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名受访大学生,只有3人能叫全任课老师的名字

27.09.2015  10:53

  人大师徒“决裂风波”引发社会对高校师徒关系的关注;扬子晚报记者调查发现仅10%学生课后主动与老师常交流

   因为学生对前辈“出言不逊”,惹恼导师。  

   邱建新副教授

   王运来院长 

  新华报业网讯 近日人大硕士生与导师在微信朋友圈“开撕”,引发了对圈外人对高校师生关系的关注。“学生与老师意见不合,老师关起门来训一顿即可,为何闹到网络上广而告之?”扬子晚报记者分别在本科生与研究生中就师生关系展开“微调查”。本科生中,仅10%的学生表示经常课后与老师交流,交流方式主要以邮件为主。研究生大都有老师的QQ微信等私人账号,和老师的关系更复杂,正如一名研究生说的:“老师一发微信就点赞,评论以乖巧回应为主。因为他是我老板。”扬子晚报记者蔡蕴琦杨甜子

  教授发公开信断绝师生关系

  人大师生“开撕”事件

  起因是学生朋友圈点评前辈惹导师不满

  9月20日,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孙家洲发布公开信,声明要断绝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原因是学生郝相赫在朋友圈发布的微信“居然对北大阎步克教授、人大韩树峰教授无端嘲讽”。

  公开信称“极为震怒

  记者注意到,网上流传出的郝相赫朋友圈截图显示,他在转发一则点评北大历史系学者的文章后面发表评论,并留言建议学弟研友,“想考魏晋或唐朝的千万别来我校,去武大清华吧。

  而公开信截图显示是通过微信公号“点墨轩艺术空间”于9月20日发布的,题为《中国人民大学孙家洲教授为断绝本人与新招硕士生郝相赫的师生关系告学界朋友与弟子的公开信》,随后散布于微博等社交传媒。正文中表示:“师生之交首重道义。是我多年来与弟子相处的重要原则。今天中午,我在微信上看到了今年新招收的硕士生郝相赫发出的微信,居然对阎步克先生、韩树峰先生无端嘲讽。我极为震怒!当即发出公开评论,怒斥狂徒。我的评论,无法显示。随后,我发现他把狂言撤销了。但是,问题已经暴露无余。学界自有学界的规矩与尊严。

  孙教授表示,鉴于目前的情况,宣布与郝相赫断绝师生关系,并已把决定告知郝相赫。

  “长微博”再次道歉

  对于孙家洲教授的公开信,郝相赫则回应,师徒二人理解有差异。他解释道,自己9月读了李凭先生的一本书,他认为人大、北大里执教魏晋南北朝的导师没有人及得上李先生的水平,就发微信朋友圈里赞颂这本好书。“我以前读过北大阎教授、人大韩老师的高作,并不十分佩服,于是就拿来比较,说后两者‘平庸’。

  当晚7点13分,一个名为“郝相赫2015”的微博主发表长微博,就此事道歉称“事情发生后,我充分地认识到妄议前辈师长是多么的年少无知。自己一定深刻检讨、痛改前非,认真学习……我在刚刚收到孙老师的公开信时,非常震惊,惊慌之余发表了一个‘情况说明’,解释了一些我的观点,也表达了歉意。现在我收回这个‘情况说明’”。21日,记者联系到孙家洲教授,孙教授表示:“信是我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我将按照校内手续来办理此事,不希望扩大事态。

  对于此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中心主任颜女士表示,学校内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调整非常正常,“这件事其实像父子吵架一样,没什么的。导师可以换学生,这位学生也可以重新选择导师。我们会按程序处理。”据北京晨报

  A微调查之本科生版

  半数以上学生靠邮件QQ与老师交流

  记者注意到,人大这起师生关系风波中,双方当事人对于事情的沟通上,似乎存在一定的障碍,如果双方能及时地当面沟通,而不是以微博微信的形式“隔空交手”,或许事情不至于进入公众视线,将事态扩大。此事反映出的大学师生沟通问题,和日前本报记者在南京高校本科生QQ群中展开了一次微调查形成了“呼应”,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当今大学师生关系的现状。调查中,48名学生的问卷回答有效,其中大二、大三学生有45人。

