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评:以互信夯实“命运共同体”
日前,以“对话与合作”为主题的第七届中美互联网论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作为北京APEC会议后首位访美的部长级官员,鲁炜一行不仅在大洋彼岸掀起一股互联网外交旋风,也促动两国的政商界精英思考:在互联互通的时代格局下,中美网络对话该怎样向前递进?
网络蕴藏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能量,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让不可能变为可能,重新定义了没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今年9月,中国互联网领军企业阿里巴巴登陆美国成功上市,以首日收盘价计算,市值突破2300亿美元,比不少国家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还多。一个公司短短13年的成长,竟然创造出如此绚烂的财富传奇,这正是网络的魅力,也映照着全球再度瞩目中国互联网的逻辑。
“互联网真正让世界变成了地球村,让国际社会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前不久在浙江乌镇召开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主席所致的贺词言如黄钟大吕,仍在耳际。但就像任何一枚硬币都有两面,互联网呈现给人们的也并非全是笑脸。由于关涉国家主权、信息安全、经济利益等关键词,网络议题就成为中美之间分歧难解、搁置良久的敏感话题。
“有信心却缺信任”——正如鲁炜所指明的,缺乏互信是当前中美网络关系中躲不开、绕不过的难题。今年7月,在巴西访问的习近平主席畅谈网络安全时指出,虽然互联网具有高度全球化的特征,但互联网技术再发展也不能侵犯他国的信息主权,“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现在,“互联网精神”“互联网思维”等概念方兴未艾。互联网创业离不开创新精神,国与国之间的网络合作也必须葆有创新思维。美国更应意识到,现在的互联网是世界的互联网,需要合作共赢式的全球管理,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管理方式。要想在彼此交往中涂抹务实的底色,必须以尊重、互信为基础,不断涵养面向明天的智慧。
20年前,中国正式开启互联网全功能连接。发展至今,6.4亿人已经在这条信息高速公路上纵横驰骋。今日之中国,无疑是全球网民数量最多的国家,比网民数量排名前10位中其他9个国家的总和还要多。中国拥有400万家网站,互联网上市企业市值突破3.95万亿人民币,在全球互联网十大巨头中占据四席。庞大的市场空间和潜力,令许多国家都想搭乘中国互联网的高速列车。这当然是中国开展互联网国际合作的硬实力所在,但我们更呼唤一份超越利益的真诚与情怀。
中方提出的中美网络关系五点主张,鲜明传递出中国致力于解决中美两国共同面临的互联网难题的积极姿态。置身全球化进一步向纵深演进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唯有自觉强化网络空间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彼此欣赏而不是互相否定,互相尊重而不是对立指责,共享共治而不是独善其身,沟通互信而不是相互猜疑,合作共赢而不是零和博弈,才能在寰球舞台上共同演绎“美美与共”的美好剧情。
原标题: 人民网评:以互信夯实“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