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苏州高新区转型让产业更轻

22.10.2014  12:01

  在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科技城五龙山下有1.5平方公里的“智慧谷”,国家专利审查江苏中心就坐落其中。今年,全国20%发明专利结案量将在苏州完成。这些年,苏州高新区改变发展模式,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苏州市委常委、高新区工委书记浦荣皋介绍,苏州高新区的经济结构已经变得更轻,现代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苏州高新区的转型瞄准现代服务经济集群。2013年初成立了“服务业发展局”,在整体布局上凸显了现代服务经济发展,根据自身产业基础和优势,提出了打造“狮山商务商贸集聚区、金融保险服务集聚区、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西部生态休闲旅游度假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集聚区、现代物流及国际贸易服务集聚区、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七大集聚区的战略目标。
  依托知识产权,依托信息、大数据的溢出效应,苏州高新区加速发展现代知识型服务经济。掌握这些专利信息,相当于建立了一个“专利大数据”,为地方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提供专业服务。目前,在这个中心周围已集聚起专利中介等服务企业40多家,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00多万元。
  以“人力资源产业园”为核心的人力资源服务集聚区,不仅为当地发展吸纳各种人才,自身也在服务发展中成为了现代服务产业。目前,这个产业园已集聚近170家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形成了包括招聘、人力资源外包、测评、人力资源信息软件等综合产业链,吸引从业人员1200多人。
  在文化创意产业服务集聚区,苏州高新区将充分挖掘镇湖刺绣、东渚工艺等传统文化要素,发挥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的优势,大力引进创意设计、动漫、3D影视、网络游戏业、电子商务等产业项目,打造文化创意产业园。通过建成一批高品质旅游景点,推进一批观光农业项目,为生态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作者:王伟健)