  数据当先经常主动和老师交流的学生只占10.42%

  1上大学后,你与几位老师进行过交流?[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没有3 6.25%

  B.1-5位37 77.08%

  C.6-10位5 10.42%

  D.10位及以上3 6.25%

  2你会主动与老师交流吗?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从不5 10.42%

  B.偶尔38 79.17%

  C.经常5 10.42%

  3在路上见到你某位老师,你会怎么做?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不管他是否认识自己,主动打招呼29 60.42%

  B.喜欢的就打招呼,不喜欢的当没看见9 8.75%

  C.老师看见自己,才打招呼10 20.83%

  D.当做没看见0 0%

  4你能叫出多少任课老师的名字?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没有0 0%

  B.少数16 33.33%

  C.多数29 60.42%

  D.全部3 6.25%

  线下调查

  南京大学期末考中,曾出现过一道“经典考题”——“老师的名字是____?”出现了许多搞笑之处。比如南京大学中文系张建勤老师,他讲课风趣幽默,因此他的每节课人基本会爆满。可是即便是这样的情况,在阅卷时张老师仍然遭遇到了尴尬之处。“在阅卷时看到教师名字一栏,我当时就震惊了。伤不起啊,大家开始帮我起名儿了,有张健勤、张建勋,还有张勤建。还有不少人干脆直接写张老师,当然大部分是外系的同学。

  “基本上没有交流,比如公共课老师,给100多名学生上课,一周来一次,上完课就走。没机会交流。”网友“乐馨儿”告诉记者,她是南京一所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三学生,入学2年多最熟悉的还是辅导员,专业老师能叫得上名字,课后交流的确比较少。

  数据当先半数学生通过邮件、QQ等线上方式联系老师

  1你每学期与老师通话或聊天的次数?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没有11 22.92%

  B.1-5次32 66.67%

  C.6-10次4 8.33%

  D.10次及以上1 2.08%

  2你通常与老师交流的方式是?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当面交流12 25%

  B.短信交流4 8.33%

  C.电话交流6 12.5%

  D.QQ、Email交流26 52.01%

  E.其他1 2.08%

  线下调查

  调查中,记者发现,仅12名学生表示会当面和老师交流。其余的均通过电话、短信、QQ等通讯工具交流。值得注意的是,电话交流仅占小部分,只有6名学生表示会给老师打电话。有29名学生采用了“线上”交流的方式,包括短信、邮件、QQ。其中QQ和邮件选项占一半以上。

  一名大三学生告诉记者,和老师交流最常用的方式是发邮件,“一般有问题,给老师发邮件,他方便时会回复我们。班上同学很少有人知道老师的QQ、微信号。”还有一种情况,有不少学生会关注老师的微博,“人气比较高的老师,有的同学会关注,看到老师更博了,会到宿舍分享。

  考前考后,学生联系老师的次数最多

  你与老师交流或通话的内容多是? [单选]

  选项小计比例

  A.课程问题35 72.92%

  B.未来选择4 8.33%

  C.闲聊3 6.25%

  D.其他6 12.5%

  线下调查

  采访中,大部分同学坦言,和老师交流最密切的时刻是考试之前和考试之后。“有的同学会和老师套套近乎,多挖点考试重点。”一名学生说。每年的期末考试陆续结束后,则是十分热闹的“求老师电话节”,不少老师都会接到同学的求情电话,出于各种目的,希望老师能把分数打高些。

  一位高校老师告诉记者,每次期末考试结束都会接到许多电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课后见过,自报家门以各种理由求高分。“有的学生神通广大,除了打电话,还加QQ,加微信。

  拿摩温

  英文NUMBER ONE的谐音,意即“第一号”。旧上海英国纱厂车间里的工头,一般编号都是第一:NO.1。于是它就被创造性地翻译成了拿摩温,成了旧中国工厂中工头的别称。

