多的优质企业,在配合省政府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中,农行加大了产业与行业的研究,提高行业政策的精准度。”江苏省农行信用管理部总经理徐明富说,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行业分析报告、行业信贷政策、客户名单制管理与行业限额管理“四位一体”的行业政策管理体系,提高了行业信贷管理的覆盖面。
在发挥信贷杠杆助推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江苏省农行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科技银行信贷服务模式。“农行希望以科技银行体系建设为突破口,以培育潜在优质科技型企业客户、调整信贷结构为主要着力点,加快科技金融体制、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徐明富说,目前农行在全省成立了10家科技支行,先后研发了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贷款等“金科通”产品系列。至11月末,科技型小微企业客户数量达到1605户,累放贷款72.5亿元,余额24.2亿元。
无锡德思普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该公司在移动宽带通信核心芯片领域具有技术领先优势,获得国家和省市有关专项奖。2010年初,因缺乏有效担保手段无法获得传统银行支持,农行的科技支行优势凸显,为企业量身定制订单式融资方式,提供贷款1000万元。2013年企业销售已达8825万元,是农行为其提供融资时的10倍。
针对先进制造业以及科技型企业的产业特点以及融资需求,江苏农行除了提供贷款这一间接融资之外,还尝试提供直接融资渠道,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2013年,江苏农行探讨和尝试结构化融资业务,充分利用信托、租赁、基金等结构化融资渠道,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其中,通过信托融资业务从省外募集资金250多亿元,满足了省内制造业龙头企业的融资需求;通过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债务融资工具为9家客户发行了23笔债务融资,金额累计超过200亿元人民币,解决了优质大型企业低成本融资的需求,为企业节约融资成本1.5亿元,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一家大型银行来说,如果没有机制上的调整跟进激励,一切的创新都难以推进。为缩短业务流程,提高效率,在总行授权范围内,江苏省农行加大对二级分行的转授权力度:对重点城市二级分行授权,充分用足总行的优惠政策;对于业务量大、管理能力强的部分支行将小企业信贷业务审批权全部下放;对于总、省行核心客户及其控股公司等特定客户授信下的用信审批权也一并向二级分行转授,提高核心客户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于重大项目和疑难项目,启动实施前、后台平行作业模式,强化不同岗位调查和审查人员的沟通协作,提高项目调查审查质量和业务运作效率。王保权 罗进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