  原因剖析

  两个客观原因“隔离”本科师生大学城把师生关系拉远了

  昨天清晨,马老师和往常一样,匆匆赶到草场门乘车点,搭乘7:00的班车,赶往位于江宁的大学城,上8:30的第一节课。“运气好的话,从草场门到学校45分钟,一旦堵车,时间没有数了。”马老师告诉记者,她本人住在龙江一带,上午有课会搭乘班车到学校,下午再坐班车返回。如果没有课,她一般选择在家办公。为什么不搬到江宁,住得离学校近一点儿呢?马老师告诉记者,她在江宁学校附近有一套住房,考虑到孩子上学,以及生活便利选择留在原住处。“老公和孩子都在这,搬到学校旁边不现实。”马老师告诉记者,“这两年选择搬去学校附近住的老师慢慢变多,一些年轻老师结婚后住在学校旁边。大部分工作十几年以上的老师会选择住在市区。”老师住得远,让学生不敢主动交流,“不少老师都是掐着时间进教室,铃声一响就忙着去赶班车。每次下课去问问题,刚开始老师还能耐心解答,但时间稍长一点,老师便会有些焦急,最终一脸歉意地以要赶班车为由匆匆离去。

  评职称写论文才是“硬指标

  采访中,有老师道出无暇与学生沟通的根本原因。“老师们除了上课,科研任务也很重。评选、晋升,论文数才是硬指标。”如一名讲师想晋升至副教授,必须满足任现职以来,完成学校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教学综合考核为良,教学为主的讲师考核为优秀。对教学为主的讲师科研的要求有具体的指标,比如在省级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文科4篇以上,理工等学科3篇以上;或编撰正式出版的通用教材,本人编写8万字以上,同时在省级以上刊物上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有创见的本专业学术论文:文科2篇以上,理工等学科1篇以上。“如果是教学科研兼顾的老师,职称晋升时对论文要求更高了。”在现实评价下,大部分老师不得不在科研中投入大量精力,“我不可能一直扒着手机,用QQ和学生聊天,更别说经常见面了。

  B微调查之研究生版

  师生关系更复杂怎么处看“老板”脸色

  “我们一般不喊导师,喊老板。”相比本科生,研究生与导师之间的关系要复杂得多。但“老板”们的脾气却很难琢磨,绝大部分接受调查的理科生,将“老板”视作甩着小皮鞭的“拿摩温”,而文科生相比之下则更为“悲惨”,平时都很少能和“老板”见一面。“我们基本都靠邮件和微信交流,要不然,就是给老板的朋友圈拼命点赞怒刷存在感。”一位研究生说。

  3类师生关系

  1文科生与导师“边界分明”:老板嫌我们帮不上忙

  “用一个词形容我们和老板的关系,那就是‘井水不犯河水’。”研二女生莉莉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导师和学生之间是绝对的“边界分明”。除了开书单,指导论文等基本职责,其他时间基本见不着导师的影子。

  “一开始还不习惯,导师这不是完全‘放养’么,但看到导师自己一篇接一篇地出论文,一项又一项地做课题时,我和几个同学找到了原因所在。导师的课题的确难度比较大,我们似乎帮不上什么忙。”莉莉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趁着一次和导师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她直言不讳地提出,想替导师“分忧”,谁知却被导师无情地“驳回”。“你们交上来的文章不够成熟,我还要花时间替你们改,你们还是不要参与项目了吧。

  2理科生怕导师的“小皮鞭”:帮导师干活“换点工资

  “老板和我是啥关系?当然是被奴役呗。”大蒙同学在南京某高校读研二,接受记者采访时憋了一肚子火。“每个暑假,老板都会给我和我的同学们安排各种‘科研’任务,不停地写论文。

  “后来,同学告诉我,导师接下了一本专业书稿的写作任务,给我们布置所谓的‘科研文章’,是要我们给他分担任务呢。”满心欢喜的大蒙起初还挺开心,“自己的名字终于可以出现在一本书的作者一栏里了,哪怕是和同学们的名字一起署上去,那也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儿啊。”等到书稿付梓后,大蒙看到样册才傻了眼,作者一栏里只有导师一个人的名字。“导师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千块钱,以示这是写稿的‘辛苦费’。但我还是觉得被欺骗了,我们等于变成了导师的‘奴隶’,没名没姓的帮导师干活儿换工资。

  3也有友善的“老板”:带学生一起做课题,学生很受益

  “我和朱老师的新作《×××》已经正式进入印刷环节,不日便可看到成品。”“明天,我将和朱老师一同赶赴扬州参加学术交流论坛,朋友圈停止更新一天哦。”某高校研究生胡同学的朋友圈里,“导师”可是个高频率出镜词汇。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导师不论是学术论坛或是课题研究、书稿写作都愿意‘分我一杯羹’,某种程度上说我算是获益者。”胡同学说。

  在胡同学的导师朱教授看来,带着研究生一起写书、参加活动的行为应该算是“双赢”。“这学生很聪明,一点就通,可以算是我的半个助手了。很多导师不愿意让学生插手课题,就是觉得学生不能帮到自己什么忙。但胡同学能帮我处理掉很多琐事。现在的学生读研读博的也挺辛苦,通过我的力量给学生剪除一些障碍,也算是尽我所能的帮帮他们吧。

  徒弟们的“呐喊

  想“套近乎”不容易

  在导师的朋友圈狂点赞,怒刷“存在感

  平时和导师的交流沟通这么少怎么办?总不能成为空气一般的存在吧,机智的研究生张同学发现了怒刷存在感的新方法:给导师的朋友圈点赞。“导师的课题不带上我们一起‘玩’,但他的朋友圈里,我们这些做学生的还是有一席之地的。”于是,小张和几个同学一道,开始给导师的朋友圈“刷屏”评论。每逢老师一发朋友圈,张同学必定点赞,并附上各种乖巧评论。“老板惹不起,他手上掌握着我们毕业的‘生杀大权’呢,还是得哄到位的。

  所以,前天微博上的话题“朋友圈到底应不应该屏蔽导师”让张同学觉得有些可笑,“朋友圈也是社交圈,所以不论在朋友圈里说什么内容,都应该为自己的言论负责。

  我想要的师生关系

  老板,请带着理解包容,和我们打成一片

  “我的导师是个60后,但他和我们这些90后之间完全没代沟,不仅能够理解我们的想法,足够的包容,有的时候还主动和我们‘打成一片’。”星星的导师长相自带萌点,于是,星星和同学们一起,给导师起了个外号叫“馒头”。

  “有的时候,同学会在朋友圈里给我留言,‘馒头布置的书你看完了吗?’一开始我还担心,导师看到了我们给他起外号,会不会心里不痛快,谁知道,他对我们学生之间的对话‘选择性屏蔽’,甚至有人当着导师的面喊外号,导师也并不在意,还乐呵呵地答应着。

  “追缴”论文时严厉,平时则足够包容,星星非常满意导师和学生们的相处方式。

  专家建议

  “教书育人”不能停留在课堂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社会学博士邱建新将师生之间的关系分为四种:知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良师益友;有个性的老师与无比膜拜的学生;“老板”与“雇工”。 “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科研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大学城的增加,物理空间的距离拉长,复杂的科研项目和考评机制等,都会影响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亲密互动。邱教授建议,教授还是应该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老师的‘教书育人’应该是全方位的,不能仅仅停留在课堂。

  导师应该

  撇开“门户之见

  南大教育研究院院长王运来认为,研究生导师与学生之间,出现如此多元的关系,与导师的“学术性格”相关。大学是多元文化场所,由于学科不同,导师承担的课题数量的不同,因此才会和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学术研究“交集”。“‘边界分明’的师生关系中,导师会认为学生对自己的课题帮不上忙,而‘合作共赢’的师生关系里,导师则是抱着培养人才的心态,在让学生试着做课题,逐渐成长。”

  “如果导师们能够放宽心胸和眼界,打破‘门户之见’,这样的师生关系会更加融洽。”王运来表示,自己更加欣赏导师们能够带领自己的学术研究团队“走出去”,和其他导师的团队沟通交流,甚至是鼓励学生融入其他团队中,汲取不同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式,这样才能真正的达到锻炼学生和培养学生的目的。

编辑: 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